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太平寺街忆往

街巷|太平寺街忆往

关小曾

转眼间,80年的时间悄然过去,我从一个孩童变为白发老人,济南城也一天天改变了模样。

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时光飞逝,转眼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80多年间济南的变迁历历在目。

从出生到工作,我一直住在太平寺街。小时候不太了解太平寺街的来历,一直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太平寺街旁边有一座孝感寺,这是一座整天敞开大门的平房。

街巷|太平寺街忆往

老太平寺街

寺庙,整日也没有几人进来,大概这间寺庙就是“太平寺街”的名称由来,或许孝感寺又曾名为“太平寺”吧。

庙旁有一棵两个人伸开双臂都搂不过来的枯树,四周被三四十厘米宽的条石包围。孝感寺内有一股从周围居民家流出来的泉水,清澈见底,水流涓涓。平日里,经常会有人端着脸盆带着搓板,有说有笑地来到水边洗衣服,有的用棒槌敲打,有的在石块(盘上洗擦,洗累了,就坐在水边的石板上歇一歇、聊聊天。

孝感寺门口有一座大铁钟,那是孩子们玩乐的场所,被孩子们爬得溜光发亮。太平寺街还有一口大甜水井,全街居民都从这里打水,一担担挑回家当饮用水喝。太平寺街南北不过百十米,北有王家粥铺,南有草包包子铺。王家粥铺做的粥稍稠,里面还会加上菠菜叶和几粒花生米。草包包子铺住着老两口,每天一早他们就调上一大盆馅蒸包子,他们蒸出来的包子大小均匀,每个上面还会加上一块肉冻,用荷叶来包。新出屉的包子香味悠长,沁人心脾。

街巷|太平寺街忆往

过去,太平寺街有一处豪宅别墅,号称田家楼,它采用水(砖铺地,门口用条石砌成台阶。它的主建筑有上下两层,下层为会客厅,上层为主人的卧室。小楼有七根绿色的柱子,主体建筑为水泥灌注,这在当时可算是个新鲜事物,很少有建筑使用。

后来田家因为经济拮据把楼房卖掉换成了一宅小院。田家楼在“文革”期间被强行拆掉,实在遗憾。

我的小学是在距家不远的海星小学上的。这所小学是砖混二层小楼,校园不大,有压板、滑梯等,那时上学很简单,只需要背上书包、带上几本书即可,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辛苦。

沿太平寺街西南有个陡坡,顺坡上去,是一片开阔地。夏天可以抓蚂蚱,春天可以放风筝,风筝大部分都是自己扎的鲶鱼头,“七星八卦”就是很精巧的设计了,用多个月亮串起来的,则是很精神的“一条龙”。

街巷|太平寺街忆往

太平寺街出口向西有几家商铺,益顺洋服店、玉美斋、泰康食品店。向南便是瑞蚨祥布庄,布是卷在木板上,选中现裁。

转眼间,80年的时间悄然过去,我从一个孩童变为白发老人,济南城也一天天改变了模样。然而记忆却在脑海中永远不会消失,甚至一天天更为清晰。希望我们的家乡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明天的同时,也能保留住一点昨天留下的足迹。

街巷|太平寺街忆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