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民间把猪称为什么?他们是怎样避讳的?

古代的人对于避讳是非常重视的,往往不会直接称呼一个人的姓名,对于皇室更要避讳。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民间是怎样进行避讳的呢?

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民间把猪称为什么?他们是怎样避讳的?

猪在古代是六畜之一,是民间百姓的主要肉食来源,所以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猪的。可是明朝的皇帝姓朱啊,虽然字不一样,但是同音也要避讳的,不然民间整天说“杀猪”也是十分损坏皇室的颜面,万一你们这还是造反的暗号呢?

古代要避讳也不是什么难事,自从有避讳这个习惯后,就衍生出了几种避讳的方法,其中包括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等等。改字法也非常好理解,就是把需要避讳的字用其他字来代替;缺笔法就是那个字少写几笔,这也算了避讳了;空字法顾名思义就是不写、不说那个字。

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民间把猪称为什么?他们是怎样避讳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不再允许别人把猪称为“猪”了,而是改用彘、豕等字来代替,把杀猪称为杀彘或者杀“万里哼”等。朱元璋等人也只是要百姓避讳“朱”而已,但是后来有一位明朝的皇帝却下令禁止吃猪肉了,也是十分的无语了。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曾经下令在明朝境内禁止养猪、禁止民间食用猪肉,即著名的《禁猪令》,起因是因为他自己的生肖是猪。不过,虽然明武宗朱厚照禁止民间食用猪肉,他自己却是可以吃的,这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最后,因为杨廷和等人激烈反对,认为这会动摇明朝社会稳定的根基,《禁猪令》才被废除了。

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民间把猪称为什么?他们是怎样避讳的?

在封建社会的礼法禁锢之下,猪的命运也是十分的不容易,还好明武宗朱厚照取消了《禁猪令》,不然今天我们就可能吃不到本土的猪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