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摘要:賣方研究的黑天鵝,賣方分析師的水平到底怎麼樣?】

最近在買方、賣方圈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第十六屆新財富暫停,在票選階段因一段圈內聚會的視頻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征討和監管部門的重視,甚至驚動了證券業協會,多達30家券商退出評選。


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談多了買方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聽聞賣方研究的黑天鵝,不禁唏噓時代浪潮的善變。一般來說,獲獎的賣方分析師升職加薪,風光無兩;落選的分析師則黯然離場,或是退出賣方研究的領域,競爭十分慘烈。正是這種極強的光環效應,才使每年的票選各家機構劍拔弩張,花邊新聞氾濫。賣方分析師天天在研報裡提及的“黑天鵝”,誰曾想到也發生在自己的行業,正應了孔尚任名句“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對於賣方研究究竟有多大的價值,筆者很難下定論,但對於新財富分析師這一事件而言,還是有一些話想說:

1.劣幣驅逐良幣

“分析師通過描述、預設經濟、產業、公司發展的過去與未來,提升資本流動效率,進而對產業經濟帶來積極影響”

,這一理念正是《新財富》雜誌效仿國外的International Investor,開板本土分析師排名的初衷:讓研究錨定價值,讓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選擇優秀的行業分析師。

伴隨這些年新財富評選影響力的提升,獲獎對分析師個人及團隊的財富效應(獲獎=百萬年薪)、證券公司的宣傳和佣金派點提升(中小券商異軍突起的法寶),使評選拉票環節逐步變味,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參評分析師從送卡送紅包,到曬靚照、拍MV電影,書法藏頭詩、視頻直播、二次元漫畫、論壇泳裝秀等,“主打美女分析師牌,送早餐,陪聊陪遊戲,苦情牌,實名造謠,互揭黑底”,真是一些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手段。也正是這些花邊新聞,將圈內外認識關注點從分析師轉移到隱私八卦上。造就行業內外對分析師忽悠和”劣幣驅逐良幣“的指責。


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直言不諱的講,新財富的投票者囊括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主流買方機構,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中投、匯金等國字號機構,全部公募、保險、銀行、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或自營部門,還有近800家中大型私募,QFII等海外投資者,投票單位高達4000餘個,覆蓋資管規模達70多萬億。

這樣一個龐大的投票團,各位賣方分析師要讓買方機構認識你、認可你、投票給你,三個階段,一層比一層難,競爭極其慘烈。不少分析師在敗選新財富後,很可能面臨職業生涯的轉型,即便一時榮耀萬千,但在過去15年的歷史裡,常勝將軍也不過寥寥幾人。從各大券商分析師的趨之若鶩,到曾經的霸主中信、中金,高善文等重要人物或機構的退選,亦可見業內元老們對當下評選風氣的不滿。

2、賣方研究的含金量

評選風氣不正是不是就要否定賣方研究的價值? 當然不是!

正是新財富評選排名的市場化,將收入與研究排名掛鉤,才激勵了更多的參與者和更多、更高質量的研報產生,分析框架、估值模型、研究團隊也正是早年新財富積極推動下的碩果。回望2003年首屆新財富分析師評選,現在看仍是投研界的旗幟和翹楚。


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宏觀的許小年是最早成立中金研究所,搭建賣方研究框架的領軍者;農林牧漁的趙金厚一直奮戰在農林牧漁行業研究的前線,曾有新財富七連霸(03年-09年),更是首位新財富白金分析師,社服的譚曉雨、房地產的張宇、零售的張海燕都曾在早年的新財富評選中實現連霸偉業。而新財富從2010年起開評的白金分析師,上榜者皆為買方機構心目中的絕對王者。


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作為一個由龐大買方機構一票一票投出來的冠軍,一屆獲獎或許有偶然,但在專業機構的眼中,連霸多年的,真是研究地位和價值的體現。

3、分析師推票的水平

如果跟著新財富第一買票的結果是怎樣? 新財富分析師指數(399354)由新財富各行業金牌分析師所推薦股票編制而成,按總市值佔比、自由流通市值佔比、成交額佔比按1:1:1權重加權平均後,從高到低選取前100只股票構成指數樣本股,並在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的第1個交易日定期調整樣本股。此處,參照系設為滬深300指數。


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再見,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數據來源:智慧雲極-FOF投資分析系統)


從2006年至今的表現來看,新財富分析師指數在早些年份的推票實力也只能緊跟HS300走勢,在06-07年的大牛市中,更是相對指數沒有超額收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切換到2012年後,各大分析師的實力相對滬深300來講已有明顯超額,且在15年至今,分析師指數超額已經遙遙領先。


從過去5年的年化收益表現來看,分析師指數的年化表現也是遠勝滬深300指數的。

可以這麼講,賣方研究的含金量一直都在,但是賣方分析師們卻在市場競爭中選擇了離市場和利益更近,而離研究與結論更遠的一條道路。

新財富票選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套研究價值的評估尺度,通過票選來優勝劣汰,從結果來看,這一目的達成的很出色, 它造就了資本市場裡最勤奮的一批研究人員,它或許不是分析師評價的最優解,但卻是現階段兼顧效率、公平、利益的次優解。

如今,新財富戛然而止,賣方分析師夢醒了,行業生態的鉅變漸行漸近,供給側大刀悄然伸向了賣方分析師領域,與榮譽脫鉤後,賣方研究走走向哪裡?

·END·——基金評價與投資,讓基金理財不再有坑!

往期精彩回顧:

特別聲明:本文中的觀點或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所載的信息均來源於已公開信息,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作者於發佈文章當日的判斷,文章所指的基金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益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微信號可能發出與本文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該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本文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要約、投資推薦或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