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因循守旧拒绝创新提案,公司副总一怒辞职创业单干!

每天打开科技博客, 映入眼帘的东西都越来越相似

扎克伯格的创业辛酸史、乔布斯的创业艰辛路……来点新鲜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双城记》的开头,查尔斯·狄更斯这样写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全民创业的浪潮也是那样的暗流涌动。

创业者的时代,或因循守旧被市场淘汰,或打破边界开辟新天地。

几天前,我在苏州某互联网公司扎堆的产业园办事,偶遇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

这位故人听闻我辞职创业的消息显得格外吃惊。

“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我做到副总的位置,是绝对不可能创业的。”说完她打了个哈哈。

听到这里我内心不禁苦笑一下:“副总又如何?每天做的事情闭上眼睛都能想到,太无趣了。”

CEO因循守旧拒绝创新提案,公司副总一怒辞职创业单干!

办公室很大,却也很局限

一年前,我在公司副总的位置上辞职了。

那是一家传统的营销公司,总部在北京,我负责苏州市的业务。平时老板是不太常来的,每个月底我到总部做汇报。

别人眼中我的日子是比较舒适的,用汪峰的话来讲,业务能力可以说是公司的“半壁江山”,坐在写字楼里,“天高皇帝远”,老板管不着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但只有非常亲近的人才知道在这家公司的这段时间里我积累的苦恼。

我们公司是传统的营销起家,主要业务是江浙沪的数家稳定大客户,收入还算稳定。有时候老板也会喊一喊乘着“互联网经济”的口号,但本来就能自给自足,这种事情也没有定论。然而身在苏州的我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经常会乘高铁到魔都参加一些行业峰会;在参加时不难发现很多同行以及在数字化、广告营销创意、新媒体等等新模式中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常常会有“落后于时代”的焦虑感。

总说人到中年就会面临“中年危机”,事实上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有自己的“中年危机”。在企业初创阶段也许会走在时代前列,满足当下的需求。但在接下来的阶段企业后续不断发展、各种新科技的出现很有可能让企业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被淘汰。

CEO因循守旧拒绝创新提案,公司副总一怒辞职创业单干!

敢不敢试试创新

在感受到危机及焦虑后,我也是想做出一些动作来帮助公司改变的,然而仅凭自己的力量是绝对不会对整个公司的决策造成影响的。甚至有的时候提出一些新颖的创业构想还会被老板觉得“不太安分”。有一次在给浙江一家老客户做方案时,我加入了一些很大胆的尝试,将最新的小程序、直播平台等方案写了进去,结果还没到客户的手中就被CEO怼了:咱们这些客户都已经做了十年了,你还摸不清他们的调调吗?这些太新颖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冒险去尝试的。结果改了又改,在这次方案的庆功会上,老板酒过三巡拍着我的肩膀:“别总看那些互联网、别人家公司,真没有你想的那么厉害,把咱们的事儿干干好,收收心。”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就很难了,何况想要改变企业的固有模式。自己碗中还有肉,就不会狠下破釜沉舟的心。我们常谈企业要创造价值、要提升竞争力,那就要敢于进行创新,由外拓展市场边界,由内改革组织架构,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抓住更多机会。

在一个晚风拉长了余晖的傍晚,坐在办公室的我敲下了辞职信。看着邮件在屏幕上转了又转终于发送成功,我长叹一口气,仿佛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CEO因循守旧拒绝创新提案,公司副总一怒辞职创业单干!

创业就是,打破边界的边界

关于我创业的经历,没有像很多创业者拼命奋斗面对“凌晨四点的城市”和“回复不完的邮件”,只是选择了另一种相对来讲更安逸一些的途径——在收稻上成为智客,继续做着策划方案的活儿。没那么轰轰烈烈,但也足够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我要直接面对企业的需求,执行,一周至少有五天思索方案、撰写结案报告;等待验收……出门临时在星巴克写一两小时报告,也成了一种常态。

琐碎的事情多了,曾经“高大上”的办公室,和一个“高管”的“尊贵感”和“优越感”也一去不返,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换来的就是不用再经常来回于总公司和自己的城市,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你要问累吗,那当然累,所有创业者都一样,整天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博弈,时刻准备突破思维的框架。因此很多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每天都要在自我突破上下功夫,带着自己最新的业务想法约见投资人……所以现在的创业者更偏向年轻化,有精力,有时间,能保持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而步入中年危机的我,为了保持事业与家庭的平衡,选择了收稻,零成本创业,不用再为资金烦恼。

正如李开复提出的创业者应具备的十项能力中所提到的,强烈的欲望、超乎想象的忍耐力、开阔的视野以及不设边界的思维与包容等是成功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是开阔的视野,这决定了一个创业者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创业者的视野在哪里?在我看来,创业者的视野正在于打破边界,开启大视野后的去边界思维,在这片创业绿洲之下,唯有创新,才能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