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爲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而不怎麼推崇衛霍呢?

火車頭27717902

不談誰更厲害,就談一談歷史書寫對於人們觀念的影響。

想要了解衛青與霍去病兩位歷史人物,司馬遷和《史記》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司馬遷充分肯定衛青和霍去病的功績,對於兩人的戰功寫的十分細緻,但是,司馬遷秉筆直書,也是揭露了兩個人的缺點。

《史記》在《佞幸列傳》談到了兩人“自是之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而兩人的傳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也有一段話“太史公曰: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原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驃騎亦放此意,其為將如此。主”從這些文獻記載裡,我們能看出衛青和霍去病憑藉外戚身份和漢武帝寵幸出將入相,這一點不為當人所齒。

而司馬遷還有其他記載“(霍去病)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事多此類。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霍去病的不體恤士兵,衛青的媚上都秉筆直書於《史記》。

班固的《漢書》也是繼承了不少司馬遷的觀點,可見漢代人眼中衛青與霍去病功過都很明顯。所以,後世閱讀了解衛青與霍去病,他們必須閱讀《史記》,那麼衛青與霍去病譭譽參半也是情理之中了。宋人黃震雲:“使武帝志在見民,專任李廣足矣。看《衛霍傳》須合此傳看,衛霍聲振華裔,今看其傳,不值一錢。”蘇軾也在《東坡林志》裡記載“武帝踞廁見衛青”寫到——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惟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蘇軾所詬病的也是衛青的媚上。

你要是說司馬遷一點點也沒有拿衛青、霍去病對比的意思,我是不信的,因為他兩的傳記和李廣傳記中間就隔著一個傳,還是跟他三人有關的《匈奴列傳》。

最有趣的是,唐宋的武廟裡有他三的身影。李廣缺少戰功依然和衛青、霍去病被官方欽定為被祭祀的名將,這是不得不發人深思的一件事。





半卷

讀唐朝人的詩歌,你會發現李廣在詩人筆下,基本上只有兩種形象。

第一種是讚美:“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讚美李將軍的勇武;“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隊山”——讚美李將軍守衛邊關,功勞赫赫;“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讚美李將軍愛惜士卒。

另外一種情緒是同情:“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陳子昂)——講李將軍白首未封侯,可憐;“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貴。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李白)——李將軍白首未封侯,還死在邊關,可憐;“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不封緣數奇”(王維)——李將軍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圍繞“李廣難封”這件事情來說。所謂“難封”,指的是李廣將軍一輩子,從來沒有封過侯。李廣有才華,可惜不遇賞識。這種反差很容易讓失意人形成強烈共鳴。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種自況:我的本事很大,才華縱橫,可惜沒有得到施展。這個世界有負於我!於是,他們到處尋找類似悲劇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澆心中塊壘。屈原是其中一個,只不過屈原的君王楚懷王實在是個昏君,實在難以借來自況。唐朝人在漢朝的歷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兩位,一位是文人賈誼,另一位是武將李廣。他們生活在明君治世,卻不受重視,唐朝詩人拿來抒情,恰到好處。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唐朝詩人厭惡衛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這兩人都是皇親貴戚,仗勢搶功,衛青逼死李廣,霍去病射死李廣的兒子李敢。這樣的怪罪其實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衛霍二人出身都很卑賤,他們不過是抓住歷史給予的機遇,大放異彩,才到到皇帝垂青。李廣是邊廷名將,他的機會原本更多,只是時運不佳而已。李廣之死事件中,衛青其實是沒什麼責任的。李廣的軍隊因為迷路,在沙漠時白白逛一圈。衛青身為主帥要追究李廣的責任,是職責所在,也在人之情理。李廣自覺羞辱,乾脆自殺。其實,他自殺的主要原因在於,再也看不到建功封侯的機會。一則李廣年紀已經大了,不再有上戰場的機會;此外,當時漢匈之間大規模的戰役,基本結束了。

霍去病射死李敢,草菅人命,這確實是他的過惡。李敢自身也有問題,他埋怨衛青對父親之死負有責任,多次輕慢衛青。這種事情在古代官場是很難容忍的。這件事情,衛青基本上沒有責任。衛大將軍性格溫和,待人寬厚,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唐朝詩人抬高李廣貶低衛青說來說去只能拿出身說事,其實是很不公道的。

