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導語: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

二十世紀初葉,有兩個人乘火車去旅行,他們以前從沒有坐過火車,感到非常緊張,因此帶了一些蘋果,以為吃蘋果可以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忘掉乘火車的緊張。兩個人買了最便宜的火車票上了車,持有這種車票的只能坐三等車廂,那裡都是木製的硬座,而且沒有燈。儘管如此,兩人還是非常興奮地踏上了旅程。

半小時過去了,兩個人決定每個人吃一個蘋果,當第一個人剛開始吃的時候,火車進入了隧道。

“你吃蘋果了嗎?”第一個人問。

“沒有。”第二個人回答。

“千萬不要碰它!”第一個人說,“我剛剛吃了一口,眼睛就什麼也看不見了。”

進行投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知道影響價格漲跌的主要因素。價量時空是最重要的本質因素,其他因素也是通過這四個因素來演變的。千萬不要用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做為一種結果的依據,比如估值,否則不但不會認識投機的本質,而且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多次。價量時空是交易者判斷大盤漲跌的第一要素,它本身已經包含了很多信息。對於那些市場已經明朗,但還沒有體現在價量時空中的因素,則需要反向認識,而不是寄託太多的不切實際的希望,以致影響正常的技術判斷。

再比如:關於“股市與魚塘”的小故事

魚塘,夏天的時候,魚塘水清清水滿滿的,看到魚兒游來游去,感覺上觸手可及,這時如果衝動下水捕魚,水性好點的或許只是瞎折騰,偶爾抓到一條,水性不好的甚至不會水的,看到別在水裡玩的嗨,也撲通跳下去,魚肯定是抓不到,運氣好點脫層皮,不好的被淹死;倒不如等到冬天,池塘的水乾涸了,雖然看上去沒有清澈的水,而是發黑的淤泥,但是穿上皮靴,下去撿就可以了,高估自己水性,這就是人性。股市裡尤為如此,當泡沫充滿整個市場時,群情激奮,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一個老練的高手,機會也是隨處可見,讓人產生入場就能賺錢的錯覺,殊不知,一個大浪過來,死傷無數;相反,在那種市場極度低迷時,雖然看相不行,罵聲不斷,其實這時候不需要你的能力有多大,經驗多豐富,閉著眼,隨手撈一把,慢慢的都是機會,但是就是沒人去,以為都是噁心的淤泥,其實淤泥下面全是一條條鮮活的大魚,你只需要花點時間清洗下就可以了,這就是人性,自己也是如此,現在要做的是儘可能反人性,人聲鼎沸的時候,儘可能安靜的退下來,或許你會錯掉些許的精彩,但是更多的是避開的更大踩踏,然後在罵聲一片的時候,儘可能的保持冷靜,或許會粘上一些汙泥,但是帶給你的都是黃金,你要做的只是花點時間洗洗就行。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以上兩個小故事,都有著深刻的含義,認真品讀並且理解透徹了,你就明白了股市的天機!


交易的難與易

聽到懂與不懂,明白與不明白的人都在說大道至簡,似乎不會說這四個字就不懂得交易一般。確實,交易對於某些人來說就是“大道至簡”,簡單到只要“死了都不賣”,簡單到看著PE估值就能決定資金的進出。可惜難的是利潤總是離他們遠去,虧損卻總是形影不離。而對於某些交易者來說,真正的“大道至簡”就是分清楚能做或者不能做,簡單到始終如一地、機械地執行既定的交易策略與交易計劃,對他們來說,最難的就是對於人性弱點的克服,而且這種克服只能是數量上的克服,但絕不是絕對的克服。

資本市場的誘惑之處在於給你一種幻覺:你只要抓住其中的波動,就能帶來豐厚的利潤,而這種波動在事後看來,往往是容易把握的;很多“秘籍”的作者也往往掌握人們貪婪、忽視風險的特點,將所謂的“規律”總結給你,讓你看著“秘籍”招招在理,用起來統統放屁,最妙的是,你往往會認為自己沒有領悟“精髓”,最後在歧途上越走越遠,在沼澤中越陷越深。

