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將系列:此人自比萬里長城,兵法流傳千年,終被猜忌冤殺

“三十六計”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無論是在戰場、商場,亦或是為人處事上,“三十六計”都能夠被靈活地運用,其中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更是家喻戶曉。然而可能很多朋友並不清楚三十六計是怎麼來的,實際上總結出來三十六計的人就是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南朝宋名將:檀道濟。檀道濟的厲害不僅在於總結除了流傳如此久遠廣泛的的兵法,還在於能夠靈活運用,在戰場上成就一段段佳話。

南北朝名將系列:此人自比萬里長城,兵法流傳千年,終被猜忌冤殺

三十六計

檀道濟出生在京口(江蘇鎮江),但是他的祖籍是山東的金鄉,祖輩們從北方遷到南方已經幾代了。長大後的檀道濟參加了北府兵(就是淝水之戰謝玄創建的一支軍隊),投到了劉裕(南朝宋開國皇帝)的帳下,從小兵幹起,在劉裕掌控東晉實際權力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劉裕北伐時,檀道濟作為先鋒,一路攻城拔寨,降項城,攻許昌,下潼關,克長安,所到之處望風而降。

南北朝名將系列:此人自比萬里長城,兵法流傳千年,終被猜忌冤殺

檀道濟

由於劉裕本身不僅是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其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統帥,加之北伐時候的身邊還有王鎮惡、沈田子等武將,檀道濟的表現只能說明自己是一個不錯的武將,然而歷史註定要把他推向巔峰。滅了後秦之後,劉裕不想做“曹操”,想趕著回去稱帝,留下十二歲的次子劉義真和一群互有嫌隙的將領鎮守關中。劉裕離開後,赫連勃勃(胡夏開國皇帝)就率軍殺向長安,這時長安卻爆發內亂,王鎮惡、沈田子、王修等將領被自己人殺死,晉軍逃離長安,卻在青泥灣被攔截,幾乎全軍覆沒。早年跟隨劉裕的名將幾乎都損失殆盡了,而這也為檀道濟提供了一個很大的舞臺。

南北朝名將系列:此人自比萬里長城,兵法流傳千年,終被猜忌冤殺

劉裕

平定謝晦

劉裕死前任命檀道濟為四位顧命大臣之一,由於即位的劉義符毫無皇帝作風,徐羨之、傅亮、謝晦等顧命大臣密謀廢掉劉義符,改立劉義隆,劉義隆即位一年後,開始對這些顧命大臣動手,徐羨之和傅亮先後被殺,只剩下謝晦還在荊州。謝晦這個人頗有計謀,在劉裕北伐入關時,計策十有八九都是謝晦出的,在聽到徐羨之和傅亮被殺後,謝晦便起兵造反,大敗到彥之。等檀道濟的援兵到來時,謝晦看到檀道濟的旗幟後又驚又怕,政府軍的軍隊集結完畢,便向謝晦軍猛攻,謝晦軍立刻就崩潰了,謝晦連夜逃跑,但最終仍被捉斬首。檀道濟也因功被封為徵南大將軍、江州刺史。

唱籌量沙

公元430年,宋文帝劉義隆開始了元嘉北伐,劉義隆並不信任檀道濟等前朝舊將,派出的是自己的舊部到彥之,到彥之先勝後敗,劉義隆只得請出檀道濟救場。檀道濟軍在壽張與北魏叔孫建相遇,大勝對手,在高梁亭時,又斬了北魏的濟州刺史。檀道濟的援軍在半個多月裡和北魏軍戰鬥了三十多場,大多取勝,進入到離滑臺不遠的歷城。叔孫建為了阻止檀道濟前進,就偷襲燒了宋軍的糧草,而這時候滑臺也已經陷落,宋軍也失去了支援的目標,檀道濟只得從歷城撤出。宋軍叛逃的士兵將缺糧的情況報告給了叔孫建,北魏軍迅速地向檀道濟軍隊追了過來,當天晚上檀道濟卻不慌不忙,和士兵一起查點糧食,士兵們一邊用竹籌計數,一邊用斗量米,宋營的魏軍細作看到宋軍的糧食堆積如山,馬上向叔孫建報告,卻沒想到晚上量的不是米,而是沙子,堆積的大米,只是沙子上蓋上了少量的大米而已。這就是著名的“唱籌量沙”之計,第二天天剛亮,檀道濟換上白衣,坐在馬車上,緩緩地向南方撤去,魏軍因為知道檀道濟的厲害,看到宋軍這麼淡定,以為又有埋伏,不敢追擊,檀道濟終於能夠全軍撤退。

功高歷來容易被猜忌,宋文帝身體不好,他的弟弟彭城王劉義康執政,劉義康認為等宋文帝死後沒有人可以駕馭檀道濟這位現今宋朝威望最高的將領,就向宋文帝散佈檀道濟的壞話,宋文帝就下詔將檀道濟召入建康。檀道濟的妻子預感到功高蓋主,朝廷現在沒有事情而想召,恐怕要大禍臨頭。然而正直的檀道濟認為自己領兵抵禦外寇,鎮守邊疆,自己不負國家,國家又怎麼會負自己,便毅然前往建康。一個多月後,劉義康假傳詔書,以圖謀謀反的罪名逮捕檀道濟,檀道濟聽到詔書後,一把摘下自己的頭巾,摔在地上,雙眼怒瞪道:“你們這是在毀壞自己的萬里長城!”。檀道濟和他的兒子及部將都被冤殺,消息傳到了北魏,北魏的將領紛紛慶賀,認為南方剩下的都是鼠輩,已經不足為懼了。

南北朝名將系列:此人自比萬里長城,兵法流傳千年,終被猜忌冤殺

劉義隆

檀道濟死後,南北的軍事形勢發生了變化,南方轉為守勢,而北方則開始進攻,當魏軍到達長江北岸的瓜步渡口時,宋文帝登上石頭城,遠望對岸無邊無際的魏軍,感嘆道:“若是檀道濟還在世,怎麼會讓胡虜的軍馬跑到這個地方!”。一個將領對於形勢的作用如此之大,也不枉被稱為名將了。

小貼士:不僅僅只有“唱籌量沙”這個成語和檀道濟有關喲,“自毀長城”和“目光如炬”這兩個成語同樣來自檀道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