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核能圈大事件一览 利好消息拉高期待值

6月核能圈大事件一览 利好消息拉高期待值

自进入6月以来,核能圈子似乎就陷入了一场狂欢之中。时不时就能听到各种好消息,核能产业的走高态势有望延续到2018下半年。

本文就最近发生的一些核能领域大事件进行简单梳理,供读者参考。

中俄最大核能合作项目落定

在上合青岛峰会前夕,中核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签署了三份战略合同,是迄今为止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过200亿人民币,项目总造价更是在千亿以上。据悉,中俄此次旨在合作建设三代核电机组。

中国第一所“核高校”诞生

对于向“智造”转型的中国来说,技术、人才都是缺一不可的。作为一张走出去的金名片,核能产业发展更是需要不断增添创新力,以及新鲜血液的补充。至此,天津市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敲定了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的相关事宜。

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所“国字头”核工业尖端学府将在未来几年里源源不断输送相关人才,助力核能产业持续保持对标国际高度的生命力。

全球核能投资峰会召开

如果说,设立核工业高校是为了补人才短板,那么核技术发展的融资短板要如何补呢?近日,英国伦敦迎来了全球核能投资峰会(GNIS),聚集了知名金融学者、知名学术专家以及其他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核电机遇和挑战的问题。

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林伯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中广核英国首席运营官Robert Davies、海核能源首席科学家杨汉新博士等人均出席了峰会,下一站GNIS还将去往纽约、迪拜、巴黎等地,旨在为核电产业与资本架设产融结合的桥梁。

中国首艘核动力破冰船将开建

第三届世界核工业展览会开幕

2018年6月26日,第三届世界核工业展览会在巴黎开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率15家企业亮相,进一步向海外展示了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当然,“华龙一号”依旧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核心。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龙茂雄表示,我国30多年间积累了从设计、制造到运行、维护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逐步为世界所熟知。此次参加该展会,有利于让中国核电方案进一步走出去,助力全球核能发展。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在核能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造”的梦想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神经中枢”,即“和睦系统”刚刚举行了在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首台套应用揭牌仪式。这套来自于中广核的收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DCS通用平台攻克了多个世界性难题,顺利通过了阶段性考验。

与此同时,中广核还联合了数十家科研单位,共同推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铅基快堆的设计研发。这为更清洁地利用核能夯实了基础,也是未来先进核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并且充分印证了我国核能技术创新的实力。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国核能产业充分诠释了这个新时代要求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