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人間有味是清歡」?

小亦樂樂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几十載,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一份清歡,實在是一種福分。有關“人間有味是清歡”,萃辰天心書院印竹、印安老師《如是我說》中有過這樣的探討:

印安說:
蘇東坡貶官黃州時,一日遊到南山,友人以蓼茸蒿筍等野味款待,東坡不勝其樂,寫出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名句,這難得的清歡與清福,恐怕只有清心之人方能享受。

印竹說: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個詞叫:油膩中年。這人只要一貼上“油膩”的標籤,必無法體會到“清歡”了。因為膩是粘著與過度,而清是淡雅與簡單……

說到“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多年前看到的林清玄的這篇同名文。今天,節選其中精彩的句子與大家分享。林清玄說:

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它不需要遠離我們熟悉的生活,不需要逃離固有的環境,它並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追求和熱愛。

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勝過于山珍海味,體會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在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這就是“清歡”。

人生最美好的擁有,莫過於清歡。

以清歡之心與世界相處,與他人相處,與自己相處。無言中氣質盡顯,清靜中歡喜自生。

五柳先生陶淵明,在彭澤當縣令時,因為不肯獻媚於朝廷派下來的官員,長嘆一聲: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便掛冠而去,離開只當了83天縣令的職位,回家種田去了。

在蒔花弄草澆水灌溉之餘,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讀著他的詩句,眼前總會浮現出種種畫面: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几十載,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一份清歡,實在是一種福分。

可是,這樣的人太少了,畢竟這需要超常的膽識和智慧,一般人做不到。

特別遺憾的是,更多的人走著走著,連自己都不知不覺變成了油膩中年。人一變得油膩了,有時連自己都不太喜歡。所以,還是留一份清歡給生命吧!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如是我說》是萃辰天心書院兩位極具智慧的老師的對談,從中能讓我們學習更多人生智慧,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

您可以到喜馬拉雅關注“印竹”老師,收聽音頻,也可以關注萃辰天心書院官方訂閱號“萃辰天心國學傳播”(cctxgxcb),收聽完整圖文、音頻哦~


萃辰天心書院

“人間有味是清歡”出自宋代蘇軾寫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整首詞意原本是表達春天百花齊放的美景與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詞人借景抒情,以繪聲繪色的字眼點綴春天的氣息與美好,全詞看似歌頌春天、讚美自然,然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又讓整首詞有了別具一格的味道。

在我看來,“人間有味是清歡”是一種在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後,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當作者面對大自然的野味,也有故友陪著自己欣賞著美景品著好茶,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返璞歸真的素淡,莫過於此時此刻的時光。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這句話既表達蘇軾在經歷種種遭遇之後“看透”“想通”的心態,也是告訴了現在的我們不用絞盡腦汁去追求聲色犬馬的繁華,追求物質上的豐富,因為精神飽滿豐富才最重要,精神力量支撐你的生活,知足常樂才是活得通透自在的人生哲學。


沈善書

人間有味是清歡,結合當時蘇軾被貶黃州的情境,指的是人生在世最有味的是清心寡慾的淡雅,隱居山水之間的閒適,與官場名利、熱鬧紛擾撇清了關係。

就好像人間是一場描金繡鳳的浮世繪,歡樂場,熙熙融融,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只有心豁達了,超脫了,才能體會人間至味何嘗不是寡淡呢?

離開世間紛紛擾擾,縱情山水之間,結三五友人,喝酒,賞月,唱歌。在院前種菊花和青菜,夕陽西下時,望著南山,吃素菜,沒有山珍海味卻才知素食是人間真正美味。迴歸自然又豈能是山珍海味能比?

