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秦三世”子婴究竟是谁?他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

周兴健

秦国自秦始皇开始到二世胡亥亡国,应该是经过了二世,也就是两代人,说秦三世而亡国是有误区的,因为所谓的第三世子婴不是皇帝,他继位时对外的宣称是秦王。

秦子婴继位的时候,刘邦就要打到关中来了,赵高以为让子婴自称秦王,刘邦就不会来打他了,这只能说明赵高同学太单纯了,单纯的就像第一次做花轿的大姑娘。

不管子婴的称呼是什么,刘邦都要杀进关中来的,因为先到关中者被尊为关中王,这是怀王之约立下的规矩。

所以,最终刘邦到了咸阳城,就把秦国给灭了,子婴投降的人就是刘邦,而非项羽。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秦王子婴到底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

我们先说秦始皇的儿子说,大家都知道,秦二世继位之后,他很怕其他的兄弟姐妹会抢夺他皇帝的宝座,所以,他就在赵高的建议下,把所有的兄弟姐妹全部给杀光了。显然秦始皇儿子之说是不成立的。

再说秦始皇的孙子说,大部分人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还是扶苏的儿子。因为赵高只有立扶苏的儿子,才能让朝中大臣服气。毕竟秦始皇遗照说的是让长子扶苏继承帝位。扶苏没有当皇帝的命,立扶苏的儿子来当皇帝,也算是对扶苏的一种补偿吧。

可是大家也不要忘记,赵高是杀害扶苏的凶手。若是你的话,你把人家的爹给杀了,再立他的儿子为最高领导人。你就不怕他的儿子在掌权后灭你的族吗?

这个孙子说显然更不成立,因为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赵高这么功于心计的一个人,怎么会干这么蠢的时呢?

还有最后一种秦始皇的弟弟说,秦始皇是有两个弟弟,但是,这两个弟弟都是他的母亲赵姬和嫪毐的儿子,秦始皇在举行了加冕礼之后,就把嫪毐集团给灭了。嫪毐的两个儿子也被秦始皇杀害了。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秦始皇还有其他的弟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和其它女人生的儿子,这种说法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秦始皇和他的母亲赵姬在赵国单独的生活了五年,到他九岁的时候,才从赵国逃回到秦国去的,这五年的时间,异人在秦国娶妻生子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可能性又是最大的,而且子婴还在秦二世杀蒙恬、蒙毅兄弟的时候劝阻过二世胡亥,他告诉胡亥,蒙氏兄弟是秦国的中流砥柱,有功之臣是不能杀的。

敢这样去劝阻昏庸的秦二世的,应该是秦二世的长辈,因为作为长辈的给小辈的提提建议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若是这个提意见的人是二世的平辈或者晚辈,首先二世这一关就通不过,至少他会这么认为,大人说话有小孩什么事?

你说对不对?


史学达人

“秦三世”子婴的人生并不出彩,却有点无奈。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大权在握的丞相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也就成了继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之后的秦朝第三位皇帝,也是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秦三世。

上位五天后,子婴运用计谋诛杀了赵高。一个月后,刘邦带兵入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从登基开始算起,子婴总计是做了四十六天的皇帝。

又一个月后,项羽带兵杀入咸阳,放火屠城,子婴也被杀害,成为人们对秦王朝发泄愤恨的替罪羊。

关于子婴先前的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很少,最早有关他的事迹,秦始皇刚去世,胡亥想要杀蒙恬、蒙毅,子婴出来劝说,却没有效果。正是因为早年经历的缺失以及史书上记载的语焉不详,导致了子婴身世的模糊不清。

一般来说,子婴的身世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秦始皇的弟弟

胡亥上位以后,对自己的兄弟们即帝位的潜在危险者们下手绝不留情,几乎是斩尽杀绝,一个不留。子婴就可能不会是胡亥的兄弟,秦始皇的儿子,而极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兄弟。

依据是《史记·李斯列传》中,就有提到:“(赵)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从年龄上来讲,子婴有着自己的儿子,岁数应该不会小,大致上与扶苏相差不多,也就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即秦始皇的孙子。

但是,史书上有关秦始皇兄弟的记载很少,明文确定的只有一个成蟜,以及同母异父的两个假兄弟,而这三位早已去世。

二、秦始皇的儿子

《六国年表》中记载:“(赵)高立二世兄子婴。”

