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桃花源記裡世外桃源的地方就在這裡,美!


有沒有世外桃源?答案是:有的!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描述的世外桃源是這樣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從口入,初極狹……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那麼,在我國雲南文山州廣南縣北部的深山裡,就有一個這樣的世外桃源!

它就是壩美,這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兩岸青山、溶洞眾多,河道時寬時窄,陡崖峭壁林立。正前方,一座陡峭的山崖突兀地挺立水中,臨近水面處有個水洞,這就是進入壩美的入洞口。

這個洞叫桃源洞,為我們划船的老鄉說,過這個約一公里長的洞要花“三夜兩天”的時間。剛進入後沒有亮光,伸手難見五指,是第一個“夜晚”;不久之後行經一個被叫作“觀音望月”的“天窗”洞口懸掛在頭頂上,這是第一個“白晝”;然後週而復始,再經兩個“夜晚”和一個“白晝”。


當走出最後一個“夜晚”後,幽深的桃源洞已在你的身後,你的眼前突然明亮起來,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幽靜秀美的鄉村山水畫卷。果然如《桃花源記》中所說,豁然開朗啊,“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生活在這裡的是壯族人,寨子古老而優美,一層層依山而建的麻爛樓里居住著百多戶人家。壩美人世世代代以農耕為生,處處是雞犬相聞、鄰里和諧的田園牧歌情趣,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信仰崇拜等都較好地保存著壯族古老的傳統文化特徵。

壩美的壯語意為大樹或森林,村裡那棵大榕樹就是最好的體現,人們都稱其為長壽樹,因為它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歲月依舊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四季常青,見證了壩美人世代變遷,人們一直在這裡聚集、納涼、娛樂。

河流田地間的這座廊橋,是村民田間勞作的必經之路和休憩之所,每天見證著村民原始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壩美河的風光也是值得你好好體驗一番的,在流經壩美村前時,自然地分流成了兩條河流潺潺而行,左為女人河,右為男人河。

壩美面積不大,但景色是真美,江南水鄉的神韻、桂林山水的秀美,還有那獨有的田園風光,都值得你前來一探究竟。如果有時間,不如來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