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CDMA!

昨日,中國電信召開股東大會,中國電信總裁兼首席營運官劉愛力於股東會上表示,CDMA抵達壽命週期,但集團較另外兩間電信商的狀況特殊,他希望最快往年底至明年終將CDMA退網,以降低運營本錢和資本開支,提升股東利益。

一個時代行將完畢。明天我們來聊聊CDMA的故事。

說起CDMA,當然少不了通訊界的第一女神 — 海蒂·拉瑪。

再見了,CDMA!

海蒂·拉瑪

這是1940年,夏天。

好萊塢明星海蒂·拉瑪在一次聚會上看法了鋼琴家喬治·安塞爾。她約請他到家中做客。兩人聊起了瘦身,隨後談起了人生。

再見了,CDMA!

安塞爾痛恨法西斯,他想為打敗法西斯軸心國盡一份力。拉瑪想起她的第一任丈夫,一個與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做生意的軍火商,她已經在一次晚宴上聽到納粹官員談起過如何操控魚雷的事。

魚雷的發射經過無線信號遙控,以確保命中目的的精確性,但這種方式很容易被相反頻率的信號攪擾,從而使魚雷偏移目的。

當安塞爾掉以輕心的彈起鋼琴時,拉瑪靈光一現,她想,既然按下不同鋼琴按鍵就能收回不同聲響,那麼在發射器和接納器之間不停的隨機改動無線信號頻率,不就可以防止魚雷被信號攪擾和阻攔嗎?

關鍵的成績是如何保證發射器和接納器在隨機改動頻率時堅持同步,剛好,安塞爾熱衷於音樂實驗,在聲響同步方面擁有豐厚的經歷。

安塞爾想出了詳細的施行方法,他們在魚雷的接納器和艦船的發射器內裝置相反編碼的滾筒,使兩者同時運轉,藉此調整頻率來堅持同步。他們設計的零碎採用了88個頻率 ,這剛好是鋼琴上的按鍵數量。

1941年,拉瑪和安塞爾提交了專利請求,次年取得機密通訊零碎專利。

再見了,CDMA!

雖然他們以為這一創造可以協助政府博得和平,但是,這個機密通訊零碎從未在二戰時期運用過。美國海軍似乎不太置信一個明星和一個鋼琴家的創造,把“鋼琴放在魚雷裡”,大兵們覺得不可思議。

再見了,CDMA!

但這一創造並未被人們遺忘。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迸發,一場核噩夢把美國攪得翻天覆地。西爾凡尼亞電子國防實驗室為此開發了一種電子擴頻零碎,用於處置美國的平安通訊,其技術完成正是基於拉瑪和安塞爾的機密通訊零碎專利。不過,這個時分該專利曾經過時了。

1960年代晚期,“擴頻”這個詞開端被運用,它指在傳輸信息之前對所傳信號停止頻譜擴寬處置,並採用加密技術取得更強抗攪擾才能,同時,可在相反的頻帶上承載不同用戶的信息。

拉瑪和安塞爾設計的零碎,實踐就是擴頻技術。他們設計的擴頻零碎明天被稱為“跳頻”。

擴頻技術最後用於軍事通訊,直到1980年代中期,美國軍方對其銷密後,才開端走進民用市場。CDMA的根底技術即擴頻,它允許多個手機通話共享相反的頻率。

CDMA的配角當然是高通。

這是1989年,正值1G模仿時代向2G數字時代過渡期,挪動產業蓬勃開展,各大運營商正在瘋狂建基站,但1G模仿技術遭遇到了容量和效勞質量的瓶頸,業界提出了採用TDMA(時分多址)技術來停止數字傳輸的方式,以替代1G模仿通訊。

1G採用FDMA技術,一個用戶在通話時佔用一個信道。TDMA則可完成在單個信道內效勞多個用戶的才能,它將無線信道分紅8個時隙,供8個用戶得輪番運用,從而提升了容量。

雖然TDMA在容量提升上無限,但很適用,眾所周知的GSM就是採用TDMA技術,因而,越來越多的運營商開端選擇TDMA。

不過,隨後高通宣佈他們有更好的方法可完成讓多個用戶同時共享頻道,且能讓運營商建更少的基站。

高通的方法是,將用於軍事通訊的CDMA技術使用於商業手機網絡。

CDMA,即碼分多址,它經過不同的擴頻碼來完成多用戶在同一工夫同一頻率上共享。從技術上講,CDMA比TDMA更具劣勢。

再見了,CDMA!