“秘籍”的最大危害在於給你一種固定死板的交易方法,讓你覺得市場理所應當按照這種模式發展的必然性,而忽視了市場以及交易的本質屬性——或然性。做對了讓你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做錯了就破口大罵,不能坦然面對和接受虧損的現實,不肯承認市場的正確性和權威性,進而將自己推入萬復不劫的境地。

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一定要戰勝市場,戰勝“莊家”,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和獲利,殊不知所謂的市場或者“莊家”其實是一種合力,個人的渺小無法抗拒整個合力的強大,只有看清楚了合力的方向,順應合力的方向,才是交易者的生存之道。只有看清楚了自己,才能量力而行,知道自己能看清什麼不能看清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以最大的難題之一在於看清自己。

人性的弱點在於貪婪和恐懼,這恰恰是人性的必然性,可惜往往人們願意把這個當做或然性,不願意去正視自己的弱點,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出於自我保護的潛意識,人們往往會把責任推卸給外部因素,而不是去認識和麵對自己的人性弱點,所以最大的難題之二在於人性。

交易的難在於自身修養的提高,易在於外在形式的簡單,相當多的交易者如果不能認識到自身的缺陷,這會在日後的交易上集中體現,而且你越希望迴避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這也是墨菲法則的體現。


尋找強莊股的各個階段的操作策略

階段1:初倉階段

莊家最初吸納或持有的籌碼,叫初倉,吸納初倉的整個過程,被稱為初倉期或初倉階段。初倉籌碼的形成有三種可能:一是新資金入場,直接從市場上吸納;二是前一輪行情的少量倉底貨;三是前面兩種情況都有,既有新吸納的籌碼,也有過去的倉底貨。初倉籌碼的倉量不大,一般佔莊家總持倉量的20%以下。

這部分倉位的成本價有時候遠遠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有時候卻大大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而有時候則與平均持倉成本接近。比如,在下跌過程中,用於砸盤的這部分籌碼,或者莊家對市場判斷失誤,在股價沒有真正見底之前吸納的籌碼,這些籌碼的成本顯然要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2-1A所示)。又如,股價受下跌慣性影響,而出現急速下跌,然後快速回升,這時在低位轉折點附近吸納的這部分籌碼,其成本價往往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2-1B所示)。再如,經過長期的熊市下跌後,股價跌無可跌,低位窄幅波動,此時吸納的初倉成本價與坐莊平均成本價相近(如圖2-1C所示)。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階段2:主倉階段

莊家集中吸納的籌碼,叫主倉,其整個建倉過程,被稱為主倉期或主倉階段。主倉是莊家建倉的主體部分,直接關係到後續的拉昇高度及盈利空間。

主倉籌碼基本反映整個建倉階段的全貌,它是分析莊家持倉成本、持倉數量的依據,能夠反映莊家建倉方式、建倉時間、建倉空間等,因而是坐莊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盤操作,大都以主倉籌碼作為技術分析、研判後市的重要依據。本書內容所涉及的建倉指的也是主倉籌碼。

主倉部分所佔的比重較大,一般佔莊家總持倉量的60%~80%,有時甚至達到100%,即沒有初倉和加倉過程。莊家速戰速決一次性完成建倉計劃,整個建倉過程只有一個主倉部分,因而此時也沒有主次之別了。可見,莊家的籌碼構成有以下四種可能:一是由初倉和主倉構成;二是由主倉和加倉構成;三是由初倉、主倉和加倉構成;四是由主倉獨立構成。

主倉期是建倉的主體部分,所需的籌碼量大,所以時間比初倉期和加倉期都要長得多。一般短線莊家需要1~3個月,長線莊家需要3個月以上,並且要悄悄地進行。一旦洩密,為廣大散戶知悉,跟著莊家在底部搶籌,便會前功盡棄。

實盤中莊家建倉非常複雜,有時出現初倉量與主倉量接近或主倉量與加倉量接近的現象。持倉成本價還會產生這樣幾種情形:初倉成本高於主倉成本;初倉成本低於主倉成本;加倉成本高於主倉成本;加倉成本低於主倉成本。無論是哪一種情形,在分析持倉成本時以兩者的均價為宜。當初倉量、主倉量和加倉量都接近時,就可以視其為一個獨立的主倉建倉過程。

