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完顏奔睹戰績的“失真”,就能得出《金史》不確的結論嗎?

讀書要深入分析,方為精讀。有些所謂的問題,其實都是讀書沒有用心所致。例如,網上作為抨擊《金史》不準確的主要論據之一,就是在《金史 完顏奔睹傳》中,說天眷二年(1139年)夏,完顏奔睹以五千兵馬在東平和邳州兩敗多達十餘萬岳飛軍隊的記載。由於近代以來經學者們不斷的研究、考證後確認,岳飛部從來沒有進軍過山東地區,故而這一史料一直被當作攻擊《金史》不確的論據之一,在網絡論壇上更是被一些岳家軍粉絲們大肆炒作無敵論的依據。

可是讀過《中國史學史》的朋友們都知曉,在元代官修三史中,金史一直以“敘述精煉、記事準確、編排恰當”的特點,被褒譽為三史中學術價值最高的一部,而完顏奔睹傳中這一史料又作何解釋呢?

其實,宋史名家——鄧廣銘先生在他著述的《岳飛傳》中對此早已做出瞭解釋:這批數量達到十餘萬的所謂“岳家軍”,在公元1139年確實突襲了東平,並大肆蹂躪了周邊各鄉村、堡寨,一時可謂聲勢浩大,作為金朝史官自然會在《實錄》中予以記載。但究其實質,這支大軍並不是真正的由岳飛指揮的所部軍隊,而是由多支民軍聯合而成,為了達到恫嚇金國守軍的目的,而冒用了岳家軍的名號,這在當時是常用的政治手段之一。也正是由於其組成混雜、戰術素養不佳、指揮混亂,加之完顏奔睹等金國將領指揮得當,故其雖擁有二十倍於敵的優勢,依然在兩地連續失利,最終瓦解潰敗。

在元末匆匆編撰《金史》時,史官們大多參閱了現今已不存在的各卷金帝實錄,故而留下這樣的記錄,本不為怪,歷史愛好者們如果能細讀名著,也就不會人云亦云,成為網絡爭論的簇擁者了。

從完顏奔睹戰績的“失真”,就能得出《金史》不確的結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