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登基,三推皇位,谁的皇帝做的比他憋屈

两次登基,三推皇位,谁的皇帝做的比他憋屈

在古代,皇帝是个风光的职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多少千古一帝挥一挥衣袖,对着天下人说一声:看,这是朕打下的江山。

然而,皇帝也是个高危的职业。

皇帝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的威胁可能来自于四面八方,连亲情都不能相信。

说起李旦,他可能是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了。

因为他的亲人,都太出名了,让他在一堆出名的皇帝里面略显尴尬。

他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他的爷爷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儿子,则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

《新唐书》评价李旦:因其子之功,而在位不久,固无可称者。

可谓一语中的。

他的儿子李隆基更是评价他“性恬淡”。

而他的这种“恬淡”并非是与世无争,而是因为他碰上的,都不是一般人。

强势的母亲和心机的儿子。

在古代,当皇帝有性别要求,只限男性。

武则天看着简历上的这项性别歧视,呵呵一笑。

对不起,她想做的事,儿子也要让路。看一下他几位儿子的下场。

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

大儿子李弘,猝死。

二儿子李贤,因谋反贬为平民,后被赐死。

三儿子李显,做过两次皇帝,逃过了母亲,却没逃过老婆,被老婆毒死。

小儿子李旦,在如此诡谲的政治风云中,却可以全身而退。

不得不说,的确有睿智的一面,无愧于唐睿宗的称号。

两次登基,三推皇位,谁的皇帝做的比他憋屈

一.第一次登基

高宗李治死后,其子李显继位。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做皇帝,并临朝管理政务。

李旦虽然上台,但是朝政被母亲武则天把持,作为傀儡皇帝,他与妻儿被软禁在宫中,其中就包括李隆基。

童年的李隆基因为被软禁,日子十分不好过。李隆基在做皇帝后,要废掉他的皇后王氏,王氏曾经说过:难道你忘了我们一起度过的艰难的日子了吗?我的父亲为了给你过生日做寿面,而当掉了自己的衣衫!由此可以看出,被软禁的日子对于李旦与李隆基来说,是十分清苦的。

不仅是物质上的缺乏,精神上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二.一推皇位

为了考验李旦的忠诚度,武则天曾经忽然表态,要将权力归于李旦。

此时,犹如惊弓之鸟的李旦听到此话之后,立刻表示自己德不配位,还是母亲做的比较好,不肯接受皇位。

在扫清了一切障碍之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李旦被降为李姓皇嗣,仍然在武则天的严密监控与怀疑之下艰难度日。

三.二推皇位

两次登基,三推皇位,谁的皇帝做的比他憋屈

八年后,武则天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就是接班人的问题。

她将三儿子李显召回身边。

李旦又一次发挥了他明哲保身的睿智作为,主动辞去了“皇嗣”的头衔。

不但将自己撇出了这个权力争夺的危险局面,还卖了个哥哥一个人情。

此后,哥哥李显被封为太子。而李旦,则被封为相王。

四.二次登基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归政于李唐皇室,李显被立为皇帝,是为唐中宗。

韦后欲效仿武则天女帝,毒杀中宗,中宗驾崩。太子李重茂继位。

李旦之子李隆基暗中招兵买马,与太平公主一起,杀死韦皇后,将李重茂赶下台。

因为李隆基在政变中功劳最大,其父亲李旦成为皇帝,第二次登基成为皇帝。

五.三推皇位

史料记载,李旦成为皇帝之后,每次商讨政务,总是先问两句,这事儿和李隆基商量过了吗,和太平公主商量过了吗?

然而此时,太平公主却与李隆基争权争的如火如荼。

二人矛盾愈演愈烈,睿宗对此不安。

儿子李隆基再次夺权政变。

怕江山再次动荡的李旦此时无奈之下,将皇位将给儿子李隆基,退位为太上皇。

虽然两次登基为皇帝,三次推让皇位,对于李旦来说,都是无奈之举,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主动退让减少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的不良后果,有利于国家政权的恢复与发展,也不失为一种政治智慧。

两次登基,三推皇位,谁的皇帝做的比他憋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