階段3:加倉階段

莊家在完成主倉期後,有時可能還需要加倉,加倉的整個過程,被稱為加倉期或加倉階段。加倉期的時間大多短於主倉期和初倉期,成交量出現時大時小現象,可能出現在打壓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在爬升過程中。這部分倉位視當時市場狀況而定,但一般佔莊家總持倉量的20%以下。

這部分倉位的成本價跟初倉相似,有時候遠遠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有時候卻大大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而有時候則與平均持倉成本接近。比如,在完成主倉期後,股價向上爬高時出現洗盤整理,這時莊家如果還沒有達到坐莊計劃所要求的持倉量的話,就要在相對高點加倉,這部分籌碼的成本價就會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2-2A所示)。又如,股價受消息影響或莊家打壓,而出現新的下跌走勢,此時莊家在低位實施加倉計劃,那麼這部分籌碼的成本價往往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2-2B所示)。再如,在長時間的底部過程中,股價低位窄幅波動,此時完成最後加倉計劃的籌碼的成本價與坐莊平均成本價相近(如圖2-2C所示)。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從上述初倉期、主倉期、補倉期這三個階段的建倉過程,還可以引申出多種莊家建倉形式。分析和掌握莊家的建倉過程,對投資者跟莊很有幫助,可以使投資者瞭解莊家在什麼價位大規模建倉、建倉成本在什麼位置、莊家持倉數量多少等,進而決定自己的跟莊策略。

這裡簡要透露一下建倉時經常見到的對倒動作。由於當前證券市場監管十分嚴厲,莊家已越來越狡猾,行動越來越隱蔽,不敢明目張膽地對敲。既然莊家不敢對敲,那莊家還怎麼坐莊呢?以前見到的對敲,大多是今天用A賬戶買進、B賬戶賣出,明天又反過來,用B賬戶買進、A賬戶賣出,不同的賬戶相互倒騰。但現在不這樣做了,監管部門只要將所有這些賬戶的歷史交易記錄全部調出來,就很容易看出這些賬戶都是在不停地對一隻股票在相互進行買賣,這就是對敲動作。現在的莊家一般有兩個辦法。

其一、單向自我對倒。一個賬戶操作兩次,一次買進,一次賣出,操作之後就將該賬戶封住一段時間。比如,先用A賬戶買進後再賣出,然後用B賬戶買進,此時A賬戶就沒有股票,這個賬戶就暫時不用。其後,用B賬戶賣出、C賬戶買進,一直持續下去,就形成賬戶操作鏈條。這樣做需要多少賬戶呢?並不需要太多賬戶,只要每一個賬戶內的股票數量和資金量足夠多就行。比如,莊家對一隻股票控盤50%,若按照單一賬戶持股量不超過流通股的5%計算,莊家從理論上只需要11個賬戶就可以了,每個賬戶平均持股量為流通股的4.55%,這並不違規。同時,還準備了11個資金賬戶,正好可以接走這些賬戶內的籌碼。有了這22個賬戶,莊家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倉對倒。如果需要進行10次全倉對倒,那麼,準備220個賬戶就可以了。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莊家是不可能在一個賬戶中吃進那麼多籌碼的,持倉賬戶肯定應該更多一些。但另一方面,由於莊家在對倒時,並不需要將所有底倉都拿出來對倒一遍,莊家的大部分底倉在出貨前是鎖定不動的,因此,需要對倒的股票量並不高。但不管怎麼說,一個控盤式莊家至少需要準備幾百個賬戶。

其二、與市場對倒操作。以上的對倒方法是笨莊家的玩法,更高明的莊家一般不採用這個方法,而是採用與市場對倒的方法。莊家用A賬戶建完底倉後,這些底倉基本上就不再動了,偶爾出來動換一下,也是為了顯示賬戶的活躍度。其後,莊家在拉高股價的過程中,就用另外的B賬戶先吃進散戶的籌碼,然後再將B賬戶股票全部賣給散戶,同時用C賬戶再將散戶的籌碼吃進並賣給散戶,這樣就形成下例流通關係:

