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這個村拆不拆?

正如大家這幾天看到的,雄安新區安新縣圈頭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正式進入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範圍。換句話說,

這個村要花上中央財政的錢了。

中國傳統村落名單由住建部、文化和旅遊部等6部委聯合發佈,圈頭村是雄安三縣唯一入選的村。

圈頭,從明永樂十三年,即1415年便發祥。彼時隸屬任丘,第一批落地生根的住戶為陳、夏、張三家。現在圈頭還有不少此姓氏家族沿襲。

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年,任丘將8個區合併為4個區,鄚州與圈頭合為一個區。

時間流轉到抗日戰爭時期,圈頭村歸屬白洋縣。直到解放後,圈頭村才正式走進安新縣的懷抱。

我念高中的時候,班裡有圈頭的同學,他們的方言帶著水音兒,很好聽。圈頭處於白洋淀中心地帶,四面見水,同學們來縣城上學要乘船,後來才有了一條通向縣城的公路。

關於水村的搬遷與否,此前炒的沸沸揚揚。宣佈設立新區不久,徐匡迪曾公開談及這一問題。

彼時徐匡迪透露,關於澱中村搬不搬的問題專家們形成了鮮明的兩派意見,一方主張全部搬走,將環境還給白洋淀;一方則認為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不能一搬了之。

此後陳剛同志在一次發言中提及“做好純水村的搬遷工作”,似乎表明純水村搬遷已經進入規劃。但是,此後再無相關消息透露出來。

據相關方面透露,關於水村的搬遷問題設計團隊經歷過非常熱烈的討論,也都拿出過搬和不搬的方案。

從新區規劃綱要來看,綱要明確要求,“保護傳統村鎮內歷史空間格局清晰、傳統風貌較為完整的核心地段,傳承與展示水鄉生產習俗和民俗文化活動。”

同時,此後陳剛也公開表達過對雄安新區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他說,“一個新的城市要立得住,關鍵是要傳承好自己的文脈。”

從這些確鑿的表態可以分析,關於純水村的搬遷問題,已經走向了“區別對待”的路徑——對那些有著悠久歷史、豐富文化內涵的村落原地保護,逐漸提質升級,打造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小鎮典範;之外的村落則面臨合併同類項以及外遷的命運。

那麼,此次圈頭入選中國傳統村落,是否意味著它不會再搬遷了呢?我個人觀點認為是的。在我看來,圈頭將連同它的音樂會一起,成為白洋淀美麗鄉村的一張靚麗名片,這裡的人民有望繼續世代紮根於此,在這塊澱中福地上休養生息。

雄安這個村拆不拆?

一排排漂亮的高樓建築群、乾淨整潔的小區、高大上的電梯樓,不管樓層多高,電梯承載著你瞬間上、下樓,非常便捷!

看著寬敞明亮的房間、超大的陽臺、嶄新的傢俱、漂亮的裝修、各種家電齊全,你還奢求什麼呢?以前總想:這輩子能住上樓房就知足了!沒想到夢想成真。雖然房子是女兒她們買的,但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來了,樓上的住戶經常晚上十二點中還沒睡覺,穿著高跟鞋走路的聲音、推桌子的聲音、還有好象撒了很多鋼鏰兒的聲音,特別清脆入耳,就算睡著了也得把你吵醒。我們以為人家收拾東西什麼的,所以就一直忍著。連續三天晚上總是這樣,沒辦法只好和這家住戶商討此事。還算不錯,雖然還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但總算收斂了很多。

樓上剛消停了兩天,樓下又傳來了吵架聲!把正在睡午覺的我吵醒了,緊接著摔門聲、摔碗聲夾雜著對罵聲不絕於耳。他們從房間吵到客廳、從客廳吵到走廊,進了電梯還不罷休,一個在走廊、另一在在電梯裡還在吵。真是無語,大熱的天,雖然有空調,也不至於吵的這樣熱火朝天吧!我估計這家人的吵吵聲,整棟樓都能聽到。不過還好是白天,無所謂!

說起高空拋物,這要比樓上樓下的那些事兒就嚴重多了!經常業主反映,有人從樓上往下扔東西,扔什麼的都有。雖然保安加大了勘察的力度,這種事還是杜絕不了。因為十幾層高的樓沒監控,那些無良知的人就鑽了這個空子,知道根本查不到,所以膽大妄為。當我們在樓底下散步的時候,心裡沒有安全感,總怕有什麼東西掉下來,非常忐忑。難道這就是是住高樓的好處嗎?先前的想法大大打了折扣!

雄安新區打造與世界不一樣的城市:不建高樓大廈、不建水泥森林城市!不讓大城市病在我們雄安新區上演!這樣的話,什麼高空拋物啊、走在大街上,我們就象井底之蛙,遮天蔽日的樓群一概不存在了!那是怎樣的心情呢?以往的壓抑感、忐忑不安都化為了烏有,取而代之的是:心情舒暢、沒有煩惱的生活!等我們住上了國家給我們蓋的、與重不同的房子,我們站在自己房子的陽臺上,享受陽光的溫暖,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那是何等的幸福與美好啊!真心希望雄安快點、再快一點建設好……轉自安新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