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中心,座落着一所闻名全国的历史名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该校始建于1905年,历经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百年风雨,为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是万里、吴伯箫、陈楚、曹宇光等。这里不仅是文化与学术的圣地,更曾是思想与革命的摇篮,早在“1926年建立了曲阜乃至济宁地区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曲阜省立二师支部”(《中共济宁市党史》)。早期共产党人如楚图南、万里、任白戈等在此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使曲阜成为土地革命时期本地及周边革命活动的中心,为党培养了大批革命力量,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建党88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原二师的一份子,回顾“二师支部”的建立和初期发展的艰难历程,探讨其在曲阜建立的历史和文化必然,对于告慰革命先烈、弘扬文化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战胜当前困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二师支部”建立的政治和组织背景。1924年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山东党的早期领导人王烬美、邓恩铭等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王烬美还担任了山东国民党临时党部执行委员。“1925年2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全省党员人数达500多人,到1926年7月,不仅济南、青岛、淄博等大城市和铁路沿线重要车站有了党的组织,而且益都、寿光、潍县及鲁西北也建立了党支部”《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1925年下半年,国民党省党部直辖曲阜分部在二师成立,1926年人数发展到80多人,“乃成立县党部,假二师为活动机关”(民国版《曲阜县志》卷四,政教志),二师成为国民党在曲阜及周边的活动中心。随着“国民党员来曲就学者日众,师范学生对于党义渐加注意”(引处同上)。1925年下半年,二师开始出现了共产党的活动。当时上级党组织委派杨荫鸿、张观成以学生身份来校活动,与时任图书管理员的中共党员辛成智接上关系,但并没开展发展党员的公开活动,但为此后二师支部的建立奠定了人员和组织基础。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曲阜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教育地位,使中共上级认识到在二师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曲阜及济宁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二师支部的曲折发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分共会议”后,范明枢校长愤而辞职,国民党县党部联合校方采取打压、清党、开除、逮捕等手段对待二师党员,党员人数急剧减少,活动被迫转入地下。1931年6月,中共二师支部改组,负责人为程照轩,新发展10余名党员,同年11月改造为特别支部,又在曲阜明德中学、聊城省立三师新建两个支部。“年底,又据省委部署,组织发动了以二师为主的鲁南七校兖州截车南下请愿抗日斗争,迫使津浦路停运四昼夜,声震全国”。“1933年3月,中共山东临时省委书记张北华到曲阜检查工作……要求将党的工作扩大到省立二师和名德中学以外地方”“特支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联络四周数县工农,造成进步力量的强大声势,打击和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以上三处均引自《中共济宁市党史》)。1933年5月20日,二师进步师生遭到反动军阀韩复渠大逮捕,共产党员、进步师生24人入狱,二师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36年支部重建,改名“中共曲师支部”(学校于1934年改称“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并于1937年扩大为特别支部,受山东省委直接领导,负责人周蓝田,领导曲阜、泗水、兖州、济宁等地学校党的工作”(《曲阜师范学校百年史》)。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撤离,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或随学校南下进行抗日宣传,或深入曲泗宁农村组织群众抗日斗争,或直接参加抗日游击队,同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