初倉籌碼:散戶籌碼→A賬戶(暫時不動);

對倒籌碼:散戶籌碼→B賬戶→賣給散戶;

對倒籌碼:散戶籌碼→C賬戶→賣給散戶……

並且,這些賬戶還可以反覆使用。因為單個賬戶的持倉量均低於流通股的5%,只要A賬戶不與B、C賬戶發生關係,即使B、C賬戶反覆買賣某隻股票,且買入和賣出的對手均為不特定的散戶,那就沒有什麼問題,因為監管部門並沒有規定一個賬戶不能反覆買賣某一隻股票。待到股價拉到出貨價位,這時候持有初倉籌碼的A賬戶才開始賣出了。

在股市大盤向上的過程中,個股輪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如果把握得當,投資者可以把一個牛市當成兩個牛市來做,獲利會非常豐厚。發現莊家大牛股其實並不難。一般來講,被莊家看中的股票通常是投資者不太注意的股票,在低位橫盤已久,每日成交量呈現為豆粒狀,如同進入冬眠一樣。但恰恰是這類股票,一旦醒來,有如火山爆發一樣,爆發出大幅飈升行情。任何一個莊家的操作思路不外乎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目標價位以下低吸籌碼階段

只要投資者掌握有關莊股的活動規律,獲大利並不難。在這一階段,莊家往往極耐心地、靜悄悄地、不動聲色地收集低價位籌碼,這部分籌碼是莊家的倉底貨,是莊家未來產生利潤的源泉,一般情況下莊家不會輕易拋出。這一階段的成交量每日量極少,且變化不大,均勻分佈。在吸籌階段末期,成交量有所放大,但並不很大,股價呈現為不跌或即使下跌,也會很快被拉回,但上漲行情並不立刻到來。因此,此階段散戶投資者應觀望為好,不要輕易殺入以免資金呆置。

2、試盤吸貨與震倉打壓並舉階段

莊家在低位吸足了籌碼之後,在大幅拉昇之前,不會輕舉妄動,莊家一般先要派出小股偵察部隊試盤一番,將股價小幅拉昇數日,看看市場跟風盤多不多,持股者心態如何。隨後,便是持續數日的打壓,震出意志不穩的浮碼,為即將開始的大幅拉昇掃清障礙。否則,一旦這些浮碼在莊家大幅拉昇時中途拋貨砸盤,莊家就要付出更多的拉昇成本,這是莊家絕對不能容忍的。因此,打壓震倉不可避免。在莊家打壓震倉末期,投資者的黃金建倉機會到來了。此時,成交量呈遞減狀況且比前幾日急劇萎縮,表明持股者心態穩定,看好後市,普遍有惜售心理。因此,在打壓震倉末期,趁K線為陰線時,在跌勢最兇猛時進貨,通常可買在下影線部分,從而抄得牛股大底。

3、大幅拉昇階段

這一階段初期的典型特徵是成交量穩步放大,股價穩步攀升,K線平均線系統處於完全多頭排列狀態,或即將處於完全多頭排列狀態,陽線出現數多於陰線出現次數。如果是大牛股則股價的收盤價一般在5日K線平均線之上,K線的平均線託著股價以流線型向上延伸。這一階段中後期的典型特徵是,伴隨著一系列的洗盤之後,股價上漲幅度越來越大,上升角度越來越陡,成交量越放越大。若有量呈遞減狀態,那麼,這類股票要麼在高位橫盤一個月左右慢慢出貨,要麼利用除權使股價絕對值下降,再拉高或橫盤出貨。當個股的交易溫度熾熱,成交量大得驚人之時,大幅拉昇階段也就快結束了,因為買盤的後續資金一旦用完,賣壓就會傾洩而下。因此,此階段後期的交易策略是堅決不進貨,如果持籌在手,則應時刻伺機出貨。