與自然在一起久了,做人也天真率潔,不尚雕琢,超脫自然。這樣的日子以霓為衣,以風為馬。彷彿神仙中人,逍遙自在,早已忘卻眼角深沉的淚水和曾經痛苦的心,此刻,心是自由的。




養心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句詩,是出自蘇軾的一首《浣溪紗》,「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人生快樂的真諦。

浣溪沙

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詞的序言中寫道,元豐七年也就是108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這一天,蘇軾與泗州劉倩叔遊南山。這首詞就是寫這次遊山的細節。

詞的上片寫景。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細雨斜風,天氣微寒,雨後天晴,煙雲淡淡,楊柳蕭疏,在水灘邊沐浴著美好的晴暉。寒冬裡,難得一個放晴的好天氣,無怪乎此時蘇軾要與好友遊山。

入淮清洛漸漫漫,在山上,可以看到眼前的清澈的洛水,漸漸流向遠方。

詞的下片寫野炊。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在山上,蘇軾與好友搞起了野炊,喝的是乳色雪白的好茶,吃的是新鮮可口的野菜。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這次遊山賞景中,在這次清淡野炊中,蘇軾品味到人生不一種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才是人生真正的味道。

人的一生,歸根到底,追求的無非就是快樂。

然而,有時我們會捨本逐末,忘記了快樂的目的,費盡心力去追求那些自以為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東西,結果迷失在求不得的痛苦之中。

而有時,我們又會迷失在現代社會的過度刺激之中,喪失悼了感受快樂的能力。

你看,蘇軾在一次普通的遊山野炊中,感受到了山川風物的美好,品味到了簡茶野菜的可口,體會到了人生清淡的歡愉。

所以,人生的快樂不是來自於燈紅酒綠,不是來自於山珍海味,不是來自於倚紅偎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過度的刺激,只會令人麻木,從而讓人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

真正的快樂,是來自生活的細節,來自那些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人生時刻,真正長久的快樂,是人生清淡的歡愉。

所以——

要想獲得人生的快樂,就要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每一個局部;

要想獲得人生的快樂,就要用心去體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要想獲得人生的快樂,就要用心去體驗人生的每一個時刻。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怎樣理解“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是從杜牧的詩中化用而出,意思也基本一樣,淡泊名利,追求人生本質享受無爭之歡愉。不過東坡詞更淡,表面少了杜牧的沉鬱,其實更含蓄幾乎不露痕跡。

蘇軾博覽群書,對唐人作品瞭然於胸,信手拈來稍加修改,便可放入自己的作品裡。他有一首《定風波》就是櫽括的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對比一下兩首詩詞,可以看出杜牧的影子。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 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 閒愛孤雲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樂遊原上望昭陵.

浣溪沙 蘇軾 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杜牧的沉鬱

杜牧說天下清平,像我這“無能”之人,日子頗有興味;愛孤雲之逍遙,喜老僧之閒靜。遠去之時,遙望太宗的昭陵。戛然而止,沉鬱而含蓄,拳拳之心,藏於“樂遊原上望昭陵”之中。

其時牛李黨爭,藩鎮割據,杜牧“清時”二字是反意。無能其實是自嘲和無奈。

東坡的含蓄

東坡詞通篇寫景,結尾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不敢再有杜牧“望昭陵”那麼明顯的暗示。原因是東坡因反對新法,在元豐二年遭遇烏臺詩案後,詞裡不敢再有明顯的表露。

而當時讀書人都知道這句是化用杜牧的詩,杜牧與東坡在所謂“清時”都選擇離開政治中心,所以東坡無需直言,此處化典無痕,避開“清時”這個帶有嘲諷的詞,不至於招惹是非。

東坡這首詞寫於元豐七年,第二年神宗駕崩,由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全面廢除新法。反對新法的蘇軾不久即被啟用,登上其宦途高峰。不過他又與舊黨不和,最終又外放了,這是後話不提。


人生有味是清歡,背後和杜牧一樣,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古代哪有讀書人不想報效朝廷、建功立業呢?

