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地吐痰、電動車走快車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再過幾天,這些行為將“吃”罰單!

《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是河南省第一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門性地方法規,也是鄭州市首次為文明立法。

7月1日起,《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正式施行。市民隨地吐痰、便溺,現場拒不整改的,將“吃”到50元的罰單。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出行、擾亂交通秩序的會受到一定的處罰,下一步將與誠信體系建設掛鉤。而在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也將會受到處罰。

隨地吐痰、電動車走快車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再過幾天,這些行為將“吃”罰單!

街頭被掛在欄杆上的共享單車

6月22日,《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新聞發佈會召開,《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是河南省第一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門性地方法規,也是鄭州市首次為文明立法。會上,鄭州市文明辦、鄭州市城管局、鄭州市交警支隊等部門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下月起隨地吐痰、便溺

被發現後拒不整改罰50元

出門遛狗不拴狗繩、牽狗到公園裡遊逛,這些違法行為要“吃”到罰單,市民們能夠理解。但隨地吐痰、便溺這些行為為什麼是違法的呢?這在《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四十五條裡有明確規定,隨地吐痰、便溺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處以警告並責令當場清理,拒不清理的,處以五十元罰款。

那麼如果是因為一時找不到公廁,或者臨時沒有找到垃圾箱,市民不得已出現了隨地吐痰、便溺的情況,又應該怎麼處理?對此,鄭州市城管局負責人夏莉說,他們首先要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儘量為文明條例的推行創造較完好的硬件設施條件。在《條例》貫徹落實中,他們將加快制定出臺違規養犬、生活噪音、隨地吐痰便溺等不文明行為查處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執法辦法。

考慮到實際情況,他們目前是以宣傳教育為主,等到7月後,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理,如果市民出現隨地吐痰、便溺的情況,且拒不整改,將被處以50元的罰款。所謂整改,也就是在執法人員或工作人員的勸導下,能夠現場清理乾淨,便可以不再對其進行處罰。

隨地吐痰、電動車走快車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再過幾天,這些行為將“吃”罰單!

行人慾翻護欄,被交警阻止後仍不聽勸。

據瞭解,《條例》涉及城市管理部門負責教育引導勸阻公民的有以下多條行為▼

公民從事經營活動不得妨礙公共秩序

不得向車外拋撒廢棄物

不亂扔果皮等廢棄物

不得在公共設施上塗寫刻畫

不得隨地吐痰便溺等。

城管系統各單位將號召本單位職工自覺行動,對以上行為主動上前勸阻。環衛主管部門、數字化城市管理部門號召環衛工人、市容協管員、12319採集員等群體主動履行和承擔以上不文明行為的教育引導和勸阻責任。

非機動車和行人有不文明行為

將掛鉤誠信體系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鄭州市區的不少路口,交警部門安排執法人員對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禁行的行為進行了整治。非機動車停車越線、駛入機動車道、闖紅燈上高架橋等行為,被列入違法名單,不少市民當場受到批評教育。不過,在上下班高峰期,非機動車特別是電動車駛入機動車道、闖紅燈過路口等行為還是較為普遍,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路口的交通秩序、導致交通擁堵的出現。

上述這些行為,也是不文明的體現。

隨地吐痰、電動車走快車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再過幾天,這些行為將“吃”罰單!

非機動車違章駛入機動車道。

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鄭州市交警部門下一步仍將繼續加強對“非機動車、行人違法”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整治力度。非機動車、行人專項整治活動內容包括非機動車(含電動自行車)闖信號、停車越線、行駛機動車道、闖禁行上高架橋、騎車帶人、逆向行駛、攔頭猛拐、搶道行駛、亂停亂放。行人闖信號、不走人行道、橫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線、有人行天橋的不走人行天橋、斜穿道路、翻越護欄等交通違法行為。

無紅綠燈路口

機動車要禮讓斑馬線過路行人

機動車行駛到路口,遇到橫穿馬路的情況,是否必須進行禮讓?在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如果出現行人不按信號燈過馬路,機動車也必須進行禮讓嗎?鄭州市交警支隊上述人士說,機動車斑馬線禮讓行人的整治,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

隨地吐痰、電動車走快車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再過幾天,這些行為將“吃”罰單!

斑馬線前,機動車沒有讓行人率先通過。

一是在有信號燈控制的交通路口,由於機動車、行人的行止都由交通信號燈分別分配了通行時間,這種情況下機動車、行人只要按燈行駛即可,機動車在有信號燈控制路口不需要特別禮讓行人。

二是在無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路段,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容易出現交叉、搶行,機動車一方必須禮讓行人一方。機動車在發現行人通過斑馬線時,需減速或停車,待行人安全通過後,再駛過斑馬線。

隨地吐痰、電動車走快車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再過幾天,這些行為將“吃”罰單!

主幹道上亂停車且找不到車主者,交警將車拖離現場。

交警部門將對非機動車道、人行橫道信號燈和標誌標線進行全面排查整改,重點解決商業區、居民區、學校等交通集聚點附近交通信號燈設置不科學、不合理問題。

在未設置信號燈的斑馬線前,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要求,交警部門將增設更加醒目的“禮讓行人”、“監控拍攝”等提示標識,視情增設斑馬線夜間發光警示設施,向駕駛人傳輸禮讓行人、文明行車的提示信息,督促形成良好駕駛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