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黄非”危害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成绩显著

扫除“黄非”危害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成绩显著

扫除“黄非”危害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成绩显著
扫除“黄非”危害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成绩显著扫除“黄非”危害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成绩显著

领导重视

“扫黄打非”更加组织有力

我市将“扫黄打非”上升为全市战略,列入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事日程,一年一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要对“扫黄打非”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做好“扫黄打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按照市领导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统领协调作用,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注重突出创新,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培训会、手抄报现场推进会、手抄报获奖人员表彰大会、青春护航启动仪式、“弘儒正风”宣讲活动等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全市“扫黄打非”工作有序开展,深入推进。2017年以来全市共下发各类文件50余件,向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报送信息460余条,有20余篇信息在全国“扫黄打非”网刊发,10篇信息在省“扫黄打非”信息专刊刊发。在《济宁日报》刊发信息13篇、刊发专版3期,在济宁新闻联播播报专题活动5次,在全社会营造了“扫黄打非”工作的浓厚氛围。

打造工作亮点“扫黄打非”进基层“济宁模式”成为知名品牌

根据文化部中西部文化执法对口交流的工作安排,我市赴兰州对口交流期间,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举办了济宁市“弘儒正风中小学生‘扫黄打非’手抄报”作品展,集中展示了我市第二届“扫黄打非”手抄报一、二、三等奖等100幅优秀作品,兰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的有关领导,兰州市各城区全体执法人员,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5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樊存常介绍了我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特别是进学校开展手抄报活动的好做法。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我市“扫黄打非”手抄报作品,对我市展示的手抄报作品高度赞赏,对我市“扫黄打非”进校园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7年10月31日,我市又率先在全省举办了“弘儒正风‘扫黄打非’青春护航行动”启动仪式,2018年4月,我市创新性的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弘儒正风青春护航”宣讲活动,在全市聘请讲师14名,对全市100所中小学校,开展100次“扫黄打非”法律法规宣讲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获得了广大师生一致好评。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决定将我市“弘儒正风”的经验作为全省进基层的口号进行全面推广。青岛、德州、滨州、菏泽、泰安、东营、日照等地“扫黄打非”同仁,纷纷到我市观摩学习,对我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0月30日,捷报传来,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评选活动中,我市有3个“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入选,分别为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村、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汶上县郭楼镇崔园村,我市入选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首位。

钢山街道后八村地处邹城市东城新区,总人口1万余人。近年来,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社区,邹城市文化执法局深入调研,勤于走访,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读正经、立正统、走正道”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基层阵地,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环境,全力打造“扫黄打非”“后八模式”。多渠道多途径深入宣传。利用该村经济实力雄厚的特点,依托鑫琦公园公益广场、新建广场和文化德育一条街,制作系列倡树文明、抵制低俗的宣传展板、发光字和条幅,加强对“扫黄打非”知识的宣传,为“三正”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村民小广播和报纸《鑫琦之声》,深化村民对“三正”和“扫黄打非”工作的正确认识。依托安保民兵,成立了网格化小组,选优秀村民做组长和成员,在各小组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深入宣传普及“扫黄打非”有关法规,全面动员“三正”活动。多形式多载体开展活动。该村于2007年开办村民夜校,邹城市文化执法局主动介入,将“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列入到每月的学习配档表,宣传“扫黄打非”业务骨干按时到夜校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培训,有效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同时,组织开展“读正经、立正统、走正道”三正活动,年底总结会议上,与其他考核一起,评选出了50余家“三正人家”“三正”模范和“书香家庭”,并为其奖励“三正书橱”和“三正书籍”作为奖励;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为好书推荐好读者、为好读者推荐好书”“双荐”活动,鼓励居民爱读书、读好书,带动邻里读书好风气,形成人人爱读书、家家有书香、户户皆文明的良好环境。成立“扫黄打非”诗画社,每年组织开展两次晒诗画活动,以及模范楼道、模范家庭、鑫琦卫士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模范先进给予隆重表彰。多方位多平台深入融合。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美丽乡村、文化服务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孟子文化,打好组合拳,使广大群众重仁爱、崇孝道、注修身、明义利、识善恶、知荣辱,主动同不良思想文化作斗争,抵制文化垃圾。组织开展老年志愿者进基层义演、“阳光妈妈工作队”关爱留守儿童、美德示范教育活动和公益电影放映、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扫黄打非”工作特别是“三正”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进农村、到家庭、入心脑,后八村呈现出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即读书看报、争上夜校的多了,沾染恶习、无事生非的少了;艰苦创业、兴谋发展的多了,等靠观望、牢骚满腹的少了;邻里相助、尊老爱幼的多了,矛盾问题、各类案件少了,后八村呈现出团结奋进、勇于拼搏、共谋发展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达20多亿元,年均缴税3000多万元,和谐幸福的“扫黄打非”“后八模式”已然形成。