唐朝詩人同情李廣,只是舔舐“不才明主棄”的傷口,哀嘆自身不遇,希望引起君王的重視,賞個一官半職,以便蔭妻封子。至於現實生活中屢屢碰壁的真實原因,恐怕他們自己也不願真實面對吧。


菁城子

這個問題反映的是歷史與文學的不同特質。衛青、霍去病與李的歷史評價,在於他們在歷史上建立的功業。後世文人對他們的的提及,更多是對他們身世的感懷。而文人們感懷身世的時候,大多抒發的是懷才不遇,命運不公的情感。一個人如果官場得意,平步青雲,富貴壽考,自然就不會發牢騷。相比於衛霍,飛將軍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漢朝時期有許多知名度比李廣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廣卻沒有。他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數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為此,他成了命運不好的代名詞。後世的文人們,如果有懷才不遇之感的時候,會很自然的想起李廣,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們的感慨大多不是為李廣鳴不平,而是借李廣的杯酒,澆自己胸中的塊磊。

唐朝懷念李廣的詩很多。比如王維的“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老將行》)”;杜甫的“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候(《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嚴武的“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等等很多。後代詩人對李將軍的懷念與追思也很多,可以說是無代無之。比如宋代的方回“萬戶獨難候李廣,兩生寧肯聖孫能”;及之到了近代,也有念及,比如甯調元的《燕京雜詩》:“災異江都曾作賦,功名李廣不宜候”。

這些提及李廣的詩詞基本不脫兩方面內容,一是讚賞他的飛將軍超群的軍事能力。二是慨嘆他的命運不濟,難以封候。這時詩詞作品,把每一首全部讀完,很容易發現這個問題。李廣不過是文人們了發洩內心情感和影射現實的道具。歌頌李將軍能力的,大多有現實無能人的譏諷。比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實憑心而論,唐朝時期,特別是盛唐之前,對外戰爭中,並不是孱弱的。也是可圈可點的。只不過在文人們的心裡,大概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於是,發發牢騷,是免不了的。除此之外,就是感慨命運不公的。比如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李廣成為一個懷才不遇的文化符號,所以,他被人提及的頻率高於衛青霍去病,也是正常的。看了一些朋友對此問題的回答,把李廣難封與他和衛青霍去病的矛盾聯繫起來,我覺得並沒有什麼能說服人的地方。李廣與衛青、霍去病的性格是不太一樣。但他的不封,恐怕與衛霍沒有太大關係。

李廣的出身,與衛青很不相同。衛青是奴隸出身,而李廣是將軍世家。在衛青還沒有發跡之前的很多年,文景時代,李廣就已經是名將了。做為將軍世家,他的軍事素養是很高的。個人軍事素質也很強,一個簡單的例子,他居然能在被匈奴俘虜之後,憑個人能力逃回來。這決不是一般人所能辦到的。但這同時也證明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命不好”,做為名將,居然被俘過,確實夠倒黴的。所以,在漢武帝的時代,連皇帝都相信他“命不好”。有了重要的任務不敢交給他。在當時的情況下,你不能埋怨漢武帝迷信。命不好的印象,是李將軍自己造成的。現代心理學有個觀點,當你周圍的人和你自己都覺得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時,你就會變成這樣的人。李廣也是這樣,別人都認為他命不好的時候,他的命就真的不好了。同樣的分路出擊,別人沒有迷路,他卻迷了。我覺得,漢武帝時期封候的標準其實挺公平的。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名將,一律按成績說話,打仗的時候,你砍下多少敵人的腦袋,就可以封候。達不到標準,一切都沒用。這與今天的高考一樣,平時再好也沒有用,考場一次定終身,分數不夠,誰也沒辦法。所以,就是後世為李廣鳴不平的,也只能說,他是命運不濟。

我個人覺得,命運的背後,應該還是有個人的原因的。李廣做為軍人世家子弟,個人軍事素質很強。而且也知道愛護士卒。如果是身先士卒的帶領戰士們打衝鋒,他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戰略規劃,或是在大的戰役中,相互配合,協調指揮,統籌全局的能力,恐怕比衛青差不少。這是我做為一個一般讀者在讀過《李將軍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後的感覺。可能未必對。畢竟我們沒有古代戰爭方面的專業知識做支撐。只能談點個人感覺。


七月流火140400643

我們看國共戰爭片,一定會發現國民黨軍隊有個大問題。凡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式裝備,各種補給都很充足。至於那些雜牌軍,不光待遇差、裝備差,往往還要充當炮灰。

