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作者 胡桐

螺溪镇爵誉村不光是一个千年古村,历史文化深厚。而且也是一个包容开放,为抗日战争培养人才的红色摇篮。此话怎讲呢?抗战时期,千年爵誉村还曾留下了村民腾房办学的佳话!

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康氏“孝德堂”东头一棵高大的樟树上悬吊着一口铜钟,钟声嘹亮,全校师生依钟声而作息。学校晚饭后,尤其是夕阳西下时刻,学生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漫步在田埂小路上,拿着课本,有的读外语,有的诵古文,有的吟诗词,书声琅琅,此起彼伏。

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1945年,该校大部分迁往吉水县白沙,只剩下初三年级仍留在爵誉。次年初三年级毕业,南昌二中至此全部离开爵誉。至此,学校在爵誉驻留了整整6年。

1997年,南昌二中校友会建造了一座大理石碑立于村口,上面印刻着“饮水思源”四字,深深地表达了原南昌二中全体师生对爵誉村的怀念之情。

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据康衡九的侄子康健尔叙述,原南昌二中校长车驹的儿子车迂林就在他家里出生,车迂林笑称爵誉是他的第二故乡,经常来爵誉走访,回忆儿时的场景,回忆这段美好而又传奇的时光。

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图为康衡九家(原南昌二中校长居住地)

转自:美丽螺溪

美丽螺溪|爵誉古村与南昌二中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