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核能圈大事件一覽 利好消息拉高期待值

6月核能圈大事件一覽 利好消息拉高期待值

自進入6月以來,核能圈子似乎就陷入了一場狂歡之中。時不時就能聽到各種好消息,核能產業的走高態勢有望延續到2018下半年。

本文就最近發生的一些核能領域大事件進行簡單梳理,供讀者參考。

中俄最大核能合作項目落定

在上合青島峰會前夕,中核集團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簽署了三份戰略合同,是迄今為止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項目,涉及金額超過200億人民幣,項目總造價更是在千億以上。據悉,中俄此次旨在合作建設三代核電機組。

中國第一所“核高校”誕生

對於向“智造”轉型的中國來說,技術、人才都是缺一不可的。作為一張走出去的金名片,核能產業發展更是需要不斷增添創新力,以及新鮮血液的補充。至此,天津市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敲定了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的相關事宜。

這意味著,我國第一所“國字頭”核工業尖端學府將在未來幾年裡源源不斷輸送相關人才,助力核能產業持續保持對標國際高度的生命力。

全球核能投資峰會召開

如果說,設立核工業高校是為了補人才短板,那麼核技術發展的融資短板要如何補呢?近日,英國倫敦迎來了全球核能投資峰會(GNIS),聚集了知名金融學者、知名學術專家以及其他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核電機遇和挑戰的問題。

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林伯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中廣核英國首席運營官Robert Davies、海核能源首席科學家楊漢新博士等人均出席了峰會,下一站GNIS還將去往紐約、迪拜、巴黎等地,旨在為核電產業與資本架設產融結合的橋樑。

中國首艘核動力破冰船將開建

第三屆世界核工業展覽會開幕

2018年6月26日,第三屆世界核工業展覽會在巴黎開幕,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率15家企業亮相,進一步向海外展示了我國自主核電技術。當然,“華龍一號”依舊是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核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龍茂雄表示,我國30多年間積累了從設計、製造到運行、維護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逐步為世界所熟知。此次參加該展會,有利於讓中國核電方案進一步走出去,助力全球核能發展。

毋庸置疑的是,我國在核能領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造”的夢想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不久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核電站“神經中樞”,即“和睦系統”剛剛舉行了在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首臺套應用揭牌儀式。這套來自於中廣核的收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DCS通用平臺攻克了多個世界性難題,順利通過了階段性考驗。

與此同時,中廣核還聯合了數十家科研單位,共同推動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鉛基快堆的設計研發。這為更清潔地利用核能夯實了基礎,也是未來先進核能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並且充分印證了我國核能技術創新的實力。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我國核能產業充分詮釋了這個新時代要求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