其實,漢武帝治下,情況有些類似。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近臣嫡系,漢帝國最精銳的士兵、戰馬任憑他們調度。李廣是邊境行伍出身的猛將,沒有外戚的身份,相當於漢帝國的雜牌軍

。所以,李廣所部,待遇、裝備都比較差,出征匈奴時,還要承擔最苦、最難出成績的任務,自然付出傷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就需要梳理一下漢代的騎兵戰法。我們會發現,衛青、霍去病突擊戰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線部隊的輔助。這些支線部隊,由點及線,切割草原的活動空間,這樣漢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衛霍率領精銳,給予致命打擊。至於那些支線部隊,兵力、裝備有限,他們的生死成敗,對於漢帝國來說無關痛癢——對漢武帝來說,作為炮灰的李陵就應該死在那裡。


稍稍展開的話,最近李碩有一本新書叫《南北戰爭三百年》,對兩漢至於南北朝的軍事技術有比較深入的討論。

作者指出衛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實是手持長槍的槍騎兵,這和長於騎射的匈奴騎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騎馬,騎馬射箭是其長處;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騎射,那正好就撞到對方槍口上了。所以衛青霍去病發明出了一種新戰術,就是拿著長槍往前衝,然後在白刃戰中硬碰硬。在雙方都沒有馬蹬的情況下,漢軍在鐵製兵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長槍長戟是匈奴所不具備的,這樣一來,衛青、霍去病軍就可以揚長避短,取得佳績。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進一步列舉漢代畫像石等出土文物,為讀者呈現出漢代槍騎兵的面貌,這裡就不劇透了。

但作者對李廣的分析就比較薄弱了。

他認為,李廣在戰法上保守落後,基本上還在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講:“當衛青、霍去病已經做出表率、幾乎所有漢軍騎兵都接受了……衝鋒肉搏戰時,李廣仍迷戀著他已經藝術化的騎射本領。”(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來,既然衛青、霍去病開發出了槍騎兵衝鋒肉搏的戰法,全軍就應該紛紛效仿;李廣覺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騎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這樣打能不輸掉麼?這樣一來,他認為李廣拒絕先進的、適合漢軍的作戰方式,走上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歧途。

我個人不太認同。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像對國軍雜牌軍說,你看,人家張靈甫的74師,可以快速突擊,集中火力猛攻,你們怎麼還在和共軍瞎周旋,運動戰你能打過共軍?(當然,這裡有一些不貼切的地方,張靈甫的74師也完蛋了……)

面對以騎射見長的匈奴,槍騎兵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畢竟戈矛槍戟這樣的兵器,最多不過2米多,箭怎麼也可以射幾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一隊槍騎兵衝鋒尋求肉搏,對方騎射手機動後撤,一邊撤一邊射箭——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永遠追不上的……同時,長途奔襲,衝鋒突擊,對馬匹的消耗很大。東亞戰馬本來身材較小,耐力有限,一旦馬匹大批死亡,刀筆吏就要來興師問罪了……

所以實戰中,要實現騎兵衝鋒的戰法,有一些前提條件。戰役準備上,需要有大量馬匹,供主將任意使用。戰術上要選擇狹長地形(作者已經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擊其王庭、後方族帳。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需要,直接打擊右賢王所部後方,最後俘虜“男女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這裡,俘獲人口牲畜的數字值得注意,這意味著漢軍掌握了匈奴右賢王本部的動向,避開其外圍遊騎,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馬資產發起攻擊。這樣一來,匈奴弓騎不得不回師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棄“追逐騎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戰略目標,不是一支軍隊可以實現的。這多個戰鬥單位共同推進。這個時候,誰能獲得更多的戰馬、補給?誰能第一時間獲得匈奴動向?在掌握有關情報以後,誰可以攻擊匈奴薄弱的輜重,獲得豐厚戰利品?誰必須牽制匈奴精銳騎兵,甚至與其展開苦戰?

