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对标任正非?网友感叹“太年轻”

雷军在香港上市说过手机业得天下者非华即米, 明着来说小米要对的是华为手机业。雷军对于舆论和产品外交一面把握得比较好,但是搞舆论产品就像放风筝,太紧了会断线,没风了就飞不起来,算是个半靠环境给饭吃的商业方法。

雷军对标任正非?网友感叹“太年轻”

而任正非1987年用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到今天有目共睹,当时的二万元等于十套房,几乎是拼了老命,首选代理香港的程控交换机。而雷军则是首创跟人合伙仿制金山汉卡,被其他公司打败,在产量和性价比这一块直接被ko。都是靠外力支援公司的技术白纸,一个是选择代理生产,一个是尝试低产力仿制,各自难度各有,但是,华为活了下来,三色公司解散,论难度评创业开头定人物能力,是愚蠢的,眼光越好创业才会越顺,创业不是玩极限挑战。

雷军对标任正非?网友感叹“太年轻”

军他本人技术是有,这个无法否认,但是雷军之后那一套完几乎是纯商业,不敢说没科研,但是,就金山那些年的操作,几乎是在和同行打架的多,这是雷军到小米一直以来的风格:爱怼。结局大家都知道,目前来看是金山赢了。

而如果你有了解过华为的发展历史,你就可以从华为公司四个字再看到两个字:研究。

1987年代理生产科技产品。

1989 年,自主开发PBX。

1990年,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92年,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4年,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成立知识产权部、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6年,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与Texas Instruments、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你高通爸爸)、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

1998年,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了专利。成立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6月通过了CMM4级认证。

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2001年,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加入国际电信联盟(这个大家都认识)。

截至2005年6月,华为共有10所联合研发实验室。

2006年,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2008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9年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2011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公司宣布双方已就华为收购华赛49%的股权达成协议,以5.3亿美元收购华赛。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传说中的通讯行业黑科技研究所初期就是这样来的,金山?金山杀毒在赛门铁克眼里就是个弟弟)。

2013年,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创新中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白皮书,积极构建5G全球生态圈,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开展紧密的联合研究。

2014年,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全球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6个,联合创新中心共28个。在全球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在其中担任183个重要职位。

2015年5月7日,华为宣布在比利时鲁汶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成立欧洲研究院(成为欧洲南霸天之心不死)。

2015年,华为在印度开设了新研发园区,将园区的容纳人数从目前的2500人提高到5000人。

2016年,专利数目超越高通。

2017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2978亿元,同比增长2.5%;全球部署超过50万个基站,商用连接突破1000万,与1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生态。

2017年,云业务方面,华为成立Cloud BU,推出14大类99个云服务及50多个解决方案,发布EI企业智能平台,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能平台型服务,发展云服务伙伴超2000家。

雷军对标任正非?网友感叹“太年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话说回来,就手机论手机,日常互怼方便督促小米华为互相继续进步,同时充满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