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將納入「雙一流」建設考評體系!

4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司、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將推動高校技術轉移辦公室建設,並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科研人員和成果轉化人才考核評價機制等以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將納入“雙一流”建設考評體系!

多措並舉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轉化

《關於促進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方案》主要呈現六個方面顯著特點:一是建設技術轉移辦公室,讓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把科學家解放出來,也讓科學家利益得到相應的體現。二是建設概念驗證中心,促進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早期深度融合。三是建設校企協同創新中心,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四是舉辦全球前沿技術大賽,挖掘轉化前沿顛覆性技術。五是建立政策落實協調機制,完善科研人員和成果轉化人才考核評價機制,解決好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問題。六是提升分園承載能力,推動高校與分園對接合作,力爭探索出一套部市深度合作、校區高度協同、成果高效轉化的工作機制。

科技成果轉化將納入“雙一流”建設考評體系!

教育部科技司與中關村管委會簽署《實施方案》

12家高校將建設技術轉移辦公室

高校是北京重要的創新資源,具有豐富的科技人才和創新成果,也是中關村示範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依照方案,將試點建設一批高校技術轉移辦公室。在本次會議上,杜佔元、陰和俊等領導為教育部科技司、中關村管委會雙方認定的首批12家中關村示範區的高校技術轉移辦公室授牌。這12家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農學院。下一步,中關村管委會還將與教育部科技司繼續開展認定工作,引導各高校加快建設專業化的成果轉化機構,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科技成果轉化將納入“雙一流”建設考評體系!

參會領導向12家高校技術轉移辦公室授牌

鼓勵在京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方案提出,要求強化精準對接,優化成果轉化承載條件 。

一是建立中關村各分園與在京高校精準對接機制。加快推進中關村各分園與在京高校深度合作,鼓勵高校充分利用中關村各分園空間承載力,合力建設一批實驗室、中試熟化基地、實訓基地等成果轉化平臺。中關村管委會為分園各創新主體空間資源、成果轉化平臺及科技服務人才資助等提供資金支持。

二是鼓勵在京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推動高校與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社會投資機構等開展合作,共同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中關村管委會給予風險補貼資金支持,分擔投資風險,提升投資活躍度,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更大的動力。

將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

為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科技司和管委會將進一步推動落實相關支持政策:

一是明確在京高校適用國家、北京市及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成果轉化各項支持政策,鼓勵高校參與中關村相關政策的先行先試,支持高校、分園積極探索促進成果轉化的有效路徑與機制,並總結提煉、推廣經驗模式。

二是明確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情況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納入高校教師考評制度改革總體要求,對成果轉化工作和人員實行分類考核

三是推動高校建立完善促進成果轉化的政策體系、管理體系,加強對校內從事成果轉化人員工作的激勵與支持力度;各分園出臺配套措施,更好服務科技成果在分園轉化落地。

(整理自新華社、中國教育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