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圣贤,估计就是诸葛亮的名声最为响亮。但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上到皇侯将相,下到贫民百姓,都有犯错的时候。诸葛亮,也有犯错的时候,那他错在哪里呢?错在放过一个必杀之人,杀了一个必放之人。

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可能有些人就问了,你说的那个不该杀的人是马谡吗?这倒不是,马谡被杀是理所当然,如果要说错,就是错用马谡罢了!但,说实话,马谡的错是错,影响了诸葛亮北伐的脚步。但,这个不是什么大错,因为无论马谡街亭是否失手,按当时的蜀魏兵力,国力来看,也会取得多好的成就。

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诸葛亮放过的那个该杀之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当时的吴国帝王孙权对他有一个很好的评价:杨仪和魏延,是两个小人,都是傻逼。这里的魏延,尚有争论,我们就先放一边不表。但是杨仪,孙权倒是说对了,这家伙就是个不折不扣小人,孔明在死之前,是有所察觉的,但他放过了杨仪。

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孔明死于五丈原后,蜀军内部立马就急不可耐的开始内斗。杨仪和魏延相互攻罚,以马岱击杀魏延。杨仪认为自己平叛有功,理所当然应该代替诸葛亮,可惜想法不错,现实残酷,只得了个中军师的虚职。

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面对蒋琬接替诸葛亮衣钵,杨仪是很有意见的。甚至还公然对费祎说:老子当年要是在诸葛亮死的时候立马投降曹操,今天你们还安稳的坐在这里?费祎听到这里目瞪口呆,杨仪的态度和心胸,绝对是一个必杀之人,只是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虽然知道他为人心胸狭隘,成事不足,最后因为心慈手软放他生路,导致了后来蜀国政局动荡。

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除了这个该杀而不杀的杨仪,还有一个是不应该杀却杀了的人,这个人便是魏延。魏延的死,绝对是冤枉的。魏延如果不被杀,也就不会出现蜀国后期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种尴尬的局面。在历史(三国志/魏延传)中写的很清楚:魏延并没有背叛投降魏国的打算,他的目的是率领军队回军击杀杨仪。也就是说,魏延跟杨仪的矛盾很深,他的所有举动,只是要杀一个杨仪而已,罪不至死。

诸葛亮一生犯了两个错误,错放一个该杀之人,错杀一个该放之人

有的人或许会说,诸葛亮并没有下令击杀魏延。

是的,但诸葛亮是了解魏延的为人,是很喜欢冒险的,特别是在“子午谷奇谋”上。历史记载,诸葛亮临死前是没有杀魏延的意思,只是说他不听命令,就随他便。但临死遗言,却独缺魏延,所以,魏延的死,跟他有莫大的关系。诸葛亮一死,能压制他的人已经没有了,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何尝不是一种命令呢?天可怜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