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人到中年真正難的,是做一個「自私」的父親

陶淵明:人到中年真正難的,是做一個“自私”的父親

01

在寫給兒子看的《與子儼等疏》文中,陶淵明提到了一個故事:

餘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

王霸,字孺仲,是王莽時候的隱士。

他志向高潔,寧願住在茅草屋也不願去做官。

即使官府連連徵召,他也不改其志。

但是有一天,他受刺激了。

他有個朋友叫令狐子伯,是省委書記一級的高官,子伯有個兒子也做了官。

子伯讓兒子給王霸送信。

王霸的兒子正在地裡幹活,聽說家裡來客人了,就興沖沖地跑回家看。

沒想到客人卻是一個西裝革履的同齡人,開著寶馬車,身邊還有保鏢。

王霸的兒子看看自己一身農民工的打扮,瞬間自卑到了塵埃裡。

沮怍不能仰視。

王霸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客人走後,王霸像得了一場大病,長臥不起。

妻子問他。

他說:“子伯的兒子富貴華麗,風度翩翩,我的兒子卻穿著破爛,不識禮儀,做為他爸爸,我很慚愧。”

妻子很了不起,就說:“子伯的家門富貴哪裡比得上你的道德高尚呢?何必因為這個就覺得愧對兒子!”

遂共終身隱遁。

02

這是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

在自己和家庭之間,中國人自古都具有犧牲自己、成全子女的精神,而少有成全自己、犧牲子女的行為。

後者在世俗的倫理道德看來,也未免太自私太不近人情了。

陶淵明在兩者之間權衡的時候,想必也是痛苦的。

是繼續做一個索然無味、違背內心但卻可以保障家人的公務員,

還是順從自己的心意,去鄉下種田隱居?

後者無疑會使家人朝不保夕。

兒女更從此與良好的教育、高大上的環境絕緣。

如果再想得遠一點,兒女以後的婚嫁問題怎麼辦?

世世代代難道都只能務農了嗎?

更何況,陶淵明的家族是一個有輝煌歷史的家族。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做過東晉的太尉,是當時舉足輕重的實權派人物。

父祖也是在朝中為官。

這樣一個官宦世家,難道要斷送在自己手裡嗎?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人到中年,舉目都是依靠你的人,就很難只為自己任性地活著了。

每一個選擇,都需要萬分仔細謹慎。

03

眾所周知,陶淵明選擇了自己。

做出這樣的選擇,一點也不輕鬆。

但這又是多麼快樂。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在山林裡,在田埂間,在溪流邊,陶淵明得到了自己。

哪怕“草盛豆苗稀”,哪怕經常窮得沒有酒喝,

哪怕房子被一場大火全燒了,他也不曾動搖過。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簷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老人對陶淵明說,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住在這樣的茅屋下呢?

這個世界都是這樣的隨波逐流,你也可以和光同塵的啊。

陶淵明說,隨波逐流的伎倆我當然也會,但那樣就違背了我的本心,

豈不是更入迷途?

我們還是喝酒盡歡吧,我是不會再回到濁世裡去了。

蘇軾這樣評價陶淵明: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在這個薄情的世界,陶淵明最終選擇了成全自己。

敗絮自擁,何慚兒子?

他相信,他的德行和快樂,才是兒子們最好的教育。

人到中年,何妨“自私”一點。

04

很多人知道陶淵明是一個甘於平淡的隱士。

他會寫“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卻不知道甘於平淡,也正是陶淵明的豪邁。

這種豪邁不是“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豪情壯志,

也不是“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的任俠之氣,

而是在面對平淡生活時顯露出來的那種慷慨豁達、一往無前的氣概。

對於生活的貧窮,他一點也不遮掩,在詩中屢次提及。

甚至去別人家乞食他也鄭重寫下來:

《乞食》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對於無常的命運,他屢屢發出感慨,

他既有“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這樣的虛無之感,

也有“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樣的達觀,

也能“調皮”地給自己寫輓歌:

《擬輓歌辭》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對於幾個兒子,他更是費盡了心思,屢次寫詩教育他們,

但兒子們就是不給力啊,這讓陶老爹很無奈,只好喝酒消氣:

《責子》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生活對於陶淵明來說,不可謂不殘酷。

作為一個家長,他有時候窮得不得不去別人家乞食;

作為一個詩人,他早早感知到了死亡;

作為一個父親,幾個兒子好像都不成器;

……

他的痛苦一點不比人少,但他的豁達卻比人多很多。

這也正是陶淵明快樂的秘訣。

人到中年,就不要太執著了。

多一點時間,為自己而活,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才最重要。

05

和王霸一樣,陶淵明沒有後悔。

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你們年幼而家貧,經常還要承擔砍柴挑水的辛苦,什麼時候才能免去?

雖然在心裡牽掛著,但又有什麼可說呢?!

是啊,有什麼可說的呢?

在理想和現實發生不可調和的衝突時,陶淵明選擇了理想,選擇了自己。

他寧願做一個“自私”的父親。

這個選擇一點也不容易。

要是莊子,莊子也許會說在最高的主宰面前,哪種人生更高貴或者更低賤一些呢?

這真的算得上是一種割捨嗎?

但陶淵明不是莊子,無法一樣解脫,他依然時常對孩子們感到愧疚。

既有愧疚之心,也始終不改其志,這是陶淵明的堅守,也正是他的豪邁。

他說,有一種人生,值得負重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