翻译过来,就是“赵高拥立了秦二世胡亥的哥哥子婴。”

这就是说,子婴是胡亥的哥哥,秦始皇的儿子。

这种说法,并不流行,如果有哥哥活着胡亥就难以继位,胡亥也不允许他活着,影响自己的帝位。当年赵高、李斯把胡亥扶上位首先除去扶苏,就是因为扶苏的嫡长子身份,很是影响胡亥的合法继位。扶苏死后,胡亥就是秦始皇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也是最合情合理的继承人。

三、秦始皇的孙子

这是现阶段最为流行、最科学的说法。

《六国年表》中那句“(赵)高立二世兄子婴”,也是可以翻译为“赵高拥立了秦二世胡亥的哥哥的儿子子婴。”

史书上记载的胡亥的哥哥是扶苏,那么子婴除了秦始皇孙子的身份外,还是扶苏的儿子。这也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历史情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这就比较明了了,现在的学术界也是较为支持这一说法。

四、秦始皇的侄子

这一说法,也是很有市场,逻辑上也讲得通。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的那句:“(赵)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参与第一条说法。)

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翻译过来,可以理解为“招来秦始皇弟弟的儿子子婴,交给他玉玺。”

有记载的秦始皇的弟弟是成蟜,子婴就极有可能是成蟜的儿子。从时间上来算,也是比较吻合的,成蟜与秦始皇年龄相近,他的儿子差不多就与扶苏年龄相近。

另外地,《六国年表》中那句“(赵)高立二世兄子婴”,又可以解读为“赵高拥立了秦二世胡亥的从兄子婴。”

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并且因没有威胁到胡亥的皇位不被清洗掉,还能出头劝说胡亥,也就只有这个“从兄”身份较为合适了。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夜狼文史工作室

子婴是谁,历史上已不可考,只能用排除法勉力一试。

首先,子婴有没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亲侄儿。史书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名字叫做成蛟。这个成蛟的身份其实不低,从名字上看,就被亲爹庄襄王寄予了厚望!后来亲爹死了,成蛟已14岁的年龄封了长安君!而因由是成蛟奉命出使韩国,让韩王割了100座城池。立了大功,所以被封君。其实在秦国想要封侯挺难的,必须得立有大功!这个大功普遍意义上需要是战功!但是这个成蛟偏偏没废一兵一卒就得到了韩国的100座城池!有一种说法是,庄襄王的亲生母亲是韩国人,庄襄王当上太子后,他母亲又给他找了个韩国王女做小老婆生了成蛟!所以成蛟跟韩国有天然的联系!后来庄襄王死的早,这个时候他母亲还活着,当了太后!她更喜欢有些韩国血统的成蛟,但是她也搬不动吕不韦!所以成蛟要是想在吕不韦掌权の情况下封侯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韩太后就找韩王商量,让韩王割地,用100座城池换取成蛟封侯,成蛟封侯后就有了权势,有了权势就能够反过来保护韩国了,这么个逻辑。反正无论如何吧,成蛟封侯了!但是好事儿没多久呢,韩太后就死了,没人保护成蛟了,成蛟不知道怎么想的吧,他起兵造反了!兵败逃往了赵国!插一句,正事这场战役,让嫪毐拔得头筹,得以封侯。说回来,如果秦始皇有侄儿,那么这个孩子一定就是成蛟的儿子!可是那个时候秦始皇还不到20岁,成蛟也就17-18岁吧!秦国冠礼举行的晚,要到23岁才举行冠礼,然后才能结婚!那个举鼎而死的嬴荡之所以没儿子,就是因为23岁才娶老婆,24就死了。秦始皇本人也是23岁才举行的冠礼,之后亲政!所以20岁的秦始皇还没有老婆。理论上,我认为18岁的成蛟也不可能娶老婆!所以我认为成蛟有儿子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了,不娶老婆不意味着没有儿子!但是成蛟是造反败了的人,他就算有儿子,那个时候还是吕不韦掌权,吕不韦也不可能让那个孩子活,所以,结论就是我认为子婴是成蛟的儿子的可能性不高!

