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一念三千”是什么?

读者161417345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的特色理论。


天台宗在传统「十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界互具」之说。所谓十界,即依迷悟的程度而分立的十个境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


传统的教派中,大多从果报方面,来凸显这十个境界的高低差异。而天台宗则认为,这十界相即相入,是互通的。一界皆具其他九界。如地狱界即具足的包含佛界在内的其他九界。一界即具足十界,十界则十十相互即,便有百界。此所谓「十界互具」,这是「一念三千」的核心观念。


佛教认为每一法界具有三种世间,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十界互具」即有三百种世间。


每一世间之实相又有十种「如是」。于是三百世间便有三千如是。所谓一念三千,即众生每一起念皆具足三千如是的实相境界。


前面说十界互具,是「一念三千」之基础。因为之前教派十界是不同的,有界限的。天台宗则说十界互具,地狱界即具足佛界,这是之前所不曾有的理论。这种理论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即使是地狱界的众生,也不断佛性,能离生成佛。最终指向的是「众生皆得成佛」之义。「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得成佛」这是现在人们很熟悉的说法了。但这种理论是中国佛教的特色理论,与印度佛教教义殊为不同。印度教义从来都不主张「众生皆得成佛」之说。天台宗之所以被称为「中国佛教」,就在此点。


而「一念三千」除了在客体性方面言一念即万法俱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无论如今所处是何境界,一念之间,即可能通往任何境界。凡可作圣,圣亦可堕为凡,念念之间,自我随时升降。


这其中有两层意思。一层即从十界互具言,地狱界即具足佛界,言「众生皆得成佛」,这强调的是主体修行之「无限制」。一念起,可通往任何境界。


另一方面,即「无保障」。你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地狱众生不断佛性,佛界诸圣不断恶性。一念之间,可由凡入圣,亦可能由圣堕凡。这一点是和印度诸教派不同的。

《观音玄义》: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由此「一念三千」即开出所谓「一念三观」以及「圆融三谛」。


「一念三观」与「圆融三谛」一个从主体方面说,一个从客体方面说。从主体方面说,其大义无非说「一心生万法」而已。

《摩诃止观辅行记传弘决·卷四》:「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所以,「心」即具一切佛法,当下之自觉即可通往至高境界。此是「一念三千」之核心。


孙虚白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想说几句,但是本人非佛教徒,若有差错请指正。

“一念三千”,我们先看看这个词的最直接的意思,心足具一念,三千性相,“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若是对佛法有些了解,要明白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还是相对简单的,当然若是去寻求顿悟和深层领悟,那就因人而异了。

下面大禹细细来说一下这“三千”和“一念”到底是如何来的。


这个词出处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的天台练,九祖相承,第一代称龙树,最后一祖为湛然,其实本宗派最深刻启蒙于二代祖师惠文。惠文由“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又启发于《妙法莲华经》阐发“诸法实相说”,这个词听起来不太理解,后面会有简单说明,咱们先看看这个词的发展由来。惠文之后又由四代祖师智顗最终发展形成“一念三千”理论,其实还有一个叫做“三谛圆通”,此处我们主要说,一念三千,在此之前我们先学习几个专业词。

实相: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佛学大词典》)

十法界: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十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三世间:五阴世间、众生世间、依报国土世间。

理解了这几个词,剩下的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了。天台教教义,一心有十法界;各法界互为包含,这是个10*10的问题,也就有了百法界;每一界又有十如是,也就是10*10*10,也就是百法界有1000如是;最后,我们别忘了还有三种世间,1000*3=3000……

当然以上果真是从数学上来看一念三千这个词,这纯粹是理论上而言,若真是到了佛家哲学上而言,这可不是三千或是万千的问题了,其中佛法无边,我等自然不是轻易参悟的。佛家自有佛家的讲法,这一念一心可不就是“所有”,可不即是色,即是空……


大禹Fish

佛教理论随着时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和打补丁,从最初的小乘佛教发展出大乘佛教,从也分化出了各门各派,每个法门都努力发展自己的理论,并极力宣称自己法门的重要性。并有可圆教的理论,所谓圆教就是佛教的最终奥义,其中华严宗就提出来一念三千的理论,并把佛教教义推向了不可说的高度。

佛教最终要达到的是涅槃,所谓涅槃之后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一点在佛陀的时代是悬置不论的,但后世却不断的发展出各种学说。

一念三千解释起开非常复杂,任何简单的说法都不能说明白,你就理解成佛教最终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可以了。所谓最终的方式,就是指的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境界,一念之间便包含了大千世界。

很多结论看起来匪夷所思,但都是根据严密的前提和逻辑推导出来的,越是这样的结论越不容易反驳。反倒是那些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观念,严格说起来都是错的。


昭烈名臣

“一念三千”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提出的。所谓“三千”,即是指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一念三千”的大意是人的一念心中具有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三千这个数字,是天台宗通过一系列算法算出来的。

首先,佛教认为这个世界具有十种不同的众生: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每一众生对应一法界。

每一法界又具有十如是,即每一法界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特性都是真如实相的体现。十法界就有百如是。

