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靠自己一步步走出,堅強的信念和信心需要自我修煉,不需要什麼“軍師”、“專家”,更不需要“

騙子”和“高人”。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這兩天私聊青燈的人太多了,問的問題大家應該都能猜到。來自前方的朋友確實給青燈帶來一些消息,但是因為沒有其它渠道的佐證,以青燈的為人,重大的、沒有確定的事情,我只當消息聽,不會信口胡說,所以按下不言。因為如果是真的,到時大家自然會知道。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也是這五首詩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這首詩富有情趣和哲理,青燈非常喜歡,它的意思是說:

給你一種釋疑的辦法, 不用龜卜和拜蓍(就是不用占卜),就是用時間來驗證。道理很簡單,試一塊玉的真假還得需要燒三天,辨別樟木的木材好壞還得等七年以後,等它長大了再說。周公這樣的大忠臣也有被流言中傷,被大家懷疑的時候;王莽這樣的亂臣賊子也有裝模作樣,收買人心而被大家稱讚的時候。假使這兩人當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詩文雖短,卻涉及到了兩個歷史人物,周公與王莽。先說說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有聖德,輔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逝,周公見太子成王年幼,暫代帝位。當時的人都傳言:周公一定會篡位。因為大家都以己度人,認為誰不願意當一方諸侯,主持一方朝政呢。

但事實是:等到成王長大後,周公將王位還給了成王,並沒有貪戀王權。可是如果周公在把王位還給侄子之前就死了,誰還能知道他後來會還政呢。

再說說王莽,王莽字巨君,是西漢漢平帝的舅舅,為人奸詐,常有篡漢之意。恐人心不服,於是尊禮賢士,假行公道,虛張功業。天下郡縣稱莽功德者,不計其數。莽知人心歸己,於是自立為君。改國號為“新”,直至漢光武帝劉秀起兵復漢,被誅。

假如王莽在篡位之前就死了,不就是一個完名全節的賢宰相,垂之史冊?這不是把惡人當做好人了麼?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所以這首詩告訴人們的道理是:“日久見人心。”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子;也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若想對人、事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

所以那些問青燈問題的朋友,您明白了嗎?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