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微信生態的流量紅利,KuickDeal上線名片小程序快推

“從研發到上線,只用了4天”

Kuick Deal創始人兼CEO崔超告知,KuickDeal日前推出了一款名片小程序,名為“快推”。

跟此前報道的“加推”一樣,“快推”是一款面向B端企業的名片工具,主要服務於公司銷售人員,幫其拓客,沉澱用戶數據。

銷售人員在發名片後,接收者不僅可以看到銷售個人的基本信息,還可以查看企業產品介紹、打開公司官網等。而通過小程序,“是否打開網頁”、“是否分享”、“分享後點擊幾次”這些用戶行為數據都可以反饋到企業銷售人員。

借微信生態的流量紅利,KuickDeal上線名片小程序快推

但這裡有一個邏輯,該產品更適合B2C場景,尤其是客單價高的領域,比如房、車、教育、金融保險等。因為B2B類的銷售,大部分需要面訪、招標等,能夠影響成單的因素很複雜。而在B2C場景中,客單價低的快消品主要靠品牌驅動,C端喜歡就很容易購買,而客單價高的產品,用戶決策週期相對較長,所以需要銷售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push客戶。

“擴大篩孔,不如直接擴大漏斗口”

此前很多產品都是在提高轉化率、成單率,相當於擴大用戶轉化漏斗中的篩孔,但實際上效果不明顯。

崔超列舉了一個案例,某擁有1000個粉絲的企業服務號,通過“線上分享註冊贏好禮”的方式,在3小時活動後,獲得了23000個新粉絲、超過4300個手機號。而該場活動的獎品加起來總共3萬元,算下來,相當於每個粉絲獲取成本在1-2元,每個手機號成本在5-10元。

小程序產品太“薄”

對此,崔超表示,“快推”和KuickDeal是相輔相承的兩條產品線。“快推”負責前端銷售拓客,不斷擴大銷售線索量。KuickDeal則是進一步對銷售線索進行轉化,追蹤用戶在其他渠道的行為軌跡。用崔超的話說,“一個負責加大漏斗開口,一個負責擴大篩孔。”

據悉,快推目前主要根據使用人數收取年費。

在渠道商方面,區別於其他產品收充值款,快推採用的是“按單量提成”的策略,代理商賣出去越多,收的越多。而對代理商來說,可以用“快推”和KuickDeal,整體給客戶提供銷售拓客、營銷運營、客戶服務、代運營等四套服務。

團隊方面,快推/KuickDeal創始人兼CEO崔超曾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系,獲得ACM編程大賽亞洲區銅牌;曾在SAIT China 三星研究院擔任算法工程師,設計了Stereo Matching世界排名第一算法;被評為“2017福布斯30歲以下青年精英”。

公司此前於2015年7月獲得過來自真格基金、極客幫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並在2016年10月份完成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零一資本和真格基金。目前在A輪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