其次,子婴会是秦始皇的儿子么?绝无可能!因为胡亥上位后,屠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注意,不单单是兄弟,连姐妹都没放过!根据考古结果,现在的秦始皇陵附近的陪葬陵已经被考察过,那些王子公主全部都是非正常死亡!胡亥连他的姐妹们都没放过!所以不可能单单留一个兄弟!而且史书记载,在胡亥倒行逆施的时候,这个子婴还劝谏过,证明在胡亥一朝,子婴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而且能够进入朝堂,年龄也不小了!

再次,子婴会是胡亥的儿子么?也不会!前面说了,子婴在胡亥一朝是已经能够进入朝堂了,而胡亥掌权一共就几年,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继位的时候很有可能还没举行冠礼!所以朝政理所当然的让赵高跟李斯把持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因为秦国的历史传统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个还没有举行冠礼的青年,基本上还没有娶老婆。就算有儿子,儿子也不能有子婴那么大了!

第四,子婴会是扶苏的儿子么?绝对不会!因为胡亥就是篡了扶苏的位才当的皇帝!这个皇位说白了是他偷来的!做贼的都心虚!所以胡亥才会杀死所有的兄弟姐妹,又怎么可能放过扶苏の儿子!换句话说,即使扶苏的儿子被扶苏的部下拼命救出,这个孩子也不可能进入朝堂,更不可能在胡亥倒行逆施的时候堂而皇之的进行劝谏,他就不怕他自己小命不保么?

最后,说一下我的猜测吧。我认为子婴应该不是出自秦始皇一脉,他甚至不是出自庄襄王一脉!子婴的先祖应该是庄襄王兄弟的后代!子婴的父亲应该是跟秦始皇是堂兄弟,所以子婴跟胡亥的关系应该是比较远了!但是当时的秦国,庄襄王一脉的直系子孙几乎被秦始皇和胡亥两代人屠杀殆尽,所以,子婴应该算的上是与秦国王室关系最近的血缘了!而且子婴应该也算是宗室里威望较高的人,所以他最后被赶鸭子上架立为秦王。为的就是安抚人心而已!


北极悠蓝3937253

纠正一点,子婴不是传说,乃秦二世之后被拥立的皇帝。之所以不称三世,是因为在位时间太短,而继位后秦国已然土崩瓦解,难以挽大厦之倾。

《史记·秦始皇本纪》称:秦二世三年,赵高杀二世后,立二世之兄(即公子扶苏)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子婴继秦二世之后,执秦政四十六日,项羽入关后被诛杀。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为子婴正式立传,一些资料又有不同的记载。故而子婴与扶苏、秦始皇、成蟜究竟是什么关系,至今未有历史学家共同认可的结论。

由于传世史籍对他记述不多、零零散散,且有的史实又相矛盾,蛛丝马迹之间,难辨真伪。学术界关于末代秦王子婴的出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说法:一、扶苏之子说;二、二世之兄说;三、始皇之弟说;四,始皇弟子说;五、秦公族旁支说;六、成蟜之子说。第六种说法是李开元先生最近撰文系统考证,颇有见地。现代最流行的说法是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辞源》在子婴条下解释说: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子。《辞海》也说:子婴,秦始皇孙,扶苏子。但是,从时间上推算,子婴不可能是扶苏之子。按生理规律,男子15岁生育,已接近早育年龄的极限,假设始皇15岁有长子扶苏,长子又15岁而有始皇的长孙,而假设子婴就是这个长孙,且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则被拥立时逻辑上只能不到10岁,肯定有误。

从历史记载参照,这也是不可能的。从子婴于扶苏死后后即进谏二世登基这件事上来看,子婴是扶苏之子概率较小。并且,子婴如是扶苏之子,在二世大杀兄弟功臣的情况下,连姐妹都不饶恕的秦二世岂肯放过子婴,很难逃脱被杀的命运。只能说明子婴为扶苏儿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史记·李斯传》称: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可见子婴之心计与谋略,绝非儿童。况且子婴被杀后,秦民大失望。刘邦在广武与项羽两军阵上相见时,历数了项羽十大罪,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杀秦降王子婴’,与项羽杀怀王的罪行同列。子婴在秦人心中颇具威望,若仅仅是一孩童,明显于理不合。

秦始皇陵考古队在2003 年意外发现了一座两条墓道的中字形秦墓。考古专家介绍,这座中字形大墓位于秦始皇陵园外城墙西北方向 500 米处,与其邻近的还有 5 座甲字形墓葬。 最新研究表明,墓主人很可能是秦朝的末代皇帝子婴。 因子婴继皇帝位,从始皇帝墓葬形制与天子葬法来说,难说子婴为其子。

