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極其擅長“搶人”的西安市政府昨天又出手了!

西安市人民政府6月14日發佈了一則《關於聘請雷軍、趙偉國、張一鳴、楊宗凱為市政府科技顧問的通知》。

聘書

為進一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充分發揮專家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技引領和帶動作用,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體系,經研究,決定聘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小米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紫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偉國,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張一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等4位專家為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雷軍 小米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趙偉國 紫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張一鳴 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楊宗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雷軍、趙偉國、張一鳴、楊宗凱這四位先生,名聲用如雷貫耳四個字來形容,不足為過吧!

政府顧問!誰當誰掏錢!

政府顧問看似虛職,甚至於花大力氣牽線搭橋聘請來的顧問,經常落入“顧而不問”的境地,永遠在充當會議背景板,顧問們本人也習慣了這樣待遇,“不會不到,開會必到”成為常態。

顧問本來是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橋樑,但長期被忽視的狀態,也讓顧問從經常被百姓吐槽“沒用”到無人問津的地步,政府顧問這個名頭貶值的有點快。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G7峰會 吵到沸沸揚揚

西安市從去年2月份開始將政府顧問的名頭重新添金上色,聘請各界大佬為西安市政府明確發文的政府顧問,摻上西安特色,賦予顧問全新含義:

一為諮詢,政府諮詢相關事宜,求醫問藥;

二為正名,突破保守的“城牆思維”,擁抱市場,改善西安在各界人士中的傳統刻板印象;

三為招商,這屆政府真的在改善營商環境,不再一副高高再上的態度,正兒八經的聘書被送上大佬手上,每個月還領著固定津貼,請教問題的時候,也擺正姿態,上座待遇請顧問們幫忙分析西安面臨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等問題。當然,聊著聊著,顧問們發現,既然西安這麼誠懇,這些問題,只要我投資就能解決,哎,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反正雙贏,投哪不是投!

於是乎,我們就看到,17年2月聘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為經濟顧問,同年七月,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落戶西安經開區涇渭新城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17年8月,聘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等8人為經濟顧問,2003年就落戶西安高新的比亞迪,在18年1月再次投資20億元,簽約新能源乘用車擴產項目,建成達產後將達到年產3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產能,年產值400億元。

西安市政府經濟顧問一職,真的是赫赫威名,誰當誰掏錢!

科技顧問!目標硬科技之都!

如果說聘請經濟顧問,是為了招商引資。科技顧問的聘請,完全是在硬科技之都上全力佈局。

從17年8月開始,西安市政府開始大力聘請科技顧問,第一步先從人才入手。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第一份通知聘請的9位科技顧問裡,就有6位西安各高校校長。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西安搶先確立硬科技之都的地位,自然要為硬科技修橋搭路,硬科技企業的引入是必需的,但如果沒有人才留下,再硬的科技也沒人會研究。最出人才的各大高校,自然就成為西安當下最需要招攬的對象。

聘書一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更多西安高校人才選擇留在西安為創新創業努力,大學生落戶政策一開放,截止6月12日,今年十五萬本科生落戶西安,你猜猜會有多少西安高校學生身在其中。

雷軍、張一鳴等四人入職西安,招商引資又有大動作?

西安市迎來今年第15萬名本科生落戶

除了西安本地高校,高端人才方面,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中國工程院院士楊紹卿、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宗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文亞等高等研究機構也都收到西安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顧問聘請證書,基層、中層、高層硬科技人才佈局逐漸清晰。

差異創新和頭部策略

上海、深圳等地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蓬勃,西安想要插入其中,四個字——難上加難。

這個階段,很多行業機會必然已經被覆蓋,沒有理由抱怨,這行業沒有留給後來人機會。

如果用一些差異化、創新化的行業切入,仍然可以尋找到相當的發展空間,新晉提出的硬科技概念就是如此。

本次聘請的四位行業大咖,除了依舊注重人才以外,在硬科技企業引入上西安開始發力。

小米:

中國製造,智能硬件生態鏈;

紫光:中國“芯”,光電芯片行業翹楚;

今日頭條:智能算法,大數據。

三家企業,都已經是在本行業內的頭部企業,並且依舊牢牢把握住行業發展的風口,如果能在此次聘請之後,成功引入,對於西安硬科技的發展,將會有質的飛躍,畢竟三星半導體項目在高新區的帶動作用有目共睹。

兩年來,西安營商環境大力改善,為了發展硬科技,路,已經慢慢鋪好,能不能成功引入他們,開啟11月份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的頭炮,我們只能說: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