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大数据”告诉你,“填志愿、选专业”到底应该靠什么!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张梦溪,在校业余时间兼职家教,并和清北众大咖共同组建了学习经验分享群,用过来人的经验,陆续帮助了500+名高中生走出迷茫。每日我们都会分享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励志故事等。

最近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留言问一些学生报考的先关事宜,确实,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

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让很多考生和家长犯了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渐渐火了起来,但是不能把自己未来的命运外包给别人!要自己来决定!

所以我总结了一些志愿填报的误区,家长和各位考生应该特别注意,同事高一高二的家长和学生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攻略:“大数据”告诉你,“填志愿、选专业”到底应该靠什么!

【志愿填报误区】:

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

1.没有先后顺序

很多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没有先后顺序。其实,平行志愿的意思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

平行志愿中数个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投档时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遵循志愿顺序,电脑从考生第一志愿高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第一志愿高校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2.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

不少家长会把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根据本年实际报考的考生分数和招收人数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3.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大部分父母帮孩子选择专业的主要标准是:专业是否好就业“有钱途”,却忽略了最根本的要素即孩子自身特点,包括: 性格、兴趣、能力、条件等。

家长们需要征求孩子意见,扬长避短,匹配符合孩子特性的专业,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攻略:“大数据”告诉你,“填志愿、选专业”到底应该靠什么!

家长学生注意事项:志愿填报时:牢记时间、分院校保存

牢记填报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错过将无法补报。

准确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常住地址,确保录取通知书能准确送达。

要特别注重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一定要以《2018年招生计划汇编》上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如果不小心忘记密码,可凭考生主要手机号和邮箱找回。

建议考生务必先填好草表,再上网输入志愿信息,切忌边填边想,在系统滞留时间过长,系统设置了自动退出功能,考生在登录系统后10分钟未做任何操作将被强制退出。

志愿填报系统设置为分院校保存,因此,考生每填一个院校志愿,均要点保存按钮。建议考生完成志愿填报并安全退出后,务必再次登录系统查询志愿填报信息,确保填报成功、填报正确。

攻略:“大数据”告诉你,“填志愿、选专业”到底应该靠什么!

【选专业该咋办】:

这也对应着高考填志愿选专业的两大派系:“前景派”和“兴趣派”。

“前景派”认为,一定要挑一个未来有前景的专业——想法是不错,但预测成功的概率实在比瞎蒙好不了多少,包括那些专业机构对未来专业热门度的预测。

红牌专业:

本科:历史学、法学、音乐表演、美术学、化学、绘画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初等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汉语、法律事务

绿牌专业:

本科: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

专科: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学姐想说的是,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我们高中三年的努力,就是为考上一个好大学。学姐助你一臂之力!我这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以及9大科目的知识考点错题分析,还有我整理的高中学习资料文末),统统交给你。让你稳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