李开元先生所考证子婴为成蟜之子的结论颇有道理,经得起多种资料的追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八年。嬴政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也就是说,末代秦王婴是秦始皇弟弟长安君成蟜子之子,乃秦二世皇帝的从兄。大约生于秦王政七年,死于秦二世三年,享年三十四岁。其父亲长安君成蟜与秦始皇同父异母,为秦始皇父亲子楚由邯郸返秦后所生。秦始皇八年,成蟜在前线投降赵国,受封为长安君,客居赵国。当时,成蟜的儿子年幼,被称为婴,留在秦国长大成人。

秦二世即位后,婴曾经以从兄的身份劝谏二世不要滥施暴政。秦二世被赵高逼迫自杀后,赵高又立婴为秦王,婴与两位儿子及宦者韩谈共谋,刺杀赵高即位亲政,事在二世三年九月。即位后的秦王婴,曾经调动军队抵抗刘邦军的进攻。四十六日后刘邦军兵临咸阳,秦王婴率百官投降。然而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诛杀了子婴。这是目前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即子婴确为秦始皇之弟长安君成蟜的儿子。

参考文献:

张志丽:《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历史传讯社

霸上这个地方,当年的秦王子婴是一路素车白马,缓缓走过来的。那一日,离他当上秦王,仅仅过去四十六天,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比他叔叔胡亥要短得多,更何况,胡亥是皇帝,而他,仅仅是一个王。

说起来,这还得怪赵高,之前赵高将胡亥扶上皇位,却无力融合六国,以致于异兵四起,赵高心生恐惧,唯恐殃及自身,于是,便与自己的女婿、弟弟合谋杀死了秦二世胡亥,可笑的是,当初酷杀自己兄弟姐妹的秦二世,如今死到临头却没了王者气度,一昧地低声下气乞求——

我只愿得一郡为王,如何?

不可。

那就做一个万户侯吧?

也不行

我愿意同妻儿一起只做个老百姓,这样总行了吧?

还是不行。

胡亥这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是活不成了。于是,自杀而亡。

二世既死,赵高便谋立二世哥哥的儿子公子婴,并且认为当时六国已经纷纷复国,秦帝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不应再称为皇帝了,只能像以前一样恢复王号。就这样,年轻的公子婴接过了这样一个烂摊子——内外交困的秦王朝,自己还被剥夺了皇帝的尊号,降为王。

虽然赵高只打算立一个傀儡,但秦王子婴仿佛并不愿意仅仅做一个傀儡,之后不久,便在斋宫刺杀了赵高,灭其三族。

至此,搅乱秦帝国的两人,胡亥与赵高俱死,但可惜太晚了,刘邦军队的马蹄声,如催命的音符,已经近在咫尺。子婴心知秦王朝积怨已久,大势已去,他是个聪明人,因此当刘邦招降子婴的时候,他便身穿丧服,捧着天子玺符,看向刘邦——这位未来大一统皇朝的开创者,当然,这一点子婴不会预知到,他此刻关心的是刘邦会怎么处置他。

有人建议杀掉秦王,而刘邦认为秦王已经投降,再杀了他不吉利,于是子婴幸运地逃过一劫。然而,谁都没想到,幸运的时效性竟然如此短暂,没过几日,西楚霸王项羽便领兵屠了咸阳,并杀死了已经投降的子婴。

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却承载了六国数十年的怒火,似乎命运选中子婴当上秦王的唯一宿命,就是杀死赵高,并让六国完成最后的复仇。

至此,秦朝灭亡。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无限风光,最后也只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皇朝就此拉开序幕。


成周子

仅仅当了46天的秦王子婴很可能是秦二世胡亥的堂侄或族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子婴叫什么,是叫「子婴」还是叫「婴」?

在《史记》各传记中,凡是涉及到子婴的情节,子婴均以「子婴」的名字出现,未曾以「婴」的名字出现。但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子婴竟然以「婴」的名字出现过一次!

