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玩具堆成山,却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怎么破?

家里玩具堆成山,却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怎么破?

自从有了宝宝,就是各种买买买,无论多大的房子都觉得不够用,满屋子都是玩具。家长们总是吐槽,看见玩具就要买,买回来玩个两天就丢在那不玩了。买的时候,明明是想着可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等才买的,结果买回来完全没有达到这些目的,究其原因在哪呢?

许多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开,但却不知道与孩子游戏就是一种有助孩子智力增长的好方法。那么在陪孩子游戏时,家长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呢?

当孩子要求家长一起游戏时,许多家长都感到十分为难,有的因为忙,更多的是因为觉得孩子的游戏是很幼稚无聊的。其实如果家长能调整好心态,好好陪孩子一起游戏,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开。

家里玩具堆成山,却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怎么破?

玩游戏可以借助家里的很多玩具,比如:

1. 给孩子买的厨房益智类玩具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降低身份,化身为孩子的好朋友,情景模拟,去好朋友家做客,做饭招待客人等等,游戏过程中让孩子体验烹饪的乐趣,学习待客礼仪。我家孩子就经常扮演饭店老板,让我当客人点菜。有了父母的参与和引导,孩子玩的更开心,也学的更多。

2. 乐高积木

乐高,肯定也是不少父母必收的玩具之一吧,玩法很多很多,只有想不到,没有拼不到的,很多小朋友也就止步于叠高,大一点的可能会堆出各种造型。如果我们家长先研究一些比较好玩的游戏,在和孩子一起玩,可能效果会更好。

DIY各种可以玩的游戏模型,不再只是单纯的拼造型,融入了自身的思考和想象,棒棒哒~

3. 画板

没买画板前,天天到处乱花,买了画板,孩子也没好好利用,闲置在角落。我家的画板就是如此,本来买的初衷是想激发孩子的画画兴趣,想画就画,可没用两天就闲置了。后来换了个方法,让孩子当老师,我当学生,我在画板上写一串数字或者字母,然后让她教我读,这个过程,她不但体验了当老师的乐趣,还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会和她一起站在画板前画画,发现有我的参与,她玩起来更有兴趣,而且收获也很大。

4. 超市货架

几百买回来的超市货架玩具,玩了2天,就没兴趣了。每次当某个玩具被闲置之后,我就会想,当初为什么会买这个玩具,宝宝特别爱逛超市,想让她体验买卖东西的这个过程,对价格和数字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买的。这个游戏本来就是要两个人以上玩才好玩,让她一个人玩,也就显得无聊了一些。意识到问题之后呢,我参与进来了,和她玩起了买卖东西的游戏,给每个商品标个价格,付钱的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学一学加减法,事实,效果确实很好,玩中学习,两全其美。

陪孩子一起玩,不仅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和孩子交流沟通,甚至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尊与自信,让孩子心理更健康。

孩子很容易胡玩,瞎玩。所以,家长不但要让孩子多玩,更要陪玩,陪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第1步:让孩子肆意玩耍。游戏离不开玩具,也请别担心损坏玩具。玩具价值的释放必然伴随折旧和损耗,这很正常。况且,跟孩子一起修理损坏的玩具,或者把玩具零部件组装成一个新玩具,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创意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2步:摸清孩子的喜好。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玩具的价值在于孩子喜欢与否,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制玩具,而不应以粗糙简陋等理由擅自清理孩子的玩具。

第3步,指引孩子玩耍。即便是适龄游戏和玩具,孩子也不一定能琢磨透。所以,家长在尊重孩子对玩具和游戏的选择时,也必须给予适度的帮助和指导。“玩透”的另外一个更重要含义是,创造游戏新玩法。汽车玩具当积木,扑克牌的游戏规则改一改……新玩法就出现了。任何玩具和游戏都可以换种玩儿法,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第4步:充分释放玩具的价值。“亲子游戏”能让游戏和玩具的价值充分释放。我提倡亲子游戏,不仅是因为要充分榨取游戏的精华价值,更重要的是希望父母们明白“理解、教育孩子,要从了解他的游戏和玩具开始”。游戏让孩子处于完全放松状态,个性特征最能真实表露。比如思维是否开放,性情是否开朗,意志力如何,合作意向如何等,都能观察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