4、洗盤階段洗盤階段

伴隨著大幅拉昇階段,同步進行,每當股價上一個臺階之後,莊家一般都洗一洗盤,一則可以使前期持籌者下車,將籌碼換手,提高平均持倉成本,防止前期持籌者獲利太多,中途拋貨砸盤,從而使莊家付出太多的拉昇成本。二則提高平均持倉成本對莊家在高位拋貨離場也相當有利,不致於莊家剛一出現拋貨跡象,就把散戶投資者嚇跑的情況。此階段的交易策略應靈活掌握,如是短暫洗盤,投資者可持股不動,如發現莊家進行高位旗形整理洗盤,則洗盤過程一般要持續11-14個交易日左右,則最好先逢高出貨,洗盤快結束時,再逢低進場不遲。

5、拋貨離場階段

此階段K線圖上陰線出現次數增多,股價正在構築頭部,買盤雖仍旺盛,但已露疲弱之態,成交量連日放大,顯示莊家已在派發離場。因此,此時果斷出倉,就成為投資者離場的最佳時機。此階段跟進者則冒了九死一生的風險,實為不智之舉。


籌碼分佈選股技巧:

關於籌碼的穿越,先看下圖。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上圖中,該股7-3的K線即可以稱為是籌碼穿越K線。通常來說,我們所說的籌碼穿越K線是指,處於籌碼密集區的實體陽線,簡單的說,在這個陽線的前一天收盤,該股可能大部分籌碼是處於被套狀態的,而這個陽線收盤之後,該股大部分的籌碼已經變成盈利狀態的,因為該股股價當天的運行區間正好是持股人成本最密集的那一個價格空間。這樣的話,在籌碼分佈的圖形上,我們看到的就是K線向上穿越了籌碼密集峰的區域。

關於籌碼的鎖定:

籌碼從發散到密集的主力吸籌過程,而主力吸籌完畢之後當然是開始拉昇,但拉昇的方式卻有不同,籌碼錶現也會不同。我們根據控盤程度和籌碼錶現方式分為高控盤的鎖倉拉昇和相對低控盤的籌碼滾動拉昇。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如上圖,這是300244迪安診斷在拉昇前和拉昇後的籌碼分佈圖,當時籌碼是典型的單峰高度密集,說明吸籌到位,準備開始拉昇,下圖就能看到,隨後在拉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初吸籌完成密集在22-23區間的籌碼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轉移的,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籌碼鎖定。

關於籌碼的轉移:

當下面的籌碼峰面積(高度)大大地超過上面籌碼峰的時候,就是低位吸籌完畢,低位換手充分,才可以醞釀一波行情。莊家做莊很簡單的,一定要在低價買進大量籌碼,造成低價區的籌碼峰擴大。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籌碼峰從上面轉移到下面來了,這樣才可能形成行情,這就叫做:“籌碼峰轉移”。

剛才講了“籌碼峰轉移”第一個前提:要有時間。要耐心地等待,等著上面的散戶被時間消磨意志終於割肉出逃,籌碼峰也就下來了。第二個前提:要有空間,必須具備時間和空間兩個條件,如果股價只跌一點點,散戶是不會割肉出來的,必須跌出一定的空間,才會造成恐慌,才會有人割肉離場。大家說說,市場是不是這樣此起彼伏,上下循環的?

有人20元買進,15元不走,10元也不走,跌到5元開始考慮要走了,等到反彈到7元就全部逃跑了。也就是說,你要跌出一定的空間,然後再來一個反彈,送給套牢者一個逃命機會,他就走人了。這就是價格效應,最低點的價格是給你看的,莊家知道這麼低的價格你肯定不會割肉,所以就假裝來一個10%的反彈,散戶看到已經反彈10%以上了,哪有不逃的,哈哈!這恰恰中了莊家的奸計,莊家在這個低位附近大量吸入血淋淋的割肉籌碼。一旦籌碼吸足,再加上大盤配合,股價就很可能翻番,甚至翻幾番。

因此,要使籌碼峰從高位轉移到下面,需要兩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定的下跌時間;第二:要有一定的下跌空間。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莊家做莊很簡單的,一定要在低價買進大量的籌碼,必然會造成低價區的籌碼峰擴大。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籌碼峰從上面轉移到下面來了,這樣才可能形成行情,這就叫做籌碼峰轉移。

