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分歧多?父母做到这3点,问题迎刃而解!育儿亲历

关于隔代教育,祖辈和父辈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分歧和见解上的不同,怎么破?下面我们分享一位妈妈的亲身经历,看看她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我家的小男孩如今4岁。孩子出生以后,公公婆婆过来帮我带孩子,虽然会有一些小分歧。不过,总体上还算和谐,我并没有因隔代教养的问题而操心太多。

这一点,我要特别感谢老公的支持。他一直在自己的父母和我之间扮演润滑剂的角色。遇到冲突,一般都会站到我这一边。不过,也不会用力过猛,不会让老人不舒服。而我也总是见好就收。

但是去年寒假我遇到了问题。孩子放寒假后,我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他们一起回老家待了两个月。两个月后,孩子像变了一个人。

在此之前,他早就可以自己吃饭、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也可以自己独自入睡……我以为,只要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好,并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就足以抵挡得住两个月的分离。而且在这两个月里,我每天都会跟他通电话,并通过电话跟爷爷、奶奶沟通一些教养问题。

然而我低估了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事情慢慢地脱离了我的掌控:

  • 老家买不到儿童用的小马桶,怕蹲久了孩子的腿会麻,于是开始给儿子“把臭臭”;
  • 因为天冷,所以开始全权替孩子穿衣服;
  • 因为老家里啥都新鲜,孩子吃饭不专心,怕吃到冷饭,于是开始喂饭;
  • 因为孩子喜欢,所以隔一天就给他买一个玩具……慢慢地,刷牙、睡觉等各种好习惯被一一打破。

当我对这些教养方式提出质疑和反对时,得到的回复是:老家环境和北京不一样,等回了北京再按以前的方式办吧。我深切体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困境。

回京后,爷爷代替妈妈,成了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吃饭必须要爷爷喂,洗澡必须要爷爷洗,睡觉必须要爷爷陪。而且孩子去任何地方都要爷爷陪同,如果爷爷不去,就不出门……

他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独立完成,而且离开爷爷5分钟就要哭得撕心裂肺,甚至拒绝上幼儿园……共情、转移注意力等各种方法通通无效,而爷爷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因为不忍心看到他哭。

我陷入了隔代教养的困境。

隔代教育分歧多?父母做到这3点,问题迎刃而解!育儿亲历

为了把孩子“抢回来”,我做了下面几件事:

① 开一个家庭会议,说服爷爷和其他家庭成员与我的教养观念保持一致。

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孩子重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涉及到对孩子重申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最合适的人就是和他关系最好的人,因为建立了情感联结,立规矩会变得简单很多。当然,我也可以变得严厉,凭借威严让他害怕而强迫他按照规矩做事情,但却不能让他从内心里认同。这样做的后果是,规矩只能建立在表面,而孩子会离我越来越远。

现在给孩子立规矩最有效的人就是爷爷,所以我必须要爷爷的教养观念与我保持一致。还有家里的其他成员,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因为溺爱而妥协,规则都可能建立不好。

于是,一天晚上,在孩子睡着之后,我们坐到一起,召开家庭会议。

虽然一开始,讨论得比较热烈,意见分歧很大,好在孩子爸爸力挺,我最终毫无争议地被选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在讨论具体育儿问题时,我也知道了,老人并不是不知道溺爱的危害,只是他们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又将可能存在的育儿问题和应对方法等详细地列了一张表,贴在墙上。这么做的好处是,给老人提供了一个细致可行的育儿参照标准。

这么认真、正式地聊育儿问题,我家还是第一次,感觉效果不错。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确立,会让隔代教养问题变得简单很多。接下来,再碰到问题时,不会你一言我一言地讨论不休,不用担心孩子成为心机宝宝,不好管教。

隔代教育分歧多?父母做到这3点,问题迎刃而解!育儿亲历

② 高质量陪伴,尽快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

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习惯培养,而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

他在老家已经习惯了爷爷的百般呵护,习惯了依赖,可回到北京,却要严格执行各种规则,一宽一严两个不同的环境让他不适应,只有爷爷的宠爱才能让他获得安全感。而要他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我必须与他重新建立情感联结。

还有一点很重要,虽然家庭会议确定我为第一责任人,但在我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之前,我都只是隔山打牛,很被动;如果孩子撒娇、哭泣,就很有可能让爷爷心软,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最好的办法是,我重新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直接影响他。

为了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我每天下班到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全心陪伴孩子。在增进亲子感情上,亲子阅读和游戏是两个非常好的工具。所以,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他喜欢的科普类绘本——《第一次发现》丛书,和一本情感培养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妈妈》等。我还会和他一起摆积木,玩开火车等他喜欢的游戏。

除此之外,每到周末,我和孩子爸都会带孩子出去玩,不是去爬山,就是去郊野公园,或者博物馆。就这样,断裂的情感联结在一点点修复。

虽然他睡觉还是要爷爷陪,虽然刷牙时还需要爷爷在身边,虽然出去玩的时候他还是要爷爷一起去,但是渐渐地,他可以和爷爷分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我对他的影响力也渐渐增强了。

隔代教育分歧多?父母做到这3点,问题迎刃而解!育儿亲历

③ 给爷爷找件他喜欢的事情做,转变他对孩子的依赖。

当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不能独立去完成一件小事情,离开一个人还会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时,除了安全感的问题,更多的是大人的问题。

孩子是敏感的,他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可以和大朋友一起玩;奶奶每天跳广场舞,和其他奶奶们一起玩;唯独爷爷一个人在家,爷爷的生活重心就是他。所以,他会认为“我和爷爷是最好的朋友,我必须时时刻刻陪伴他。”

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说孩子依赖爷爷,还不如说是爷爷依赖孩子。

所以,必须给爷爷找一件他喜欢的事情做,这样既可以让他重新找回自我,生活更加丰富,又可以减少他对孩子的依赖。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在办了一张健身卡之后,爷爷每天都积极地健身锻炼,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孩子自然看到了爷爷的变化,他知道爷爷已经找回了自己的生活,他也需要独立了。那段时间,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孩子对爷爷的依赖在减少。

就这样,一方面爷爷减少了对孩子的陪伴时间,一方面我增加了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一个半月后,他终于可以独自玩积木半个小时以上,我终于又可以单独带他出门玩,上幼儿园时他又能很愉快地和我说再见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他跟我说:“今天我要和爸爸妈妈睡”“我最喜欢妈妈了”……以前那个可爱的孩子又回来了。

虽然他有时候还会边吃边玩,或者贪玩不肯睡,但这些都是小问题。重要的是,通过努力,我现在又重新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对于我的话,他会听。这会让以后的教养变得容易很多。

隔代教育分歧多?父母做到这3点,问题迎刃而解!育儿亲历

不管怎样,隔代教养的关键问题都是建立情感联结,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和老人建立情感联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