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在漳州高新区

只用了短短十个月的时间

就把困扰了村民几十年的

黑臭水体变成了生态碧湖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南湖片区的南山寺在漳州知名度很高,但是由于周围环境差,许多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也不会来此地游玩。直到2017年1月,南湖的改造被提上了日程。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2017年2月,南山湖治理正式开始。单单淤泥清理就清理了四百卡车左右,他们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南山湖、蜈蚣港道25万方的清淤工作。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了污水流入南湖的问题,漳州高新区在汇入南湖的支渠小梅溪的上游建设污水处理站。

建在上游的两座污水处理站,解决了5000多人的生活污水及20多家的企业排污问题。与此同时,漳州高新区又通过打通各个水系来解决“肠梗阻”。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就这样,南湖形成连贯的350亩湖面水域,曾经零星散落、臭味熏天的沟渠鱼塘如今变成了内外循环、顺畅清澈活水水体,水域面积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10个月,从“黑臭水体”到“生态碧湖”,漳州怎么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