籌碼峰轉移第一個前提:要有時間,要耐心地等待,等著上面的散戶被時間消磨掉意志,終於逃出來了,籌碼峰也就下來了。第二個前提:要有空間,必須要具備時間和空間兩個條件。

如果股價只跌一點點,散戶是不會割肉出來的,必須跌出一定的空間,才會造成恐慌。有人20元買進,15元不走,10元也不走,跌到5元開始考慮要走了,等到反彈到7元全部逃跑。也就是說,你要跌出一定的空間,然後再來一個反彈,送給他一個逃命機會,他就走人了。

因此,要使籌碼峰從高位轉移到下面,需要兩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定的下跌時間;第二要有一定的下跌空間。必須跌出時間、空間。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下面我們演示一隻股票的籌碼峰是如何轉移的,見下面連續五幅圖:

在這裡請首先注意一個“測量基準日”的問題,就是在測量籌碼分佈時,必須選擇一個相對低點或高點來測量當時的籌碼分佈狀況,這個點位的選擇一般以波段低點或高點為選取對象。“測量基準日”是必須的,否則籌碼峰測量的誤差太大。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一位交易高手悟出的炒股鐵律:牢記這十六個字,值得閱讀千遍!

總結:

經過上面的演示,我們知道,一隻股票一旦形成頭部下跌以後,頂部會有大量的套牢籌碼,而要想再次發動新的行情,就必須先要這些套牢籌碼在低位割肉。而要想套牢籌碼割肉,則必須造成恐慌下跌一定的空間和持續一定的時間,否則散戶是不肯割肉的。因此,莊家只有製造一次又一次的反彈,然後再一次又一次的下跌並不斷創出新低,以此來刺激散戶的神經,最後還來一個加速趕底動作,讓散戶在最後的絕望中割肉離場,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籌碼從高位的散戶手中向低位的莊家口袋裡轉移的過程。

莊家會在下跌過程中想方設法騙散戶割肉,如果他發現散戶割肉的速度較慢或者散戶不願意割肉,那麼他會製造對籌碼峰的穿刺,看散戶是否割肉。一般情況下,被套散戶看到股價終於漲至自己的持股成本附近的話,都願意割肉的,但也有少數散戶頑固不化,那莊家就再來個掉頭向下猛的跳水,最終散戶沒有不投降繳槍的。

其實我後面要講解的“穿刺2+3”技術也有這層意思,就是莊家逼散戶出局的過程。

籌碼峰的轉移就是莊家運作股票的全過程,對於一個頭上還有籌碼峰沒有割肉下來、股價還在2-3區間創新低的股票,絕不是我們要關注的目標。我們必須等到股價頭上的籌碼峰割肉完畢,儘可能全部消失,底量超頂量,後量超前量,低位單峰密集、底部抬高了,我們就多留意,只要股價在2+3區間站穩後再度向上突破時,就是我們關注的區間了。


股市投資真正實用的鐵律

1、知道如何等待,才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3、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才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4、股票不必天天買,功課卻要天天做。

(1)每天找出漲幅前30名的股票,在K線圖上看看,為什麼它會漲?上漲前的徵兆是什麼?是哪些類股上漲家數最多?是電子?金融?還是醫藥?哪種價位上漲家數最多?高價?中價?還是低價?資金集中在哪些類股?電子?金融?還是塑料?從這些信息上,你可以發現,哪一類股可能將成為主流,哪一種技術型態會使股價大漲,然後在可能的主流群中,去找到你喜歡的股票。

(2)每天抓出5檔符合起漲浪頭條件的股票,或者找5檔下跌浪頭的股票,做成記錄,看看你的功力如何?三日內果真上漲則打勾,否則打叉,你將從中檢視並精進你的選股能力。

5、看好後買進,買進後就休息,等待賣點,賣出後又休息,等待買點。

6、多頭時做多,空頭時做空,箱型整理時,可以少量高出低進,短線應對。

7、不看盤的人賺最多。

8、k線的浪頭是轉折的起點,符合切入標準就勇敢進場,進場三天內,你可以知道莊家要不要造浪,有沒有出現莊家都守不住的點,出現了,你就趕快跑,沒出現就是續抱,如果一直都不動,也不必和他耗,反正隨時有預備的股票可以替入。