司馬遷告訴我們:這些軍事決策背後,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誰能獲得皇帝的寵信,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主動;相反,缺少堅實的政治背景,縱然有一身的武藝,也不過是大漠中的孤軍,刀筆吏面前的敗將。



在野武將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後人評說漢代名將李廣時,認為李廣一生鎮守雲中邊關,戰功卓著,沒有功勞有苦勞,卻至死都沒有得到封侯的不平慨嘆。李廣之為將,上能忠君盡職,下能愛惜士兵。一生清廉,武藝高強,從漢文帝,漢景帝到漢武帝執政,圴為邊庭守將,多次大敗匈奴於塞外。文帝時就稱李廣功勞之大,可封萬戶侯。可是文景之治時期,國家對匈奴的政策尚處守勢,匈奴在山西雲中郡一帶的動作,因有守將李廣的名氣震懾,亦不過小打小鬧的襲擾而已。大規模的戰爭始終沒有發生。所以文帝稱讚李廣將軍功勞可封萬戶侯,不過是於國家和平局面而言,李廣將軍確實有一定貢獻而已。漢朝的萬戶侯,可是要有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那樣的重大軍事功績才能受封的。李廣還不具備這樣大的軍功,文帝的稱讚,僅僅是對李廣守衛邊彊歷年辛苦的口頭褒獎。到了武帝時期,征伐匈奴的戰事才提高到國家反侵略戰爭層面。但是這時的李廣,已經進入老年,不能再擔任全局性對匈戰爭的指揮官了,這既是年歲的原因,也是武帝對老將軍的體恤和愛護。所以衛靑任攻伐匈奴主將,武帝一再叮囑衛靑照顧好李廣。可李廣偏不服老,非向衛靑要求擔當重大戰役責任,衛青懼於皇上的叮囑,不敢委泒李廣擔當克敵戰役重任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作為三朝武將,李廣認為,自己從青年時代起就立志要為國家建功立業,和匈奴小打小鬧幾十年,一直沒有機會顯露身手。現在機會來了,立功機會到了,你們卻嫌我老不中用了,什麼意思啊。我讀西漢演義和司馬遷史記,的確曾在字裡行間發現衛靑將軍要按武帝叮囑照顧老將李廣,而老將軍李廣則不對這種照應領情。於是可想而知,矛盾是會產生的,一個怕老將有閃失不敢向上交待,一個不服老要執拗建功。衛青怎麼辦?只好派李廣任務,讓他自領一軍繞道參與夾擊匈奴的大會戰。而這繞道的用意再明白不過了,儘量讓老將軍多走些冕枉路,不要趕上殘酷兇狠的兩軍逐鹿大決戰,以免有失。於是李廣要急於趕赴戰場立功,便想不按行軍路線抄近道,卻不料孤軍冒進,偏師在大沙丘裡遇風沙阻隔迷路,還中了匈奴的埋伏。不但全軍不還,李廣還被敵踦俘虜。匈奴兵抓住李廣,想用他向單于請功,李廣先是裝病,繼而裝死,匈奴兵便用兩匹戰馬做成擔架馱了李廣行軍,卻不料半途上李廣從擔架上飛身躍起,奪取敵兵箭矢,搶馬逃脫了性命。你想想,這樣的將軍,戰後還能封侯嗎?後來論功行賞,全軍都有功勞,唯獨李廣不但身無寸功,自己還兵敗被俘,沒追究他的責任算是好的結局了。於是李廣羞憤之下自殺身死。司馬遷並末將李廣之死歸咎於武帝或衛青,說明衛青從根本上說,沒什麼愧對李廣的地方,李廣之無功,自己也感覺非是皇上或衛大將軍對他有什麼不滿的待見,而是自已生不逢時,自已青年時代沒有趕上衛靑,霍去病這樣建立萬世功名的機會罷了。乃至羞憤自殺後,人們對李廣之死寄以深深的同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能胡亂編澤的是,後來有人競把衛青,李廣,霍去病的關係對立化,說什麼衛靑有意排擠李廣,不讓他立功,然後李廣自殺,李廣的小兒子李敢便把衛靑痛打一頓,而衛靑的外甥霍去病為了替舅舅報仇,又在上林苑蓄意射死了李敢,云云。真是可笑之極。這些人們解讀歷史,不去讀時人司馬遷所修《史記》和班固著述的《漢書》,卻去相信關羽是項羽投生的,曹操是韓信託胎轉世來結果漢室江山的馮夢龍似的大烏龍。哪是那麼回事?衛青是大將軍,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李廣的兒子李敢是漢武帝的宮庭衛隊長。豈是一個執戟之人想打就能打到的角色?還有,李廣作戰的邊彊在山西雲中一帶,霍去病徵伐匈奴的主戰場是甘肅河西走廊的西北地區。古匈奴的地盤應是今天的蒙古和內蒙古。霍去病十七歲隨同舅父從軍征戰,一顯露才能便被漢武帝重用為驃踦大將軍,連舅舅衛青都趕緊讓賢,退居二線,讓霍去病擔起掃蕩匈奴的全責。後來霍去病大破匈奴五路單于,直接把匈奴的殘兵敗將窮追猛打追擊到遙遠的俄羅斯境內。連漢武帝專門為他修建的官衙都不領受,說是匈奴不滅,何以家為。這樣一個勇冠三軍的良將之人,會為舅舅的一點私人恩怨,把曾經同朝為官的李廣之子,而且還是皇室衛隊長的李敢用冷箭射死?太不知國家法度和心胸偏狹了吧?何況霍去病少年時期就知道李廣的赫赫威名乃國家邊庭宿將,後起之人且不知道禮讓三分?再者,二十三歲去世前,一直重任在肩,五年的平匈之戰,他哪裡有機會囬到朝庭來為舅舅報私仇,洩私忩啊。抹黑英雄人物,古代有之,現代亦有之。但可信度在哪裡?就可有的說了。因此用功勞比,當時的李廣,確實沒有衛靑,霍去病的不世之功。可是憑長期為國家守邊的功勞,衛靑,霍去病就不及李廣了。李廣在文帝,景帝執政時期就是國家一級上將,那時衛靑還是小小的宮庭家奴,霍去病更是小毛孩子,正與同是少年人的劉徹皇子在宮庭裡玩過家家呢。後來衛靑,霍去病因漢武帝劉徹繼位而發跡了,算是後起之秀。一生功過自不可埋沒。然而人們同情李廣,深知世道對他不公,表明李廣苦勞大於功過,便替他老抱不平。加上後人李陵也在元帝時期與匈奴打仗,走了父親的弓背路,被俘投了匈奴,被單于王泒去遂降蘇武,遭致李廣全族被朝庭殺害。一代名將的命運歸宿競如此不堪,難免引來詩詞文人們的慨嘆,便不足為奇了。至於說到霍去病二十三歲英年早死,是他射殺李廣之子李敢的天道循環,因果報應,更荒誕可笑了。如若是說,衛靑,李廣,霍去病,包括武帝,豈不成了人渣和垃圾,哪還有什麼君臣名將的君子之風和名將風流氣度啊。


