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耄耋之年,仍要做名合格老黨員

他虽耄耋之年,仍要做名合格老党员

李文忠老人

他虽耄耋之年,仍要做名合格老党员

李文忠堅持創辦社區黑板報。

今年84歲的李文忠,是一名有著65年黨齡的老黨員,在日照社區、在京桃園小區,一打聽他,沒有人不知道的,從文化長廊到科普園地,再到半個月更新一次的黑板報,十多年來,李文忠一直堅持創辦“庭院文化”,內容緊跟時代,貼近百姓生活,這樣的堅持,和他常年堅持學習是密不可分的,李文忠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學習要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年來,他一直就是這樣要求自己的,而且也實實在在地做到了。

學習筆記一天不落

在李文忠的案頭,“我的建議”、“學習筆記”、“講話摘錄”、“會議簡報”……這些都被分門別類地裝訂起來,整齊且有章法,這是他多年學習習慣養成的最直觀體現。

發揮餘熱不忘黨性

過了18歲就入黨的李文忠,曾在省黨校東北鐵路黨校理論班學習,還有過當兵的經歷,復員後來到鐵路局從事過宣傳、政治、教育工作,最後在原牡丹江鐵路局工會退休。

退休之後,一天沒閒著的李文忠就到日照社區報到,當起了負責黨建工作的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並根據自己的想法創建了社區“庭院文化”品牌。

“社區特別支持我,我真是撒歡地幹。”接手工作後,李文忠創建了讀書協會、書畫協會、綠化協會等11個協會,每個協會一年搞一次活動,貫穿全年的社區黨建工作。

在創辦科普園地、文化長廊和黑板報期間,完全沒有休息日,條件艱苦時,他就用墨汁寫在紙上,再粘到或者縫到布上,掛在小區院裡的柵欄上展覽,遇到颳風下雨天還得趕緊收回來。李文忠回憶說,“八榮八恥”剛提出時,還沒有具體解讀,他就根據自己的積累和認識進行“解讀”,晚上寫了一宿,中間睡了兩個小時,到第二天早上7點才寫完,第一時間拿出去展覽。直到2005年之後,李文忠和社區工作人員撿來廢棄的板子,刷成黑板,做起了黑板報,從一塊、兩塊到後來的五塊,最多的時候七塊,現在,走進京桃園小區,最先能看到的是就是黑板報長廊,上面都是李文忠一筆一畫用粉筆寫的。

學習已成生活方式

李文忠清楚地記得,他辦了86期文化長廊、65期科普園地,現在都集中到黑板報上了,大約半個月左右更新一次內容,從2006年到現在,黑板報已經出到了868期,每一期的內容他都認真準備,所有內容的目錄都期期可查,這些內容的積累,都得益於李文忠不間斷地學習。

在李文忠看來,“科學的理論是實踐的指導”,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理論的儲備和運用,時代也需要理論來指引。就個人而言,人要立德,立德就得學習充電,樹立理想。“不學就跟不上形勢,我雖然老了,但是我想跟上形勢。”就是這樣的想法,給了李文忠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學習,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學,要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李文忠說,“一天不學就跟不上形勢”這句話並不誇張,只有天天學,才能認清形勢,才能知道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除了學,更要想,李文忠通過學習和思考,從一名老黨員的職責和使命出發,提出了利民實事、網格長管理制度、加強社區基層黨建等諸多方面的建議。今年年初,在他的倡導下,還成立了鐵路離退休幹部學習協會,每個月學習一次,他希望不光自己堅持學習,還能帶動身邊的人學習,李文忠感慨地說:“人老了,雖然不能做太多,但也要做一名合格的老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