宋神宗趙頊死於1085年4月1日,真巧,今天是他的祭日,而東坡這首詞寫於933年以前。

@老街味道

2018-4-1


老街味道

我感覺人只有在有閒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當然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大都非常繁忙,因此很難體會悠閒的好處。

清歡是人的一種情懷,是一種態度。古人已經給我們很好的借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許清閒消永夜,唯圖淡雅度今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種種意境都透出一個淡字,一個閒字。所以清歡是自我可以掌控的一種逍遙。


你會有時間欣賞百花的嬌豔,古寺的靜謐,山風的險峻,觀白雲飄過,聽山風鳴於耳畔。泉水的清浪,此時能夠感受大自然的恩賜是那樣富足。人生是那樣美好。踏光陰而行,與天地萬物為伴。

清歡,是一種出脫的淡然。與朋友一同聽一段走心的音樂,品一壺茶,茶可濃可淡,不計較色香味之濃烈,只求泥壺的溫暖,小杯的質樸。綠茵下,享浮雲流過,看落日紅霞。

清歡,是一壺溫暖的淡酒,無需濃烈,只要清香四溢就好。與朋友或紅顏知己,一同輕飲淡品。談古說今。看白月東昇,看群星由明亮轉為暗淡。夜風輕拂樹葉的爽利沙沙聲響,與蟲鳴一同悠然的暗香飄過。這一切都只有在靜後,才能體會,只有閒時,才能享受與把玩。清歡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靜,一種淡,那是人生另一種滋味 ,無靜的人不懂,不甘清淡的人無法看見。


樓蘭落日1

此句出自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曉作寒》,意思是“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這一哲理性的詩句,可以說是全詩的精髓,給人無盡的思索和探討。


遠離喧囂熱鬧的城市,遠離爾虞我詐的官場爭鬥,忘卻令人煩惱的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接近自然,感受農家樸素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淡的歡愉。




而清歡之所以直擊人的內心,對此林清玄說:是因為它對物質的無求,卻在奮力追求心靈的品味。這是一種高層次的境界,既不是李白詩的自我放逐或者盡情歡樂,也有別於杜甫的悲痛心事或者無奈感嘆,是一種在現代社會很難尋覓的心理感受。


小北情感屋

簡單的就是最有韻味的,無論是心情,還是生活態度,最樸素自然的才能存留長久。

清新自然,清淡的歡愉,才最至清至純,才會歷久彌新。

比如生活中的珍羞美味,初吃自是佳餚,但都不會長久回味,反而是那些印在心靈深處的令人回味的粗茶淡飯,如幼年時母親親手和麵包的餃子,即便是素餡餃子,在熱氣騰騰中,一家人圍坐一處,邊說邊吃的回憶中,自是讓人回味無窮。

雖是簡單致極,但卻有味無窮。


遇見雲妮

林清玄在《人間有味是清歡》一書中,把“清歡”說成“清淡的歡愉”很是贊同,人世間最為真切的不是大喜大悲,而是那些看似寡味,實則真切的“清淡的歡愉”


在我自己的頭條文章中,我說過蘇軾是個吃貨,文人中不乏吃貨,會吃的很多。可就蘇軾能寫出“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代表著一種境界。因為自信,因為悟徹,因為豁達,所以才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素齋食誰都可以吃,可歡不歡喜就冷暖自知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是讓我們感受一下身邊那些不動聲色的美,讓我們享受生活的常態,因為生活不是不美,但是它很多時候,都美得不動聲色。

蘇軾信佛,佛說,素心如簡,待蓮花開盡後,便是清歡。


長安街的默笙

從飲食角度,山珍海味長久食用必令人生膩,而淡飯清茶反而長久伴隨著我們的飲食,不經過分加工的天然珍味食材,更能體現人世間最有的歡樂滋味。從人生的角度,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轟轟烈烈、策馬揚鞭的追求只是人生長河裡的浪花,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的樂趣,最值得品味的歲月,是清新淡雅的人和物,是兒女成長的點滴,是親朋歡聚的交融,人間有味是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