但是,沒有人置信高通。

許多學術界和業內人士以為,高通的CDMA太保守,商業化過於複雜,沒有本錢劣勢,且存在無法處理的根本成績,關鍵是還來得太遲。

包括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在內的各大媒體對此爭相報道,華爾街日報直抒己見的指出,CDMA不能滿足規模化建立,這將招致設備商和運營商損失數十億美元。

1989年11月7日,一個決議高通和CDMA生死的日子來了。

高通決議在這一天約請100多位電信行業的高管來觀看他們的CDMA演示。“假如這次演示失敗了,我們能夠會死的”,時任高通CEO歐文·雅各布回想說。

在演示現場,高通架起了兩個CDMA基站,開來一輛放置了CDMA終端設備的汽車,駕駛員將開著汽車在兩個基站的掩蓋範圍內來回路測。

再見了,CDMA!

就是這輛車

頭一天,觀賞者聚集一堂,聽完雅各布引見完CDMA如何任務之後,合理要進入演示環節時,任務人員告知雅各布,設備出成績了。

為此,雅各布不得不延伸演講工夫,拖住觀眾。所幸的是,這次毛病只是由於一個GPS接納器與衛星得到同步形成,與CDMA設備自身有關。經過一番小曲折後,在爾後演示的五天時期,設備均未發作毛病。

高通接上去在美國多個城市停止了相反的演示,仍然採用兩個基站和一部CDMA終端停止路測,次要是為了證明CDMA的“軟切換”關鍵特性。隨後,高通進一步處理了功率控制、小區邊緣攪擾等商用應戰,到1991年,高通演示完成了超越50部挪動電話同時運用一個CDMA載波,成功證明了CDMA是一項可行的商業技術。

1993年7月,美國通訊工業協會同意CDMA作為2G規範,第一個CDMA規範IS95發佈。

1994年10月,香港和記黃浦採用Motorola的設備建成世界上第一個CDMA商用網絡。

1995年,CDMA技術在韓國失掉大規模商用。隨後,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度也相繼建立了CDMA商用網絡。

1997年,我國在北京、西安、上海、廣州建立了CDMA實驗網,即中國長城網、133網。

2000年,中國聯通與高通簽署知識產權框架協議,隨後啟動CDMA網絡建立,CDMA正式進入中國。

2001年,CDMA手機在中國開端大規模銷售。由於事先GSM手機曾經規模化和低價化,手握兩張網絡的聯通打出CDMA高端牌,以CDMA失密性強、話音明晰、掩蓋廣等劣勢來區分GSM市場。

再見了,CDMA!

各種CDMA終端

但是,技術歷來不是獨一的決議要素,規模效應才是挪動通訊產業恆古不變的制勝法寶,CDMA可選擇的終端不斷遠少於GSM,產業鏈式微是CDMA的一大弱勢。

直到2008年電信業重組,原中國聯通的CDMA業務則併入新的中國電信後,坊間不斷傳播著“一入電信深似海,從此手機不好買”。

離開3G時代,歐洲與日本等本來推行GSM規範的國度結合起來成立了3GPP組織 ,擔任制定全球第三代通訊規範。3GPP小心翼翼地參考CDMA技術,以儘量繞過高通的專利,開收回了原理相似的WCDMA。

高通趕忙不落人後地與韓國結合組成3GPP2 與3GPP抗衡,推出了CDMA2000。

還有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

自然,最初的後果還是在2G具有先發劣勢的WCDMA的參與者最多,市場佔有率最高。WCDMA開展得風生水起,從最後的R99開端,不時更新版本,參加新特性,網絡速率也是步步提升。但是,CDMA2000的技術框簡直沒變,網絡速率也跟不上WCDMA的節拍。

3G時代,CDMA2000遇到了開展瓶頸,隨著採用CDMA2000的運營商越來越少,整個產業鏈大幅萎縮。

進入4G時代後,一些運營商開端封閉CDMA網絡,以重耕4G網絡。

2007年,澳大利亞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徹底封閉CDMA網絡的國度。

2008年,日本KDDI封閉CDMA網絡。

2012年,韓國KT封閉CDMA網絡。

2012年,新西蘭Spark封閉CDMA網絡。

2013年,泰國CAT電信封閉CDMA網絡。

2014年,厄瓜多爾CNT封閉CDMA網絡。

2016年,加拿大Manitoba封閉CDMA網絡。

2017年,加拿大Bell封閉CDMA網絡。

2017年,加拿大Telus封閉CDMA網絡。

2017年,加拿大Sasktel封閉CDMA網絡。

……

關於運營商,封閉CDMA網絡,利於在騰出來的2G頻段上部署對網絡掩蓋要求更高的物聯網和VoLTE新技術,以疾速佈局新業務,搶佔市場。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轉入4G,大局部用戶終端都支持VoLTE,按用戶均勻兩年半就會改換一次手機的習氣,這為運營商封閉CDMA發明了條件。

關於中國電信,重耕CDMA800M頻段是根底網絡才能建立的關鍵,經過有節拍的完成業務遷移和頻率騰退,可完成低本錢、高效率的建成一張通話質量優於CDMA 1x,掩蓋功能和容量效率與1x相當的800M VoLTE網絡。

一個時代正在完畢,再見了,CDM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