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澹菴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煎茶道由中国的隐元禅师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其形成时期大约在江户时代中晚期,其因可追寻至明代皇帝朱元璋罢造龙团凤饼以减轻民赋,使散茶㵸泡法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

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卖茶翁

提到煎茶道,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卖茶翁。“卖茶翁”者,是日本江户时代煎茶道中兴之祖高游外的别号。他本应继承衣钵做龙津寺的住持,却放弃一切在京都东山开了“通仙亭”,亭口挂着一幅“清风”旗,开始了以卖煎茶为生的日子。他身着僧衣,披头散发,既非僧又非道,模样怪异却满腹经纶。久而久之,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关注。

六十一岁时,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通仙亭”的小茶店,燃起茶炉,摆上钱筒卖起茶来。在酒旗上写道:“百两不嫌多,半文不嫌少,白喝也可以,只是不倒找。”

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日本煎茶道

煎茶道不像抹茶道那么繁复华美,它尊重美,但以简洁为美。提倡“和敬清闲”,即和谐、尊敬、公平、诚信,特别注重饮茶时肉体与精神的舒展,使之渐臻无我之境,讲究一个“慢”生活。当然,要得到这样的心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煎茶从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来说其实就是绿茶,只不过是采用蒸汽杀青,揉捻烘干。蒸青时间越久,茶的味道越醇厚;并且等级越高的茶,泡茶水温要求则越低。

煎茶中,最常采用的茶为“玉露”,因叶片采用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外形绿得令人赏心悦目。

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另外一种叫作“番茶”,又名“晚茶”,主要是采摘夏季之后的茶叶以及在煎茶制作过程中被筛掉的茶叶。“焙茶”则属于再加工茶,是以煎茶、番茶或者茎茶为原料,用烘焙机高温烘炒而成。

日本煎茶道指的是绿茶,盛茶的茶壶却有讲究,叫“急须”。急须的手柄根据位置不同,分为以下三种分类:后手(弯把)、横手(侧把)、上手(提梁把)。

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后手急须

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横手急须

日本茶道的雅致与讲究

△上手急须

其形状小巧玲珑,倒茶时扣在指上浅斟慢酌,方能品出茶中的甘味和涩味。如此慢工细活的道具,却偏要叫它“急须”,也算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