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库

认识自我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库

在上两期的推送中,我们就“虐恋”这个话题对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全依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本期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不安全依恋者的特征,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依恋风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且与个体的自身气质、环境影响、个人经历有关。在成人依恋的研究中,将人群按依恋类型分类不再占据主流,更多的是采取向度上的归纳(即焦虑和回避两个向度)。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依然可以按照上文提到的成人依恋四大类,对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粗略的划分(Collins,1990):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库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人群中占到50%的比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自然地表达爱意,并不会由于过度焦虑或小小的误解而伤害到亲密关系。

这一群体能够接纳伴侣的小毛病,并尊重自己的伴侣。在遇到问题时,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采用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非采取防御与制造冲突的方式。由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拥有良好的自尊,所以他们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用开放的心态原谅伴侣、或向伴侣道歉。

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人群中占有20%的比例。

这一群体的个体想要获得亲密关系,也能够与伴侣维持亲密的关系。

但是,为了维护这种积极的关系,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往往会放弃自身的需求而取悦对方。而随着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会变得郁郁寡欢。同时,他们还会担心伴侣是否会腻烦如此亲密的关系,继而常常会将自身的焦虑投射到伴侣身上,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并且,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为了减轻自身的焦虑,可能会玩弄自身的亲密关系以获取关注,例如故意不接电话,或者使对方为其争风吃醋,甚至常以分手相威胁。同时,焦虑型个体自身也常常会为伴侣的一些小举动而大动干戈

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在人群中占有25%的比例。

顾名思义,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回避亲密的关系,并将自身的独立视为更重要的需求

虽然回避性依恋的个体也能够参与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但是他们似乎总是在

捍卫自身的自由,并迟迟不作出任何承诺。回避性依恋的个体一旦作出承诺,就往往会对伴侣的小缺点耿耿于怀,并不断抱怨。保持距离感使他们愉快,回避性依恋者热衷于调情,忽略自己伴侣的存在与需求。他们有自己的秘密,不愿与伴侣分享感情,并似乎毫不在意一段关系的结束。

但是,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并非没有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只是他们抑制了自身的感受。很多时候,回避型依恋者也可能会转化为焦虑型依恋者。

另外,人群中还有3%-5%的个体属于不同向度之间(如焦虑-回避,安全-焦虑),在此不再赘述。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库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独立的个体会产生对伴侣的依赖,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亲密关系会激发个体过往经历中的信任体验或恐惧记忆,以及自身的依恋模式。但是,按照上文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依旧有近半数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可能会受到依恋风格的不良影响。

那么,一旦自己或自己的伴侣遇到这类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呢?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1学会识别自身与对方的需求(Levin,2013)。

在日常生活中给留出一段与对方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中沟通的专属时间,同时,也为自己留出一段独处时间,思考近期双方相处的关系。

2(鼓励你的伴侣)学会坦诚、直接地表达自身的需求(Levin,2013)。

在出现问题时,不要采用“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无效)沟通方式,诸如:

“你猜我有没有生气?”

“你猜我为什么生气?”

“猜错了,你再猜”

同时,也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沟通中,它们往往会造成阻碍。例如:

“他说爱我,那一定就懂啊。”

“我生气了他也没发现,他一定不在乎我了。”

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3尝试接纳自身与伴侣的缺点,不要过分吹毛求疵(Levin,2013),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不要奢求伴侣成为完美的人。

4学习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从“我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Levin,2013)。

甚至有时候,吵架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这是一种(常见的)双方表达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不要害怕发生冲突,关键是要有解决双方不一致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或许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思考。

5在有必要的时候,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亚里士多德将认识自我视为一切智慧的开端,我们相信通过了解自身依恋风格的特点,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更多爱与支持,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Feeney, J. A., & Noller, P. (1990). Attachment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8(2), 281-291.

Levine, A., Dixon, W., & Heller, R. (2013). 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Attachment Theory & Close Relationships.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苑,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5个让亲密关系永久保鲜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