李老根2017

一個人再有才華,再有能力,不給你施展的平臺和機會也是白搭,李廣的悲劇,主要有三個原因:

1.時代原因

李廣成名於景帝時期,這一時期漢朝的的軍事指導思想以防守為主。所以李廣的腦袋裡就深深地印上了防守為主的作戰思想,這也使得崇尚主動攻擊的漢武帝從心底裡就不太願意用李廣。

2.運氣背

當一些事情不是人的才能,判斷力可以決定的時候,這時運氣就顯得極為重要,漢對匈奴第一次大規模作戰——馬邑之戰。匈奴沒上當,李廣沒有建功的機會。第二次兵分四路,李廣遭遇匈奴主力,部隊打的精光,自己也被俘虜,而衛青則在此戰中長途奔襲四百餘里,直搗龍城,衛青的成功就在於創建了新戰法,長途奔襲,在運動佔中消滅敵人,這種創新是匈奴所始料未及的,所以打的匈奴一敗塗地,後期,作為統帥的衛青顯然趨於保守,而霍去病則將這一戰法貫徹到底,匈奴境內的每個小部落人口並不多,所以霍去病就幹帶800多人縱橫匈奴境內如入無人之地,殺得匈奴哭天喊地,這種不帶糧草全部取食敵方的作戰方法不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講的攻敵之最高境界,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是,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聽聽,嘖嘖,這不就是毛主席的作戰思想,看來偉大的東西都是相通的,漢武帝為什麼喜歡霍去病,就因為霍去病完美了執行了他的軍事思想,自古英雄出少年,為何,因為年輕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不被舊的東西所束縛,從而創新出新的戰法、思想、文章、發明創造,並且因為血性方剛,敢說敢做,敢想敢幹,遂成千秋功名,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3.人為的排擠

