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為什麼沒有滅周,進而取而代之?

躁靜有徒

東周之所以要區分春秋和戰國,就因為歷史發展是階段性的。春秋是東周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初級階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會進入戰國。

所以,春秋霸主不能滅周,最主要是因為實力和國際環境都不允許任何一諸侯國來滅周。


東周王室因為周平王弒父自立的嫌疑,在最初的五十年內,並不被天下諸侯國所廣泛認可。最初支持平王政權的諸侯國,只有晉國、鄭國、秦國等等少數國家。所以,這些國家從平王東遷中獲益最大:晉國獲得了汾水流域的大片土地,進而將國土擴張至晉西南;秦國則獲得岐、豐之地,進而擴張至整個關中平原;鄭國先後滅了鄶國、東虢國,進而佔據了環洛陽平原周邊的大塊土地。在這些國家的拱衛之下,東周王室小心翼翼地渡過了與攜王政權競爭生存的最艱難歲月,並最終戰而勝之,成為天下唯一的王。
此後,周王室在周桓王期間與鄭國徹底決裂,開始走向了沒落,但同時也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此時,東周王室雖然失去了鄭國這樣的實力派盟友,但已廣泛被中原諸侯所接受。雖然諸侯們並不對周王室畢恭畢敬,但從心底裡已經認可東周王室代表了周王國這一事實。所以,即便是鄭莊公在繻葛之戰中將王室大軍殺得潰敗,依然不敢過分地“痛打落水狗”,徹底追殺周桓王,說:“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


可見周王室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


鄭莊公之後,東周王室徹底淪落成為天下諸侯的一塊牌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王室已不足號令天下諸侯,天下從此進入了強者爭霸的時代。但在此時,各主要諸侯國的實力相差無幾,任何一個諸侯國想滅掉主要競爭對手都很困難。有實力稱霸的諸侯國彼此牽制,相互制衡,反倒是令周王室處在一個相對超然的位置上:誰要是能獲得周王室的支持,誰就能佔據道德制高點,合法地號令天下諸侯。

所以,齊國實力不如楚國,但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口號後,卻能以王室所封“霸主”身份號令天下諸侯,力壓強楚數十年;晉文公剛回國時,晉國實力比秦國、楚國略遜,但得到周王室支持後,也能率領秦、齊、宋等大國與強楚在城濮爭霸,並一舉勝之;楚國在幾次吃了“不尊王”的虧後,也逐漸加強了與周王室的互動,並在楚莊王時也爭霸成功……。

所以,春秋階段是天下強國積蓄力量的階段,此時競爭對手眾多,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滅周王室,並將遭致天下眾多諸侯國的群起而攻之——這一後果,即便是早就自立於周王國體系之外的楚國,也無法承受。所以,這個階段諸侯霸主想滅掉強大一些的諸侯國都不容易,更別說周王室了。



春秋時代,是天下諸侯國積蓄力量、逐步發展壯大的時期。此時各大諸侯國之間的競爭還處於初級階段,多數時刻都只能通過吞併一些小國、削弱其它強國的方式來參與競爭,實力還完全達不到吞併周王室、號令天下的程度。所以,春秋霸主不但不敢滅周,反倒是需要藉助周王室這塊牌坊來統帥諸侯,打擊競爭對手。


欲雲談史論今

春秋時期的霸主之所以能被稱為“霸主”實力強拳頭硬只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必須符合“周禮”。“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這三位是沒有爭議的霸主。齊桓公在會盟諸侯的時候被魯國的曹沫劫持,曹沫逼著齊桓公答應了一些有利於魯國的條件。齊桓公事後不想兌現,畢竟是讓人刀架在脖子上被迫答應的。管仲勸齊桓公說國君被迫答應的事情都能辦到,那國君不是被迫答應的事情天下還有誰會懷疑國君辦不到呢?齊桓公恍然大悟兌現了答應曹沫的條件,況且齊桓公的旗號是“尊王攘夷”。晉文公稱霸不止是打敗了南方的大國楚國,晉文公出兵南下本來是為周天子平定王子帶的叛亂,又在成濮之戰擊敗楚軍前兌現了對楚成王“退避三舍”的諾言。楚國其實在楚成王時就已經是強國了,特別是齊桓公死後楚成王在泓水之戰粉碎了宋襄公稱霸的意圖,可是楚國長期不遵守“周禮”,楚國國君的爵位是子爵卻僭越稱王,仍然被視為“蠻夷”。楚莊王時在“邲之戰”擊敗霸主晉國,勝利的楚軍幫助晉軍撤退逃跑,贏得中原諸侯國的認可,楚莊王因此稱霸。春秋時期,周天子雖然實權和光環都不在了,仍然是天下名義上的共主,周天子和“周禮”認可的事情才是明正言順的


立志成蟲

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的《周禮》的制度規範下的等級地位社會體制,在一個沒有絕對能力“一家獨大”的社會形勢下生存的各個諸侯國,即使再怎麼猖狂吞併弱小或強強內鬥也絕不敢對“天下共主”周王室這個名存實亡的天子有任何逾越和不尊(化外之地的蠻夷除外),否則成為眾矢之的。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晉文公的"踐土會盟",全都是在周天子的名義下開創霸業,成為霸主。

即使到了後世禮崩樂壞,少部分人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也不法徹底撼動和顛覆這種自上而下的等級禮制,例如東漢末年漢室衰微,但曹操依然能夠挾天子(漢獻帝)而令諸侯。


雷擊百越

春秋時期,雖說已是禮崩樂壞,但周朝長期以來的影響還在。中國講究以理服人,周天子勢微還是名義上的天子,春秋霸主無不以天子承認作為自己稱霸的依據。

在漢朝時期,董卓、曹操還不是“狹天子以令諸侯”,為自己提供名正言順的理由。在期末農民起義中,劉邦也是靠著“仁義”證“名”伐無道暴秦,有了足夠的理由才會雲集響應。

《周禮》是周的根本,根深蒂固,人民都比較信服。春秋的禮崩才剛開始,諸侯還不敢公認廢天子,到了戰國時期,使得進一步瓦解,新新的地主階級起來了,秦國最為突出,才真正的剔除了周天子。





躁靜有徒

天子是天下共主,權威還在,再說了諸侯之間需要平衡,誰動了周天子就是打你的最好理由,即使在戰國初中期周天子還是有封分的權利,三晉就是上供周天子,得到周天子冊封才敢稱候的,後期魏王正式稱王,周天子才慢慢變成一個諸侯國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