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府西的鄣鄧村村名兒並非是空穴來風!

文/老薑

看了鄣鄧護國寺的記事碑文,我心裡萌發出一種說不出的震撼!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鄣鄧村村名,竟然承載著這麼悠久的歷史和如此厚重的文化!

我當然明白我那爬格子朋友發笑的寓意,我也懂得歷史傳說需要用史料來支撐的道理。為了弄個明白,我已經別無選擇。雖是極不情願、但又必須以極度飽滿的熱情,踏踏實實的、認認真真的態度來投入到這個對我來說極其陌生的領域。

彰德府西的鄣鄧村村名兒並非是空穴來風!

經朋友指點,我花了100元申辦了一張圖書館的《借書卡》,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求知大軍。說是檢索資料,其實非常繁瑣而又極其單調。圖書館的藏書可以真正的稱得上是汗牛充棟,在如此浩瀚的書海要找出你所需要的資料,那無異於是大海撈針。所以,你必須先列出你要查找的資料,再列出你認為可能對你有幫助的數目,然後才能通過二樓的電腦書目檢索系統進行檢索。說起來似乎非常簡單,然而事實絕非如此。因為你要檢索的書目未必準確,而有參考價值的書目你卻未必就知曉,你別說,還真有點TM “有眼不識金鑲玉、碰破鼻頭卻不知”的味道!

四處碰壁的窘境是必須要經歷的,也只有經歷了四處碰壁的囧境之後方能悟出點其中的門道。從此,我成了三樓“地方史料室”和四樓的古籍館的常客。只要一旦進入,便會像一個飢餓至極的嬰兒,大口大口的、貪婪的吮吸這些從未見過甚至是聞所未聞的養分。多少個風風雨雨、多少個早去晚歸,方獲得些許的秋實,染上點滴的書香……

回想鄣鄧護國寺的記事碑文,鄣鄧村的村名確實有點厚重。“可追溯到公元前約一千年。周昭王時西周鄣國太子鄧西行修仙,途徑魯、豫、晉大道至金線河。見鳳凰臺鳳凰在舞,河東臥龍崗巨龍奔騰,南龍宮閃光,龍泉湧水,成大金線河。太子鄧認定找到了仙境,便在河東岸建莊修廟,建有城牆式四條大街,十座大門,王族莊院,命名彰鄧村,莊西文王廟,莊東泰山廟,東北白玉奶奶廟……”

這裡有四個關鍵詞,分別是西周周昭王+鄣國+太子鄧+落腳鄣鄧,而且是環環相扣,任何殘缺都會推翻原有的說辭。

不錯,中國奴隸社會確實有個西周朝代,即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國姓為姬,定都鎬京、豐京(今陝西西安一帶),開國者周武王。不可否認,西周王朝也確實有個周昭王,姬姓,名瑕,是西周朝代的第四代國王,乃周康王之子,《史記》稱他為昭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昭王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995年至公元前977年。那麼,西周的諸侯國裡到底有沒有一個鄣國呢?

值得指出的是,西周朝代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諸侯國遍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河北人民出版社)歷史第45頁記載:“西周初年的國家有800多個,到了春秋初年,還剩下170多個,到戰國之初只剩下幾十個了。”資料顯示,周天子有72諸侯國,當然也有71個諸侯國的說法。那麼,西周的諸侯國裡到底有沒有一個鄣國呢?有!還真有!排名第四十五位。

鄣國故址在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接山鄉障城村一帶,距離現在鄣鄧村大約二百三十公里,基本上是東西正照。鄣國起始於前11世紀,滅於公元前664年。西周初,姜尚(姜子牙)受封於齊,是為齊太公,鄣國被齊太公收為附庸國,後齊太公將鄣國及臨近的齊國分封給庶子。公元前664年鄣國被齊國所滅,末代國君鄣胡公被殺。

據《鄣國:兩度亡於齊國之手》介紹:公元前三百多年,鄣國被齊國的開國君主姜太公所征服;三百多年後,鄣國又被齊國的中興之主齊桓公所滅亡。

鄣人出自任姓,歷史悠久,是人文初祖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此後任姓直系又分出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終氏、泉氏、畢氏、鄧氏、祝氏這十個大支。

為了躲避亡國後被誅殺的厄運,任性各支紛紛以各種理由出逃。其中鄧氏一支就是以修仙為名向西遷徙來到當時的鄣鄧之地的,至於他是不是太子的身份我們就無從考證了。

話說鄣國的鄧氏一支來到一處寶地:西有大山背靠,南北有兩嶺維護,向西開口猶如一個巨大的簸箕,這是標準的不可多得的平原中的盆地啊,加上西邊金線河水由南向北又向東蜿蜒流過,就像一條玉帶環繞其間,猶如一道生生不息的龍脈!鄧氏認定自己已經逃出虎口並找到了一塊仙境福地,於是便在河東岸建莊修廟,並取名為彰鄧,意即鄣國的鄧氏居住的地方。這就是彰鄧村的來歷。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纂的《安陽鄣鄧》(大象出版社)的文獻記載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這個傳說的正當性:“安陽縣環繞安陽市區,南與湯陰、鶴壁毗鄰,北與河北磁縣、臨漳、涉縣隔河相望。西與林州接壤,東和內黃相連……”

2004年修建安林高速公路時,在現在的鄣鄧村南邊發現一處古代城堡遺址,據負責考察的河南省文物考古隊在《安陽鄣鄧》一書中寫道:“鄣鄧位於安陽縣曲溝鎮西南約1千米處,南部約600米為洪巖村,西南約900米為東彰武村,西北700米左右為一新建鍊鐵廠。鄣鄧遺址位於鄣鄧村南部80米處。遺址處太行山東部低山丘陵間一個小盆地內,向西10千米進入太行山東部的淺山區,向南部西南約1500米進入丘陵地區,西南部有廟嶺,北部約10千米為北嶺,東部為豫北大平原,遺址位於向東開口的簸箕型盆地的南部。金線河從遺址西部400餘米處自南向北流過……”

據此,關於當年是否確實有一支族群落腳到這塊“簸箕型盆地”的爭議從此告一段落。一句話,彰鄧村的村名絕不是什麼空穴來風!(待續)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於安陽

彰德府西的鄣鄧村村名兒並非是空穴來風!

中國佛教協會武術教授釋延東(左)一行在鄣鄧村村委會與彰鄧村村委主任李文明(右二)、洽談鄣鄧護國寺重修再建事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