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教授王彬生:沒有「幣」就沒有鏈

中國社科院教授王彬生:沒有“幣”就沒有鏈

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在6月29日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上說道:一定要把人工智能技術引進區塊鏈。2天前,另一位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王彬生也在一場基於區塊鏈和AI技術的比特訊社交產品發佈會上提到,“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區塊鏈的普及會對於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對於人工智能的思考,也是王教授近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曾坦言:人工智能其實從勞動力的角度而言,就是智能化的機械代替人的勞動,這是基於生產力轉變的維度。第二個維度,是我們生產的計算機等傳統設備帶有了自理能力,這叫人工智能。將來人工智能會非常普及,普及以後,人工智能之間必然會產生交易的場景,在未來的交易場景裡,它一定是根植於區塊鏈技術,才有可能普及到全社會,傳統意義上在搞中心化的人工智能擁有很大的技術風險。那麼在未來的人工智能的場景下,傳統意義上的支付手段可能是不存在的,未來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支付手段可能會被代碼語言所替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數字貨幣。這可能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由於區塊鏈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除了幣之外的應用均不成熟,因此也出現了大量的泡沫。縱觀社會經濟發展的軌跡,任何新興產業的發展初期免不了產生泡沫,特別目前是在區塊鏈高速發展的時代,泡沫經濟已經開始顯現,無論區塊鏈從業者想或不想,監管已經正在進行,但是王教授也表示:短期內很難有有效的監管,對區塊鏈從業者而言,更需要的是自律,堅持真創業不跑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