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该咋办?2018稻谷国储价格全面下降!稻农收益如何才能保证?

钟情三农认为,没有特殊情况的话,2018年产稻谷的市场价格会比去年要低一些,各个品种市场价格较去年每斤下降1毛到2毛不等,希望大家有所准备。

笔者斗胆预测,假设在今年稻谷生长状况和往年差别的情况下,上市后的早籼稻市场收购价格会在一块二每斤上下浮动,中晚籼稻市场价格会在一块二毛六每斤左右,而粳稻的市场价格依旧是最高,大约在一块三每斤。

整体来看,2018年产稻谷的市场价格全面低于往年将会是一个事实,如果不能进行适当的种植结构调整的话,今年稻农种植稻谷的收益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希望大家有所准备。

农民该咋办?2018稻谷国储价格全面下降!稻农收益如何才能保证?

为何在稻谷还未收割的时候,笔者就有如此的判断?虽然我并不想给出这样令人失望沮丧的回答,但事实就是如此。出现这种情况想必有些朋友也知道一些原因,它的根源就在于今年年初国家就已经拉开了稻谷收储制度改革的序幕,从源头上将稻谷托市价格标准全面下调。

稻谷收储制度改革,市场价格下行难免。

熟悉我国粮食收储政策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些年我国一直在进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在前些年,我国相继对大豆和玉米的收储制度进行了调整,成果显著。而在2017年,开始对稻谷收储进行小幅度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而到了2018年,稻谷收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

农民该咋办?2018稻谷国储价格全面下降!稻农收益如何才能保证?

据笔者了解,在本次稻谷收储制度改革之中,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这三大品种无一幸免,较2017年时的收储价格标准相比,下调幅度在0.1至0.2元每斤不等,而一直以来,我国的稻谷市场价格多在托市收购价格上下浮动,托市价格下调多少,也就意味着市场收购价格下调有多少。

所以笔者才会斗胆得出以上的这个结论,2018年产稻谷市场价格有很大可能会下降。

调整种植结构,保证稻谷种植收益不降低。

钟情三农以为,既然稻谷托市收购价格降低了,即便是打出再多的粮食,也可能卖不到和往年一样的好价钱,在此背景下农民如何才能保证种植收益呢?我觉得,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减少低端稻谷种植面积,提高中高端稻谷种植是一个解决之道。

特别是在这些年大家对于优质大米需求日益提高,普通的大米产值较低,农民种了不挣钱,企业不乐意收,消费者不愿意买,只能在临储仓库中堆积着成为超期粮,陈化粮。

所以,农民多种植一些产值好附加值高的优质大米品种,在稻谷市场价格整体走低的背景下,照样能够卖上一个价钱,岂不美哉?

中国人已经能够吃的饱了,如何解决吃的好的问题,农民也应该好好想一想。

农民该咋办?2018稻谷国储价格全面下降!稻农收益如何才能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