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千亿独角兽宁德时代的前世今生(附最全概念股)

一文看懂千亿独角兽宁德时代的前世今生(附最全概念股)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这里是猫哥撩股!

周五晚间,证监会核发了两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一家是上交所主板:绿色动力环保,另外一家是深交所创业板:宁德时代,两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但是没有公布两家公司具体的募集金额,如果按照之前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绿色动力募集的金额是5.6亿,这样宁德时代的募集金额在50亿左右,比之前公布的131亿募集金额缩水了近6成,当然了募集金额缩水的不只是宁德时代,医药独角兽药明康德也缩水了近6成,其实这样也是监管考虑到市场的承载问题,虽然政策上支持独角兽快速IPO,但维护市场稳定是个大前提,所以富士康的巨额IPO,创新性的采用了新股锁股的方式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可见监管也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稳定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独角兽药明康德已经上市,目前还没有开板的意思,大有冲击千亿市值的味道,今天要说的这家公司——宁德时代,也是超级独角兽,还没有上市,估值就已经接近1000亿,最新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显示,宁德时代以1000亿估值排名第五,是雷军小米的一半估值。宁德时代是一家很低调的公司,如果不是因为他要上市了,而且还创造了24天闪电过会的记录,大众可能都不太熟悉这家公司,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宁德时代的面纱,看一下这家千亿独角兽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家公司!

一、宁德时代有多牛?

1、业绩牛

2017年营业收入199.97亿元,同比增长3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9.72亿元,同比增长31.44%。净利润在A股非国有制造企业中,应该能排进前10;即使算上金融地产、石油石化及各种央企巨无霸,在A股也能排前100名。根据招股书披露,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着高速增长。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57亿元快速增至2017年的约200亿元,净利润从2015年的9.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约40亿元。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的增速分别为34.4%、160.9%,2016年、2017年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31.44%、224.6%。

2、市值牛

根据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和估值,预估上市后市值或超1300亿元。而目前创业板第一大市值公司温氏股份的市值为1267亿元。宁德时代有望超越温氏股份成为“创业板一哥”

3、行业全球第一

在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行中,公司超越松下和比亚迪,以11.84GWh的销量夺冠,它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不仅绑定了戴姆勒、宝马、大众等欧洲电动汽车,并且近日签下了日产的订单,首次面向日本车开始提供车载电池(要知道,松下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而日系企业一般非常抱团)。

一文看懂千亿独角兽宁德时代的前世今生(附最全概念股)

二、谁缔造了宁德时代?

曾毓群,宁德时代董事长,实际控制人之一。一贯作风低调,很少在媒体露面。

根据招股说明书,曾毓群持有公司控股股东瑞庭投资100%股权,间接持有公司29.23%的股份;李平直接持有公司5.73%的股份,董事长曾毓群和副董事长李平为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发行前股本总额的34.95%。

一文看懂千亿独角兽宁德时代的前世今生(附最全概念股)

1989年,曾毓群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在福建一家国企干了三个月之后辞职到了东莞新科电子厂,这是一家香港新科实业在东莞设立的电子厂,生产电脑磁盘读写磁头,1986年被日本的一家老牌的电子集团——TDK集团全资收购。曾毓群在这家电子厂干了十年,31岁的时候,成为厂里最年轻的工程总监!

2012年,华晨宝马想推进电动汽车“之诺”,他们发现ATL是苹果手机电池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说明其电芯稳定,想跟ATL谈合作,但是政策不允许,ATL是一家日本TDK集团全资控股的外资企业,根据当时政策规定,全外资企业不能生产动力电池,所以曾毓群和他的创业小伙伴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剥离出来,注册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还是持股的)。而且有了宝马这个伯乐的背书,4年之内,曾毓群将CATL推到全球第三大汽车动力公司的位置,仅次于松下和 比亚迪 。6年之后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头把交椅,宁德时代的上市,曾毓群极有望成为福建首富。

其实在华晨宝马之前,ATL以合资公司的模式与汽车制造商合作。2010年4月,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先行”)、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ATL子公司)、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北京普莱德。

北京普莱德2014、2015年是宁德时代第三大销售客户,2016、2017年为他的第二大销售客户,即使它只是从宁德时代采购电芯而非完整的电池包,也对宁德时代至关重要。北京普莱德的业务模式,是“北大先行(电池正极材料)+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电芯)+普莱德(动力电池系统PACK)+北汽新能源(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应用)及福田汽车(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应用)”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北京普莱德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打开一条通道,并在2017年打包卖了个好价钱。2017年4月,东方精工以47.5亿收购北京普莱德100%股权,宁德时代获得4.37亿元现金和7125万股(占比5.58%)东方精工的股份。

为了享受国家补贴和政策支持,宁德时代必须切断与外资的关联。2016年3月24日,普莱德原股东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ATL子公司)将普莱德25%的股份转让给宁德时代,转让价格为6750万元。三个月后,东方精工就发布了收购及重组预案。而2015年10月,ATL将所持宁德时代有限15%的股权转让给了宁波联创,股权转让完成后ATL不再直接或间接持有宁德时代的股权。此后,政府补贴和国有资本开始涌入宁德时代。2015-2017年,宁德时代合计收到政府补助10.63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来自宁德市。

