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正餘:經營多年的建材作坊 每逢下雨成泥塘

海門市正餘鎮雙烈村29組的李先生,從2009年開始,就在他們當地經營一家建材小作坊。不過從2013年開始,這家小作坊的生產就遇到了一些麻煩。李先生說,他的作坊後來經營不下去,全怨前幾年的兩次修路。

李先生的建材作坊佔地5畝多,主要是生產水泥預製板和水泥磚塊,地點位於湯正公路和市民大道交匯處的西北角。李先生說,從建成開始,他這個作坊生意就很好,生產經營沒有任何不便。可是2013年的時候,因為湯正公路的修建,把他場地上兩條排水溝,東邊的那一條填掉了。

每逢下雨就積水,生產經營自然受阻。為了恢復排水,李先生多次找相關部門。

雖然多次催促,但是擋水牆始終沒有建起來。李先生說,無奈之下,他只能靠著場地南邊,僅剩的那條排水溝,勉強維持生產。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沒有維持多久。

讓李先生更氣憤的是,南邊排水溝被填的同時,他固定在場地南邊的,一個專門用來製作水泥預製板的固定件,也一併被填了。

李先生說,這個場地不好生產以後,他只能把這塊地方租出去。現在給別人做瓦片生意,每年拿6萬塊錢租金。

李先生說,他現在也沒其他要求,只希望相關部門能讓他儘早恢復生產。

自己的建材小作坊,因為修路,導致積水,不能正常生產經營,那麼相關部門確實應該採取措施,保證經營人的合法權益。那麼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像李先生說的這樣呢?

對張書記的說法,李先生進行了反駁,他稱自己經營建材,是有合法手續的,領過營業執照。

張書記說,李先生的這塊場地,去年就已經劃入徵用範圍了,現在相關部門正在和他談。徵用以後,該給的補償金,一分不會少。

張書記說,李先生已經知道他這塊地劃入了徵用範圍,但為了利益最大化,他還是把地租給了別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做他的工作,還希望他能夠配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