李廣手下很多人都封了侯,偏偏李廣封不了後,根本原因,沒有立功啊,漢朝都是以人頭定爵位的,必須打了勝仗砍了人頭才算數,偏偏李廣點背,砍人頭的時候打敗仗,打勝仗的時候沒砍著人頭,李廣始終人頭數不夠啊,隨著年齡增大,李廣感到自己封侯的機會越來越渺茫,直到最後一次,漢武帝勉強答應他做前鋒,可暗中卻囑咐衛青不可用李廣做前鋒,打仗不當前鋒,待在後勤隊伍裡能砍著敵人人頭?於是李廣沒能碰到匈奴部隊,又迷了路,回去還要被問責,李廣絕望之下引刀自盡,讓人悲傷不易。

總結:李廣一生的悲劇是時代原因加個人運氣以及漢武帝衛青的排擠不用造成的,第一個因素是客觀的,第二個因素是部分客觀部分人為,因為第一和第二個因素導致了漢武帝不願意中用李廣,因而也直接導致了李廣的運氣越來越背,最終造成了李廣的悲劇自殺。

一朝天子一朝臣,換做你是漢武帝,你願意中用李廣嗎?


飛龍在天9783

李廣比衛青、霍去病出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由於李廣自身的原因,李廣抗擊匈奴,有比較突出的貢獻,而且為官清廉;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建廟追封,李廣得以名揚後世。而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有一段私人恩怨,衛青造成了老年李廣的自殺,霍去病則為私仇,故意射殺李廣的幼子李敢,所以衛青、霍去病後世褒貶不一,這裡我詳細的介紹下。

首先,李廣出名的原因是,一生鞠躬盡瘁,抗擊匈奴,是漢朝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廣個人在漢朝和匈奴的影響力都比較大,李廣善於射箭,也成為流傳後世的一個佳話,比如《水滸傳》中花榮因為箭法準,就有了“小李廣”的綽號,但歷史上的李廣是死於自殺,《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最後也是自殺而死。

其次,李廣為官清廉,為軍事百姓愛戴,李廣常把自己的俸祿分賞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做了四十多年的官,兩袖清風,也沒購置自己的家產,為官清廉,為百姓所追憶。

最後,唐太宗李世民追認李廣為自己的先祖,後來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時,就安排了李廣,為李廣建廟,一直到宋代,設古代名將廟,安排七十二名將時,裡面依然有李廣,所以李廣的名聲由於李世民的推動,在後世流傳的更長遠。

李廣和衛青、霍去病之間有一段恩怨,因為李廣晚年抗擊匈奴時,漢武帝擔心李廣年老不能取勝,讓衛青不要安排李廣做前鋒,於是衛青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故意安排李廣進攻時繞遠路,而又沒有很好的與老將軍協調好私人關係,導致李廣為了抗擊匈奴,率軍進入沙漠後,因繞遠路沒有嚮導,而迷路,沒能趕上大戰。衛青自己與匈奴大戰,又沒捉住匈奴軍的首領單于,因為李廣沒能加入戰鬥,衛青回來後又找李廣對質,最後李廣憤愧自盡。

衛青作為全軍的統帥,由於管理上的失誤,和下屬在戰前和戰後,沒有充分和諧的溝通,導致老將軍李廣自殺,衛青這個統帥有管理失當的責任,是難辭其咎的。李廣自殺後,幼子李敢把衛青打了一頓,衛青因為心中有愧,把這事壓了下來,也沒向皇帝告狀,但霍去病為了幫舅舅衛青報仇,在後來的甘泉宮狩獵中故意射死李廣的幼子李敢,這是因私怨,蓄意殺害英雄後人呀,所以霍去病最後的下慘也不是太好,二十三歲號稱因病去世,是因果循環,還是有內幕原因,真相只有歷史自己才知道。


導演林增榮

你好,李廣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現象,也是每個中國人心裡的一個遺憾,就像諸葛亮一樣。本來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地位沒有這麼高,只是後人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讓諸葛亮的在後世粉絲狂漲,力壓孫權和司馬懿。

李廣難封,是中國人對於英雄遲暮、有志難全的一個總結,這一點,李廣似乎是不幸的。在很多人心裡,李廣無論是軍功還是資歷,都完全夠得上封侯的條件,無論是馳騁草原,還是鎮守燕雲,都可圈可點。