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子婴立,剌杀高,夷三族。诸侯入秦,婴降,为项羽所杀。寻诛羽,天下属汉。

这段记载中的「婴降」甚是奇怪,把「子婴」简化为「婴」,并不符合当时的称呼方式。

所以,这一段记载中,很可能是丢了两个「子」字,「二师兄」和「子婴」之间丢了一个「子」字,「婴降」前丢了一个「子」字。

如此,《六国年表》中的记载,才能与《史记》中其他篇章对应上。也就是说,子婴应该叫「子婴」而不是叫「婴」。或者,我说直接一点,这一段记载有疏漏,不能作为证明子婴身份的证据,子婴不是胡亥的哥哥

在李斯的传记中,司马迁也谈到了秦二世死,赵高立子婴的事,从那段记载来看,似乎子婴应当是秦始皇的弟弟,或是亲弟,或是堂弟,或是族弟。

原文如下:

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既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注意我加粗的部分,即「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既位,患之」。

从这段文字上看,似乎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但这段记载,也跟《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有明显的出入,《秦始皇本纪》中明确记载,子婴是在接王玺前将赵高杀死的,从逻辑上讲,《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更能说得通。

如果像《李斯列传》中记载的这样,子婴在继位后再装病,赵高恐怕高兴还来不及呢,根本没必要亲自去见子婴。

因此,这一段记载,也很有可能有脱漏。

如此算下来,只有《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可以采信了。按照《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子婴应该是秦二世兄长的儿子,原文记载如下:

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这段记载中,详细记载了子婴的身份(胡亥之兄子)和子婴谋划擒杀赵高的经过。细节如此详细,可知可信度较高。

子婴是胡亥哪个兄长的儿子呢?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吗?

我认为,子婴肯定不是扶苏的儿子,甚至不是胡亥任何一个亲哥哥的儿子

理由也很充分,胡亥继位后,大肆屠杀宗室,所有亲哥哥都被胡亥杀了,所谓斩草除根,胡亥没必要留下亲侄子。

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编剧把子婴的身份处理为扶苏的儿子,并说子婴靠装疯卖傻活了下来,这不大现实。

司马迁明确在《蒙恬列传》中记载了子婴上疏反对胡亥杀害蒙氏兄弟的做法,而胡亥也没动弹子婴,这说明胡亥继位后,子婴并没有疯,如突然发疯,胡亥也不会相信,赵高也不会立一个疯子当秦王。

因此,最合理的解释应当是,子婴是胡亥的堂侄或族侄,从宗法上讲,不具备继承帝位的资格,不会对胡亥造成任何威胁,所以胡亥才没有动子婴

为何司马迁没有明确记载子婴是胡亥的堂侄或族侄呢?

这可能是司马迁的习惯,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梁、项伯均为项羽「季父」,古人讲「伯仲叔季」,「季」是老幺的意思,所以项梁和项伯都是项羽的「小叔叔」。

但项伯的名字很奇怪,他名缠字伯,这样的起名方式,表明项伯应是家中的老大,什么情况下,家中的老大会是侄子的小叔叔呢?最合理的解释便是,项伯不是项羽的亲叔叔,而是堂叔甚是族叔。

《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伯的归宿: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项伯为项羽的小叔叔,但在西楚地位并不尊崇的原因,因为项伯并非项羽的亲叔叔嘛。

既然司马迁可以不特意记载项伯是项羽的堂叔或族叔,自然也不会特意记载子婴是胡亥的堂侄或族侄了


遥望燕园

秦三世子婴在位仅46天,我认为他活的非常出彩,众所周知秦朝到他手上时已经濒临灭亡,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在这些客观因素下能先除掉赵高,后又决定投降刘邦,我觉得仅这两件事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再说他到底是谁的儿子,现在无从考证,都是推理分析的,有人说他是嫪毐的儿子,秦始皇的弟弟,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的,当初始皇已经把嫪毐儿子摔死了,再怎么说也不会让他存活于世。还有种说法,是扶苏儿子,这种说法是现在主流,作为始皇嫡出孙子继位最让人信服,始皇的儿子这个没儿子说法没听过,还有说是始皇的侄子的。总之这些都已经是推论了,没有做实的证据。


支点车咖

关于秦王子婴的的身世,史书的的记载因书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本书,也有前后不连贯的情况。对于他经历的记载也很少,他在史书上的出场,就是秦始皇去世后,赵高同胡亥准备处死蒙毅、蒙恬兄弟的当口,子婴挺身而出,说公道话,希望胡亥不要杀害蒙氏兄弟。那么,子婴究竟是谁?他在秦始皇的族谱中,到底位居何处?根据史书,有如下记载:

