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驴得水》,一部让人最揪心的剧,一部笑着把泪流了下来的剧

这几天写《白鹿原》的文章时不小心引用了《驴得水》电影里的潜台词,不是特为的,有时写文章的时候,思维不小心就接到了自己埋藏在心底似乎都要忘记的那本书,那部剧,因此大家不要觉得读书会忘记内容,只要当时对你产生了共鸣,它就已经刻在你的灵魂里了,写文的时候突然从你的脑袋里跳出来,当时甚至都有一种剽窃的感觉。

我很少看影视剧,但不代表不喜欢看,一旦有我心意的,我会仔仔细细的看,看完之后还会在我心中不断的翻腾个几十遍,《驴得水》就是我比较心意的一部剧,开始在看到黄土高坡的那种荒芜感,让我想到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杀戮,没有喧闹的乌托邦,这里的人都是因为一种本性而活着,一个一心为了教育事业的校长,一个曾经是“婊子”的女老师张一曼,还有两位老师周铁男和斐魁山,加上校长的女儿孙佳、感觉是演小品的阵容。

看懂《驴得水》,一部让人最揪心的剧,一部笑着把泪流了下来的剧

张一曼的声枪响,结束了这部剧,让我们再回到开始,当某一天,特派员进入了这个乌托邦存在般的地方,他带来了权利,权利背后跟着金钱利益,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特派员就像打开了装着魔鬼的瓶子,人性阴暗的一面开始像魔鬼般吞噬人的灵魂,世界上什么东西你都可以视而不见,唯独权利这东西。

张一曼其实和田小娥有很多共同之处,至少作者在刻画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就是为了让我们反省在过去的千百年,我们对女人的一种不平等,大家会发现,为什么每次要反省这个问题,都会拿女人的“性自由”来说事,从而也会招致多少的道德抨击?

这让我想起最让人能够引起人震撼的悲剧,为什么要说事,总是拿悲剧来告诉我们?其实当作者在告诉我们一种观念时,用最极端的方式最能引起大家的认识和反省,当最极端的事情都可以清醒的认识,那整个观点也就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同,越是最避讳的越应该去展现和讨论。

看懂《驴得水》,一部让人最揪心的剧,一部笑着把泪流了下来的剧

就像封建社会,大男人都有个三妻四妾,那今天的女人为什么不能睡几个男人,最后通过激烈的辩论,大家最后都折了一个中,就是一夫一妻,人人平等,这就是作者拿出这些当做故事素材的聪明之处,当最极端的都被尊重了,那剩下的不是就更容易些?

整部剧最让人怜悯、悲愤、恶毒的地方是,人人都把张一曼她当成一枚棋子,一个牺牲品,被扔来扔去,一直到变的毫无价值,最后饮弹自尽,她希望只是无忧无虑的活着,活在这个没有纷杂的乌托邦般的学校,斐魁山告诉她去昆明的时候,她说那里有雪吗?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铜匠这个角色最能让我们读书人反省,离开学校的时候,拿了几本书,可能是通过那些书学会了几句普通话,最后再次来到学校的时候,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知识没有让他学会善良,却成了杀人的武器,而故事却就发生在教人为善,学为好人的地方,真是极大的讽刺,讽刺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从这里学到了只是利己主义。

周铁男这个人物,我在一开始真的很喜欢他,简直要成为我的偶像,但当那声枪响,他跪下了,

也许有些所谓的“ying熊”与铁男的区别,就是一个被打中,另一个没被打中。

看懂《驴得水》,一部让人最揪心的剧,一部笑着把泪流了下来的剧

斐魁山,这是一个哪里都会有的龌龊小人,一句凭什么拿你的价值观绑架我的利益?这句话太经典,以至于让我无言以对。校长,就像剧一开始他说的那句话一样,最能够代表他,就是在大家发现驴棚着火时,都去救火,有的这样救,有的那样救,等校长到了之后说:

大家不要动,听我的指挥。结果屏幕画面一切换,他们几个人看着驴棚已经被大火淹没,几个人站在那里眼睁睁的看着,这活脱脱的就像一句谶语,一个预言,最后大家都在他的指挥下一步步的走向人性的瓦解。

最单纯的孙佳回赠她爸爸说: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更糟糕。我想这句话最合适一直想在一种中庸之下,放弃某种底线,完成自己愿望的人。特派员的那句话:我容忍知识分子的脾气,但是是有限度的。我说服不了你,我的枪可以,这部剧信息量简直太大了,特派员让我想起一句话:学问和政治也许是一回事,或许在之前曾经是一回事

海明威写过这样一句话,别人的不幸也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真的,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是自由的,那任何人都不可能是自由的

文: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