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案例」子债父还 虽于法无据 却彰显信义

「法院案例」子债父还 虽于法无据 却彰显信义

“于庭长,这是10000元,麻烦你帮我转交给宋某。”近日,在鹤峰县法院中营法庭,一位老父亲将儿子欠下的10000元现金如数交到了承办法官的手中,替儿子偿还了债务。

宋某于2017年3月起诉龚某,称龚某借其10000元拒不偿还。中营法庭立案后,多次通知龚某到庭应诉,龚某都以不在家为由拒不到庭。久而久之,龚某便不再接听承办法官电话,与办案人员断绝联系。承办法官只能依靠宋某提供的住址找到龚某家,家中却空无一人。通过向周围热心群众打听,办案人员得知龚某父亲在鹤峰某单位做保安,随即便驱车赶往该单位找到了龚某父亲。在向龚某父亲说明来由后,龚某父亲当即表示,儿子从小随其姑妈长大,不怎么听话,自己会联系儿子进行核实,如果确实有借钱不还这事,自己愿意帮儿子偿还债务。随后便与办案人员约定了答复时间。

在约定时间内,龚某父亲主动联系到承办法官,称钱已经准备好,请法官转交给原告宋某。鉴于龚某父亲的信义,法庭干警均向其表示敬意:“你儿子作为成年人,他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本没有义务替他偿还债务,对于您的行为十分令人钦佩。”龚某父亲则表示,自己一家都是实在人,儿子没教育好是自己的责任,给干警们带来的麻烦感到歉意。

「法院案例」子债父还 虽于法无据 却彰显信义

办案人员将10000元现金如数交付给了原告宋某,同时宋某也申请了撤诉。

如今,“老赖”横行、欠钱就是“大爷”等现状肆意践踏“以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等中华传统美德,本无还款义务的龚父却为广大失信者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发自于信义的铮铮担当之力。

「法院案例」子债父还 虽于法无据 却彰显信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法院案例」子债父还 虽于法无据 却彰显信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