9、其實,談的最多的就是均線,也就是控盤線,操作上主要的依據也是控盤線,如果你想在市場上輕鬆操作,均線是你必須用心去挖掘鑽研的一門功課。

10、簡單的使用“市場動力哲學”規則,等待價格突破前一天的高點,在這種有利的情況之下才會下單,因為這是最省時間的下單選擇方式,也是最可能買在發動點的方式。

11、開盤價突破昨日高點,可能暗示當天或以後數天交易的動向,尤其以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報導後為然。

12、記住,如果你的股票已出現,或早已出現了空頭的浪頭,要快刀斬亂麻,先走再說,留著青山在,永遠有柴燒。

13、真正在股票上賺得到大錢,大半是依技術面波段操作。

14、浪頭抓到了,也快速的脫離了成本區,接著就是線不轉單不轉的輕鬆控盤。

15、錢,是往上推的力量;股票,是往下壓的力量。

16、紅K線是用銀子畫出來的,黑K線是用股票打下來的。

17、一般來說,可以介入的時機點有兩種:一是賣力竭盡之時--低接,一是買力展現之時--追進。

18、起浪的源頭是一根紅k,紅k的高點要比前一天高,低點要比前一天低,這是搶浪頭的基本本領。

19、量、價、指針、型態、類股強弱、盤中走勢,都是我選股考慮的要件。

20、股話有云:漲三不追,已經漲了四天的盤,你想還有多少空間?有多少力道?有規劃,但不預期,這是操盤原則。

21、要看多,過近期高給我看,浪翻多,我一定踏浪而行,絕不和莊家對做。你可以去預測將會翻多,但我卻要看到他“真正”的翻多,第一浪沒乘上也死不了人,因為有第一浪必然會再掀起千層浪,而且浪會愈來愈兇,愈來愈猛,那才能享受真正踏浪了的快感。

22、每一條均線為一匹馬,如果往上跑的馬多,馬力自然大,跑起來快又穩。

23、大盤是會說話的,他會用各種方法告訴你他要幹什麼,這些語言包括K線、型 態、均線、指針等等。

24、股市操作的三項法寶:心態、技術、資金控管。

25、起跌之時,強勢股不要買;末跌之時,弱勢股不要賣。起漲之時,強勢股搶著買;末漲之時,弱勢股搶著賣。

26、吞噬(高開低收吞掉前一根陽線),發生在型態高檔是吞噬頂,為賣出訊號,但若是發生在型態低檔,卻是吞噬底,反而應注意買進時機。低檔的空頭吞噬(更妙的是還帶破底),是洗盤k線的一種,這種吞噬是最後吞噬底,代表著空頭氣力用盡,失望賣壓全出,將來多方只要小小力量就可反攻大漲,k線戰法將之歸類為空頭騙線的一種,也是買進訊號!

27、K線會在關鍵時刻,連續透露著反轉訊息。

28、破底量縮,易見底,破底量大,則底部深不可測。

29、均線的力道要比k線的力道來的大。k線適合抓轉折,均線卻能指出趨勢,兩者配合看就會較為清楚了。如何在轉折和趨勢之間取得調和,在轉折之中不背離趨勢,在趨勢之中看到轉折,是一種藝術化的功夫,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30、定心、定法、依法,自然操作無礙。定法,簡單的說,你學了很多方式之後,想辦法把它融合為一種簡單,而且合於你操作週期的公式。包括,如何切入?如何抱著不動?停損點?獲利點?定心,簡單的說,就是隻注意自己的股票有沒有買賣點,然後,依法執行,不理其它。操盤手最重要的是盤中的應變能力,而不是行情的預測。

31、利用時間,花點精神學習一套操作方法,將是一生中受用無窮的技能。有一套符合自己的操作模式之後,你將會發現,原來你擁有一口會自動出泉的井,那將是人生一大樂事。

42、不見長紅不回頭,不見長黑不止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