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是全市重点学校,占地45余亩,现有教学班级43个,在校学生2966名,教职员工126名。近年来,邹城市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先导,积极探索“扫黄打非”进校园的有效形式,在济宁市率先推进了“扫黄打非”手抄报活动,将“扫黄打非”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植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体系中,及早塑造其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形成了“扫黄打非”由校园向社会迅速蔓延的“燎原之势”,得到了邹城市、济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济宁市广泛推广。健全组织体系。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特别是“手抄报”进校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职责、责任目标、举报奖励等6项工作制度。在每个年级都设立了扫黄打非联络站,明确2名老师作为信息员,在每个班级都设立扫黄打非信息点,共计70余个,聘请60余名班主任老师担任信息员,同时,又聘请了50余名学生和40余名家长作为义务监督员,真正让“黄”“非”无处可藏,建立起了纵到底、横到边的“扫黄打非”组织体系。营造特色文化环境。坚持“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来建设维护学校的文化环境。开展为好读者找书籍、为好书箱找读者“双好”活动,60余个班级都建立了荐人、荐书“双荐”书架,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好书籍放入“双荐”书架,推荐给同学,营造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开展主题活动。开展“扫黄打非”专题手抄报制作、书法作品征集和“扫黄打非·健康你我他”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把手抄报、书法作品和征文全部装订成20余册,在全校各班级巡回展示,真正让“扫黄打非”在学生中入心、入脑,引导学生自觉养成了“辨真识假”、“祛恶扬善”的良好品德,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争做美德少年”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济宁市“弘儒正风”扫黄打非中小手抄报大赛,该校多名学生榜上有名。积极举办了“绿书签”进校园活动,发放“绿书签”600余份,开展“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活动现场签名,引导广大学生尊重知识,使用正版、拒绝盗版,自觉抵制各类有害信息。实施家校共建。开办家长学校,每月开班授课,举办30余次专题讲座,引导家长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并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效能,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

汶上县郭楼镇崔园村以“倡树文明、抵制低俗、净化环境”为工作重点,扎实全面地开展了“扫黄打非”工作,实现了“扫黄打非”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带动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实现了农村“扫黄打非”和乡村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崔园村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由支部书记任站长,村两委班子任成员,工作站设在村办公室,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健全了“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制定了“扫黄打非”民规民约、建立了“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队伍,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传达上级“扫黄打非”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扫黄打非”工作。在村显要位置设置宣传栏宣传“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知识、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海报;利用村级广播宣读“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典型案例;在农村集市发放《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扫黄打非”宣传页等,通过入户走访、排查巡查等方式,及时掌握辖区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状况,及时遏制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在村内出现,做到无非法出版物公开摆卖、无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兜售、无非法出版物储藏、无地下窝点非法印制、无有害网络信息传播。设立儒学讲堂和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专柜,倡引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大力开展尊儒学、学儒学、用儒学的学习风尚,依托村农家书屋,设立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专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截至2018年6月,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在文化站的基础上,全部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860个村(社区)、285个学校、78家企业、18家旅游景区挂牌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其中全国“扫黄打非”示范点3处,全省“扫黄打非”示范点10处,全市“扫黄打非”示范点60处,“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保持高压态势全力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

全市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部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监管红线,紧紧围绕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条主线,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印刷市场专项整治、网络淫秽低俗色情信息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在市场监管中,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网上监测与网下清查相结合,推行错时执法,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布控。围绕五大专项行动,加大繁华街区、农村集庙会、城乡结合部整治力度。按照创城工作责任分工,持续开展网吧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在案件办理上,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结合,加强行政案件办理,注重案件线索摸排,提高案件转化率。发挥公、检、法等职能部门优势,完善情报预警、信息通报、案件联合查办、行刑衔接制度,提高案件查办效能。实行重大案件特别是刑事案件挂牌督办,推进案件办理。2018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清查出版印刷发行单位368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4000余册(本),取缔游商地摊15个,向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报备重大案件6起,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尤其是在重特大案件查办上,我市成绩显著,今年侦办的“12·15”网络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被列为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联合督办重大案件,是我市侦破的山东首起跨境、特大利用网络直播间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该案为新型利用网络直播间传播淫秽物品,性质十分恶劣,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近亿元,犯罪嫌疑人遍布31个省市区。目前案件侦办已取得重大进展,共抓捕犯罪嫌疑人39人(批准逮捕15人、取保候审4人、移送审查起诉8人),冻结资金1200余万元。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我市的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

“扫黄打非”工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下步,全市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部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创新思路,提升标准,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助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再上新水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社会文化环境,为推动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鲁西科学发展排头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城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检查曲阜市实验小学“扫黄打非”工作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举办我市“扫黄打非”手抄报作品展

青春护航

全市“弘儒正风‘扫黄打非’青春护航”宣讲活动启动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