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点建议,帮你提高退役后的赚钱能力

这几点建议,帮你提高退役后的赚钱能力

近段时间来,由于“周书记”事件,将退役军人再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周书记”的讲话自然是有失水准的,但此事为何触动了如此多退役军人的神经?除却国家政策、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换一个角度来看,从主观角度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体而言退役军人变现能力相对偏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观点1:军人要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具备较好的理财能力。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最基础的理财态度。军人的工资收入非常稳定,这是做理财一个很好的基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旱涝保收”就意味着风险极低。

然而,不少战友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士官同志,花钱不够节制,“月光族”的比例不低。甚至个别人休假前提前预支工资或是跟战友借钱,休假期间花天酒地大肆挥霍,背了一屁股债。手中无钱,理财就无从谈起。

相比之下,我有位大学师兄,在读书期间对炒股就十分有兴趣,能从各种数据和线图的变化中找到乐趣,但由于囊中羞涩,也仅限于保持密切关注。参加工作后,他每月固定从工资里拿出买包烟的闲钱,投到股市中验证自己读书期间的想法,沉浮几年后,慢慢地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股票投资理念,收益率逐年上升。

前两年这位转业之后,更是放开了手脚,工作之余,当起了基金操盘手,当年就实现了年收入比在部队时翻一番,第二年翻两番的壮举,这在国家经济下行的当下实属难得。目前他已经在考察有“一带一路”背景的非洲港口建设项目,准备投资。

尽管用这位师兄举例子,但重点并不是鼓励所有人都像这位师兄一样去炒股(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重点在于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定的份额用于资产增值。这是最最基础的理财观,必须在此基础上,理财才有可行性。

在现行体制框架下(不违反相关规定),我个人认为军人资产增值可以考虑三个途径:1、房产;2、股票、基金、保险等;3、提升个人能力。

房产方面,甭管房地产的泡沫再大,买房子对于未婚男军人来说也是刚需。按揭买房,相当于强迫自己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来存钱。房产投资,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最好是考虑一线、二线城市,差一点的可以考虑省会城市、或者次省会城市。

此建议出于以下几点考量:一是升值空间。这点大家可以自行在网上查阅近年来全国城市的房价情况;二是结婚以及转业安置的需要。筑巢引凤这点不用多说了吧,未婚现役军人找老婆越来越难已经显而易见,但如果你在大城市有套房产的话,也许情况会改观很多。而一线城市和不少省会城市,对于军人配偶所在城市的户口是有时间限制的;三是未来孩子教育。今年各省的高考状元依然是集中在大中城市,寒门已难出贵子,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已经凸显。

股票、基金、保险等,属于理财中的风险投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和专业知识,建议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所需的前提下(就是挣了就开开心,赔了也只当买了包烟的程度),只拿出工资10%以内的“闲钱”买点基金,做做定投即可。提升个人能力方面,下文观点3会展开阐述。

观点2: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联系,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当前已是信息社会,部队放开智能手机使用后,以前的信息壁垒已经不存在了。在如此优厚的环境下,希望战友们除了用手机打游戏看视频外,既要关注国家大事,也要和各行各业的人员都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联系。关注国家大事,不是为了应付政治学习,也不是抄抄笔记就完事了,而是要从中把握国家发展的方向。

“时势造英雄”,要顺势而为,不要逆流而上。而与各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就是经过了解对比,才知道哪些行业、哪些岗位更适合自己。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等等。用官话来说,这也是一种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士官,在部队时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就是服役的时间长了,对外面的世界变化不怎么敏感。退伍回家后,拿着几十万的退役金入了一个老乡工厂的股,当上了管理层,也着实光鲜了两年。但却没想到那家工厂已是夕阳产业,工厂的产能也不高,技术更新换代跟不上,几年下来厂子就濒临破产,这位老士官也一下回到解放前,让人颇为唏嘘。