一、弟弟说。《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赵)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始皇弟”,有人认为子婴即秦始皇的弟弟。

二、儿子说。《史记·六国年表》载:“高立二世兄子婴。”有人认为,就可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哥哥兄长(子婴)为秦王。”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子婴是胡亥的哥哥,那么他即是秦始皇的儿子。

三、孙子说。《史记·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二世兄之子”,即胡亥兄长之子,那么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孙子。

那么,子婴到底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才更接近史实一些呢?在下认为,按年龄上推算,子婴为秦始皇的弟弟比较合乎史实一此。我们知道,秦始皇死于东巡之际时,五十来岁,《史记》载,子婴仁德恭谨,在民间有声望。如果是儿子,因为秦始皇的子女都在子婴上台后,被斩尽杀绝,很难有漏网之鱼,儿子说难成立;

如果是孙子,子婴在民间的声望来说,因为有扶苏在前如日中天的威望,有胡亥在后牢不可破的禁锢,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声望,加上子婴还有两个可以共同商量诛杀赵高的儿子,可以参与谋划这种大事的,不可能是三岁小孩子,只可能是成年人,既有成年的儿子,子婴年龄当在四十或五十岁左右,而这个年龄,与秦始皇相仿,则为其兄弟,更接近事实一些。

综合以上分析,秦王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弟弟。当然,历史往往是一层难以拨开的迷雾,倘有更加确凿的证据支持儿子或孙子说,请方家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帝国的脸谱

子婴的身世说法不一,二世皇帝胡亥继位,始皇子孙屠戮殆尽,子婴不会是扶苏或是其他始皇帝子嗣的后人。史载子婴诛杀赵高,与其子合谋,“二世死,传位于其兄子婴”,按照史记记载,子婴很可能是胡亥的兄长,但,胡亥的十七个兄长被杀了十六个,剩一个给始皇帝守灵,剩的这一个却不是子婴。那么子婴很可能是始皇帝兄弟的儿子,成矫造反,和始皇帝争王位,却未祸及子孙,所以,子婴该是成矫的儿子无疑。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至于真假,只能待进一步研究。


岸芷汀兰zl

我们一般说秦二世而亡,这个主要是因为秦王子婴没有称帝,秦二世三年的时候,章邯投降了项羽,胡亥派人斥责了赵高,赵高索性派女婿阎乐率军入望夷宫杀死了秦二世。

秦二世一死,赵高本想自己继位的,但是他召集群臣,告诉了这个消息的时候,发现大家都不怎么支持他,赵高担心大家联合起来杀死他,就只能迎立秦王子婴。

赵高同时也说了,现如今,六国都起来了,秦朝只剩下原来的秦地了,所以子婴称帝已不合适了,只能称王了。这个也就是秦王子婴一般不叫秦三世的原因。

按照程序,秦王子婴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到秦宗庙去拜祭先祖,然后就登基成为秦王。五天后,子婴和他的儿子还有宦官韩谈商量说:赵高让我去宗庙,其实是想趁机杀掉我,我就装病不去,他只能亲自过来请,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杀掉他了。

果然,子婴称病不去,赵高多次派人来请,没办法,赵高只能自己来,在旁边的宦官韩谈直接就刺死了赵高,诛灭三族。刘邦攻入咸阳,子婴投降,最后被项羽杀掉了。那我们再看看秦王子婴究竟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扶苏的儿子,秦始皇的孙子

这种说法流传很广,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前207年的时候,秦始皇是52岁,子婴是跟自己的儿子商量,就说明子婴的儿子至少是成年了,那么秦始皇是不可能有已成年的曾孙的。

秦始皇的儿子

这个就法也有问题,因为胡亥登基之后,就将秦始皇的其他儿子,女儿都杀死了,所以不可能还有秦始皇的儿子存活的。

秦始皇的侄子,成蟜之子

这种说法也有问题,成蟜是秦始皇的弟弟,但是他在前239年就叛秦投赵了,那么秦国是不可能迎立成蟜之子为秦王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秦始皇其他的弟弟的儿子,毕竟史料只记载了成蟜,那么可能还存在未记载的秦始皇弟弟,就像史料有记载名字的秦始皇的儿子也只有几个,大多数是没有记载名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