但是,事實上,在李廣的軍事生涯中,從來沒有獲得過一次像樣的重大勝利。這一點,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是沒法比的,這也是漢武帝對他又愛又恨的原因。正是這個原因,李廣對漢武帝不封侯也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漢武帝識人用人的水平不會比後世的馬後炮文人低,實際上他作為當事人,是最瞭解他的這些將帥。他看得出李廣是一員難得的將才,而不是一個統帥千軍的帥才,更何況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人可堪大用,他不需要在李廣身上去冒險。

但是李廣是執著的,他一直被衛青霍去病兩人壓著,一直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每次有徵伐,他都會竭力去爭取先鋒的機會,但是事與願違,每次都表現不好,直到最後一次征伐匈奴,面對屬下部隊的配合不力,這位為戰爭而生的倔強老頭以自殺來表達了自己的心有不甘。



李廣是生不逢時,如果沒有出生在漢武帝時代,也許他會成長為一代名帥,但是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他只能做一個配角,沒有機會超越衛青霍去病,只能做一代名將。其實,李廣能位列衛青霍去病這倆軍事奇才之下,從另一個方面看,相比他的孫子李陵,他也是幸運的。


風雲說收藏

我是“腦洞大開的歷史”,關於李廣的事兒寫過萬字長文在《歷史學家茶座》發表,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夠格。李廣當時的戰績小,今天的名氣大,之所以出這種反差,主要原因就是歷代文人的“接力宣傳”。咱扳指頭算一算,為李廣鳴冤吶喊的都有哪些文人大咖,好長一個名單:

駱賓王

王勃

陳子昂

王昌齡

高適

王維

李白

杜甫

岑參

李商隱

……

再來兩首關於李廣的名詩(不要告訴我你沒讀過):

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林深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陵中。”(這一首的作者你知道不?)

這麼多著名詩人為什麼對李廣“情有獨鍾”?因為李廣胸前有個標籤,他們覺得掛自己胸前也挺合適——“懷才不遇”。中國古代文人往往自視甚高,志氣高遠,但眼高手低,結果得不到重用。他們要發洩這種懷才不遇的情緒,又不能直接對當朝抱怨,只好藉助歷史上相似命運的人物來“代表”一下,李廣就是這樣的“代表”。

李廣不僅是詩人熱情謳歌的對象,還是普通百姓眼裡的悲劇英雄。當時信息傳播方式有限,沒有流行歌曲之類,而文人的詩歌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傳唱很廣。因此,李廣在民間的名氣越來越大。

衛青與霍去病的官兒比李廣大,戰績也比李廣強太多,為什麼文人們不去寫詩稱頌呢?

因為這兩人春風得意是靠裙帶關係,文人在嫉妒他們成就的同時,又認為他們得勢不夠硬氣(靠關係得位置有施展平臺),有酸葡萄心理作怪。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們雖然盡說李廣好話,不為衛青與霍去病鼓吹,但歷代兵家卻推崇衛青與霍去病,認為李廣無論治軍還是打仗,都不行。

如果我是老大,也會重用衛青與霍去病,而不是李廣。


腦洞大開的歷史

李廣,隴西成紀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人,漢族)先祖是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李廣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將。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繼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擊匈奴,負傷被俘,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李廣,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廣在漠北之戰中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如果說衛青、霍去病是因征戰而有功勞,那李廣將軍就是守衛邊塞有功勞。李廣將軍在一生的抗擊匈奴和守衛邊疆中,屈指算來差不多有四十多年。詩人王昌齡在《出塞》裡寫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如果沒有李廣守衛邊塞幾十年,怎麼能待到有龍城之捷了,後世詩人不僅僅是懷念李廣,其實也在為李廣鳴不平,雖然司馬遷在《史記》裡有替李廣說話的成份,但李廣守衛邊塞確實是有功勞的,李廣守了三四十年邊塞,連匈奴人都佩服李廣。《燕行歌》裡有,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自今猶憶李將軍。可見大漠邊陲的艱苦,李將軍是如何守了三四十年的,只有詩人親臨邊塞,才能體會到李廣守邊的不易。李廣把石頭當老虎,可能後來守邊的詩人也親歷過,所以才能寫出《塞下曲》的好詩,王勃的《滕王閣序》裡,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說明了李廣命運的不濟。後人不推崇衛霍是因為衛霍的人生價值在有生之年充分得到了體現,功高官顯。而李廣守衛邊塞苦苦幾十年,就算沒有功勞也一直守到漢朝名將的出現,不但未封戶侯,還因迷路追責而自殺,在我想來李廣守邊有功而未被封侯,應該被後世人以詩詞來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