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2018年,迎來了《泰坦尼克號》內地公映

20週年紀念。

20年前,席琳·迪翁的《我心永恆》,教會了一代人人生中的第一首英文歌;

20年後,當你哼唱起這首歌的旋律,你又想起了誰?

20年前,小李子和凱特風華正茂,用正義的顏值紀念了一代人的青春;

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20年後,他們芳華不再,但每次歌聲響起時都在召喚致敬。

20年前,陪你看VCD版《泰坦尼克號》的姑娘;20年後,如今是否還坐在你的身邊?

20年前,你不理解為何愛一個人卻要愚蠢地陪葬,你不理解那個說好“乘坐下一班船走”的父親為什麼要撒謊;

你不理解為什麼rose可以結婚生子一生精彩而偏偏jack卻永遠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那個時候,你為極端選擇下的生離死別揪心,你為一個再也回不來的父親傷感,你為jack的赴死成全不值。

而20年後再看,你又是否真正看懂了《泰坦尼克號》要告訴你的蝕骨深情?

如今,你又是否跟當年那個糾結值不值的少年終於達成了和解?

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有一種陪伴:“我們生活在一起,也應該一起死去”

除開傑克和露絲的經典主線愛情,《泰坦尼克號》中還穿插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愛情故事。

有關一對年老的夫婦。

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記得這個鏡頭嗎?

沉船在即,老婦人Ida原本被提供了一個救生艙座位,但前提是不能和丈夫在一起。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

要麼離開家人獨自活下去,要麼留下來陪著你愛的人死去。

老婦人Ida選擇了後者,放棄生還機會,留下來在滾滾洪流中與丈夫緊緊相擁,一起走向人生的終點。

她說:“我們生活在一起,也應該一起死去。”

這不是杜撰出來的故事,這對夫婦有真實的原型。

他們原本是紐約曼哈頓富商IdaIsidor Straus。

既然還有一個生還的機會,又為何偏要愚蠢地搭上兩條命?那個時候,就像讀不懂《源氏物語》,看不明白《失樂園》一樣。

當時的我們,不認為殉情是一種極為絢爛的愛情表達方式。

那年的我們,覺得好好活著似乎比愚昧陪葬更有意義。

20年後,直到我們一朝中年,四伏危機,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世無常。

才瞭解了哪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才瞭解了人為什麼越是老去,就越是在乎陪伴。

有一種謊言:“別怕,我們只是分開一小會而已”

電影中還有一幕,一位父親為了安撫自己幼小的女兒,撒謊說了這樣一句話:

沒關係,別怕,我們只是分開一小會兒而已,爸爸要坐另一艘船。

然而,“另一艘船”根本不存在。

像不像《美麗人生》中的那位父親?

法西斯政權下,父親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

為了讓兒子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為了不給孩子留下集中營瘋狂虐殺的童年陰影,父親圭多哄騙兒子說,這只是一場遊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

這是一位父親為兒子構築的生死遊戲:玩好了僥倖撿到一條命,玩不好就要跟大人一樣拉去槍斃。

有豆瓣網友評價說:“如果謊言可以這樣美麗,我也情願生活在謊言之中”

這大概就是當初泰坦尼克號沉船之前,那位父親撒謊告訴女兒“我們只是分開一小會兒”最好的詮釋。

小時候不瞭解的欺騙,都變成了長大後淚流不止的美麗謊言。

這句看似不起眼的臺詞,正是導演卡梅隆從一位倖存女孩的證詞那兒得來的。

20年前,我們不理解一位父親為什麼不能在最後的生離死別面前,跟孩子好好道個別。

20年後,我們自己已為人父母,不知道為什麼也學會了像那位父親一樣,寧願撒謊也不肯讓她瞭解人世間最殘酷的生離死別。

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有一種不負深情:帶著愛你的記憶,好好走完我這一生

20年前,我們固執地以為《泰坦尼克號》呈現給我們最刻骨的愛情是“you jump,I jump”。

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直到20年後含淚重刷,看到泰坦尼克號沉沒前,Rose趴在一塊漂浮的船板上,而Jack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氣若游絲。

再看《泰坦尼克號》:當年不理解的如今都釋懷了

Jack用最後的一絲氣息鼓勵她說:

你會離開這裡,會生一群可愛的孩子,你會慢慢變老,然後躺在自己溫暖的床上平靜地迎接死神到來,但不是在這裡,不是在今晚,答應我,你會堅守這個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