一切众生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所以佛的世界里有其他九种众生,地狱的世界里也具有其他九种众生。所以十法界是界界互具,十乘十就是百法界。每一法界都有十如是,百法界就有千如界,称为“百界千如”。

同时每一如是法界具有三种世间:一,众生世间,即一切众生;二,国土世间,即山河大地等;三,五蕴世间,即色受想行识,包括了一切精神活动。

千如是法界就有三千世间、三千如是性相。

所以,天台宗用三千来表示宇宙间的一切性相,也就是宇宙全体。宇宙间的所有物质、精神的各种属性,无不包括在三千之中。

因为三千性相都是中道实相,一念心也是中道实相,所以一念心就能具有整个世界。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的一种观心法门。天台宗让修行者在打坐中体悟一念心即具有整个世界的不可思议境界。



梦露居士

你好,我是迷途小小和尚。

我学佛有一年多了,说说我理解的一念三千,不一定对,供你参考。

一念三千,说的是我们当下的一个念头,具足了三千诸法,包含了世间一切现象。

我觉得这里的三千是无量的意思,只是个比喻。我们一念产生时,里面包含了无数的善恶,我们打坐修行时,会观察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不随它走,看着念头产生又看着它消失,这是我练习观心时会用的技巧。作为修行者,我们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一念观其实相,即空,即假,即中。


凡心的一念,圆满具足世间的一切善恶,染净一切诸法。佛陀曾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烦恼,妄想,执着遮蔽心性,而不能证得。所以我们遇到佛经,接受佛菩萨的教化,修行,就是要接受善的教化,修善治恶。

我自己理解是,我们本性里有善有恶,知道了这点,对恶有透彻的了解,不受本性里恶的影响而生恶,不被恶法所感染。我们了解了恶的存在,可以用恶法门救人教化众生。这就是所谓的,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不被恶法所染。

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回答完毕。


迷途小小和尚

“一念三千”出自佛教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指的是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一念三千是佛教天台宗重要理论之一。


“一念”:

心足具一念。

“三千”:

三千性相,即百界乘以十如是为一千,配以三世用,成三千性相。



“三世用”:

色之与心者、谓众生有情世间也。六尘境界者、谓器世间也。毕竟无念者、谓正觉世间也。此三世间各具千如、共成三千性相。而三千性相同是一心。

“百界”:

百界由十法界互具而成,十法界即十法界包括包括六凡法界、四圣法界。六凡法界:地狱道、畜生道、鬼道(三恶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三善道)。四圣法界:佛(果位)、菩萨(因地),辟支佛、阿罗汉。


“十如是”:

百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为)、如是缘、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来究竟。

以上是通过查阅资料,系统整理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内蒙古小寇

首先,这个念,在佛法里有两种解释。

一是念头,就是说那个思想、想法、观念等的起源。比如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我最初的动机可能是解惑,也可能是补充前面诸位的看法,也可能是为了传播佛法。

第二个是时间概念,呼气和吸气之间的间隔叫一念,也叫一息。安那般那(数息观)里的概念。具体的理解建议参考南怀瑾先生的书,容易入门。

三千不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三千,而是三千性相。就是说,本体表现出来的三千种法相。这里要注意,一念不在三千后,也不在三千之前,而是一念就是三千。

为什么是三千,佛教认为我们的宇宙和生命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叫器世间,又叫五蕴世间,第二叫有情世间,第三叫正觉世间。

三个世间里,每个世间又含十法界,就是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牲、地狱十种法界。

而每一个法界里还含有十法界。比如我们常说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是人道中的大菩萨。就是说她修行到了人道中的菩萨道。

那么,一个世间有十个法界,一个法界里还有十个法界,算起来就是三千法界。

理论我觉得应该解释清楚了,一年三千就是告诉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要随时关照自己的念头,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果升起贪念,就会堕入地狱道。

修行的路上要关照好自己的念头,从人世间的做人做事开始,达到去恶存善,一心向善,最终无善无恶的清净境界。

是否如法,望请指教。

'


刘忙观点

宇宙间的形形色色的世界分为各种各样各类的物质生命世界。我们人类肉眼能看见的物质世界为有光世界,看不见的物质世界叫无光世界。人类分两个世界,男人女人两个世界,花草树木也分分界,春花夏花秋花冬花为四季花的四种花界,水能变化千种世界。人有六道轮回分六个世界,星球和万物分的世界更多了,万种物质分万种世界。所以佛教所为的一念三千,就是人的心念在一念之间想出三千个世界即一念三千。


开心果165931305

庄主见地是,此三千为,众生,万物,欲念。善恶一念间,喜,怒,哀,乐,酒,色,财,气,等世间万象,无论是谁,皆在局中,不可信,不可言,各有所需,休说空门六根净,也为的是得道成仙,普渡众生为借口,为其修炼达目的,极尽粉饰,骗世人数千年,倒是本庄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满山桃树枝不同,就为活着,熬那春夏秋冬严寒,开花结果,众口难调,抱怨有酸有甜。却少明白,果从何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