三、宁德时代竞争力:三元是大方向,产能持续扩张,产业链布局凸显

1、电池能量高密度是方向,目前,三元电池是满足能量密度要求的唯一选择

2018年《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已经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105(含)-120Wh/kg的车型按0.6倍补贴,120(含)-140Wh/kg的车型按1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1.1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2倍补贴,与2017年相比有有所提升。三元材料在3.7V电压等级下,组成电池后极限能量密度达到412Wh/Kg,成为300Wh/Kg目标的现有唯一选择。国内三元电池替代磷酸铁锂系已在乘用车与专用车领域应用,未来成长空间与投资价值大。

2、需求持续增长,CATL出货全球第一,产能持续扩张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0.3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量为9.73万辆,占2017年总产量的49.62%,乘用车成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增长动力。

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宁德时代电池装机总电量达到1057.64万千瓦时,市场份额达到29.04%,与位于第二的比亚迪拉开较大差距。有能力配套的电池企业数量持续减少,作为位数不多的有能力配套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竞争优势越发明显。

同时,根据各大厂商产能规划,2018年CATL、比亚迪、沃特玛将成为动力电池产能前三的厂商,其中,CATL产能将达到56Gwh,远超位于第二、三位的比亚迪、沃特玛,稳居全球第一。

(产业链个环节的主要上市公司)

一文看懂千亿独角兽宁德时代的前世今生(附最全概念股)

四、独角的另外一面,一家独大能持续多久? 比亚迪出击!

1、退补的影响

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报告期内,宁德时代的毛利率都在35%以上,然而从2017年的43.7%下降到36.29%,整整下降了7.4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开始收紧普通新能源的补贴,大幅下降40%,补贴政策要求开始面向高标准、高技术的要求。

然而,补贴减少直至完全取消是大势所趋,在呵护中成长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受益于补贴的同时,也受累于补贴。同时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整车的30%~50%,补贴退坡意味着动力电池企业要承担相应的降价压力。

宁德时代也同样如此——在宁德时代的招股书中表示,2017年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动力电池系统受政策影响售价降幅较大,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优惠税率。

2、占比过高的营收账款

2015年—2017年,宁德时代的应收账款余额额分别为239,798.07 万元、732,271.45 万元和 693,803.44 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2.05%、49.22%和 34.70%。

宁德时代占营收将近一半的应收账款虽然账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但由于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如不能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可能造成亏损,这对宁德时代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

不要小看这两点,另外的电池巨头沃特玛差点死在这两点上!

3、关联交易:

根据招股书披露发现,宁德时代在2017年非经常损益净额占净利润的比例高,主要是因为将持有的普赖德23%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了东方精工。事实上,在宁德时代前五名销售客户中,普莱德一直排在前三名。

宁德时代将持有的普莱德23%的股权出售给东方精工,而宁德时代还持有东方精工6.20%的股权。感觉水有点深。

4、竞争加剧

一方面面临行业产业链两头挤压的困境,另外一方面,竞争对手,诸如比亚迪的入局也让宁德时代万分难受。

比亚迪是典型的重资产企业,其生产的动力电池自产自用,这让轻资产的宁德时代抓住契机,赶超了比亚迪成为行业龙头。然而,为了夺回电池龙头宝座,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展战略上做出两项重要调整:一是调整电池技术路线。从2017年开始,比亚迪就在其乘用车业务上开始使用三元锂电池,2018年及以后生产的纯电动车型也都将使用三元锂电池。二是将动力电池业务分拆独立运营,向其他新能源车企供货。曾经,比亚迪封闭的全垂直发展战略使其失去大量整车客户,然而如今,动力电池业务拆分之后,其乘用车市场上潜在客户将是原来的数倍。

比如,4月7日长安与比亚迪达成新能源战略合作,要知道长安可曾是宁德时代的客户,不过宁德时代也大手笔抢滩国际市场,继3月拿下大众订单之后,再度签下了日产和戴姆勒两个国际品牌,比亚迪的老伙伴戴姆勒最近与宁德时代牵手了,据了解,戴姆勒集团将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2022年前,戴姆勒预计将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0款以上的纯电动车。由此可见,戴姆勒对电池质量和产能的需求非常大。

另外大众汽车集团CEO穆勒在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2017财年新闻发布透露,宁德时代成为公司确定的第一家中国电池合作伙伴,而截至当时,大众集团在欧洲和中国这两个市场已达成合作的电池采购订单金额已达200亿欧元。

前途一片光明,竞争一直在路上,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1、短期受益:

短期反映的个股是资金的记忆,比如前提热炒的华西股份,天华超净、星云股份等

2、长期受益的是产业链的优质个股以及新能源产业链个股!

一文看懂千亿独角兽宁德时代的前世今生(附最全概念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