尤其是基层的军官士官同志,在埋头从事重复性单调枯燥工作的同时,请抬头看看前方的路,看看外面的世界。

观点3:把自身兴趣爱好努力提升到具备变现能力的专业技能

这是本文的核心观点。(敲黑板划重点啦!)前文提到的房产、股票等,都是外物,都是外在手段。我个人认为,理财的根源还是在于提升人自身的价值。打个比方,房产、股票好比流水,而自身的能力才是源泉。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位师兄,他也一样坚持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来磨练自己的投资眼光和操盘能力。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别人的成功只能用于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正途。

几年前,我带过一个兵,对健身十分着迷,半夜大家都睡着了还自己爬起来撸铁,直到大汗淋漓筋疲力尽。退伍回去之后应聘到一家健身机构当教练,凭借着在部队打造的硬朗身材,以及当兵的丰富经历,着实吸引了不少客户,他自己也拿到了不错的薪水。

还有一个师弟,当兵的时候就是训练尖子,平时没事就喜欢攀岩、骑行、长跑、游泳等户外运动,服役时利用休假时间自费到各地参加马拉松、铁人三项等赛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当地的户外运动圈子内积累了很多名气,转业后他凭借圈内良好的口碑,先当起了户外运动私教,然后看准这几年旅游、健身热潮,开了一家很有特点的户外旅行社,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边挣钱,日子也过得很惬意。

我认识的战友中,很多人都热衷于考证,司法考试、注册会计、税务师、心理咨询师等等,不少人还真的考过了,有的还过了不止一门。对于考证这件事,我和身边的朋友也讨论过是否必要。持否定态度的人,主要观点就是在部队接触实例少、专业技能积累程度不够,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我个人认为,

考证不一定必要,但是作为入行的敲门砖,使你的人生具备更多可能性,至少多了一条把自身能力变现的途径。就算不说这些高大上的证,至少驾驶证我也推荐大家去考一下的,哪怕有天遇到难处去开网约车也不至于把自己饿死吧。

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以此来养活自己。在当前这个时代,每种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人群,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市场,只要自身的能力水平成为圈内的翘楚,将其变现就会变得很容易。当然,不管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有些还要投入一些学费。有投入才有产出,这是市场规律。

与其把时间、金钱等资源放在吸烟喝酒打牌玩手游上面,不如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极的兴趣爱好将其提升到专业水准,不是吗?没有雨伞的孩子,就要加油奔跑。没错,请记住,离开部队后,大家都是没有雨伞的孩子。与其在退役后面对社会的风雨不知所措,不如在部队有保障的时候修好自家的屋顶,磨练好自己的技艺。

观点4:探索跨专业融合的可能性

这个观点只是我个人主观上的一个想法,身边尚无成熟的例子作为佐证,因此只是与大家分享一个思路,探讨一种可能性。军人退役后个人自身价值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队的专业不适用于地方,存在专业层面的积累断层。

对此问题,对策有二:一是在部队期间学习、从事军民通用的专业或岗位,比如管理、公文写作、计算机、通信网络、医药学等。但是,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部队毕竟是为了打仗服务的,大部分军人还是要以操枪弄炮为主业,而且也有一些战友喜欢金戈铁马的生活。那么,这个结如何破除?

前段时间,我偶然在人才网站上看到某高端保安服务公司(曾承担过张学友、陈奕迅等演唱会的安保任务百余次,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办事处,完成海外业务布局,公司创始人均为复转军人。)一则培训教官的招聘信息:

看完招聘信息,我颇为感慨,喜欢操枪弄炮的退役军人并非没有高薪职位选择,有些是获取职位信息的能力弱(观点2),有些是自身专业水准不够(观点3),还有些是缺乏专业融合能力(观点4)。

那天在搜索了数十个高薪职位后,我稍稍总结了一下,高薪职位要么是有突出业绩的管理层,要么是专业水准要求极高,要么就像这则招聘信息一样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由此,我个人认为应对军人自身价值贬值的对策二就是探索“军事+”的专业融合路子,把自己努力打造成“军事+”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我觉得个人的价值是全方位的,但最终成为突破口的往往只有一个点。当过的兵,吃过的苦,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当然会提升你的价值,但要将自身价值变现,需要自己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