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太平寺街憶往

街巷|太平寺街憶往

關小曾

轉眼間,80年的時間悄然過去,我從一個孩童變為白髮老人,濟南城也一天天改變了模樣。

我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時光飛逝,轉眼已是80多歲的老人了,80多年間濟南的變遷歷歷在目。

從出生到工作,我一直住在太平寺街。小時候不太瞭解太平寺街的來歷,一直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奇怪。太平寺街旁邊有一座孝感寺,這是一座整天敞開大門的平房。

街巷|太平寺街憶往

老太平寺街

寺廟,整日也沒有幾人進來,大概這間寺廟就是“太平寺街”的名稱由來,或許孝感寺又曾名為“太平寺”吧。

廟旁有一棵兩個人伸開雙臂都摟不過來的枯樹,四周被三四十釐米寬的條石包圍。孝感寺內有一股從周圍居民家流出來的泉水,清澈見底,水流涓涓。平日裡,經常會有人端著臉盆帶著搓板,有說有笑地來到水邊洗衣服,有的用棒槌敲打,有的在石塊(盤上洗擦,洗累了,就坐在水邊的石板上歇一歇、聊聊天。

孝感寺門口有一座大鐵鐘,那是孩子們玩樂的場所,被孩子們爬得溜光發亮。太平寺街還有一口大甜水井,全街居民都從這裡打水,一擔擔挑回家當飲用水喝。太平寺街南北不過百十米,北有王家粥鋪,南有草包包子鋪。王家粥鋪做的粥稍稠,裡面還會加上菠菜葉和幾粒花生米。草包包子鋪住著老兩口,每天一早他們就調上一大盆餡蒸包子,他們蒸出來的包子大小均勻,每個上面還會加上一塊肉凍,用荷葉來包。新出屜的包子香味悠長,沁人心脾。

街巷|太平寺街憶往

過去,太平寺街有一處豪宅別墅,號稱田家樓,它採用水(磚鋪地,門口用條石砌成臺階。它的主建築有上下兩層,下層為會客廳,上層為主人的臥室。小樓有七根綠色的柱子,主體建築為水泥灌注,這在當時可算是個新鮮事物,很少有建築使用。

後來田家因為經濟拮据把樓房賣掉換成了一宅小院。田家樓在“文革”期間被強行拆掉,實在遺憾。

我的小學是在距家不遠的海星小學上的。這所小學是磚混二層小樓,校園不大,有壓板、滑梯等,那時上學很簡單,只需要背上書包、帶上幾本書即可,不像現在的孩子那麼辛苦。

沿太平寺街西南有個陡坡,順坡上去,是一片開闊地。夏天可以抓螞蚱,春天可以放風箏,風箏大部分都是自己扎的鯰魚頭,“七星八卦”就是很精巧的設計了,用多個月亮串起來的,則是很精神的“一條龍”。

街巷|太平寺街憶往

太平寺街出口向西有幾家商鋪,益順洋服店、玉美齋、泰康食品店。向南便是瑞蚨祥布莊,布是卷在木板上,選中現裁。

轉眼間,80年的時間悄然過去,我從一個孩童變為白髮老人,濟南城也一天天改變了模樣。然而記憶卻在腦海中永遠不會消失,甚至一天天更為清晰。希望我們的家鄉在面對日新月異的明天的同時,也能保留住一點昨天留下的足跡。

街巷|太平寺街憶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