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重裝加載黑科技,本季618讓國內商企看到了“分水嶺”

由6月1日正式上映的本季618,今日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相比在線上市場的“四大套路”(送券、打折、滿減、買贈),各大電商平臺在線下市場的短兵相接,才讓觀眾能獲身臨其境、催化血脈噴張的“搶貨”刺激。

實體店重裝加載黑科技,本季618讓國內商企看到了“分水嶺”

6月17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探訪北京亦莊的7FRESH(京東O2O生鮮超市)大族廣場店,觸摸國內新型零售門店的科技加載,觀察它與傳統超市的核心差異。這或是中國超市業迭代升級的方向。

7FRESH相關負責人透露,鄭州雖未列入該公司在本年度的拓店計劃清單,但很明確,它被排在“第一梯隊、第二波次”推進城市,或在2019年啟動。

實體店重裝加載黑科技,本季618讓國內商企看到了“分水嶺”

| 購物車是“跟屁蟲”、刷臉結賬規模化使用,新科技對超市全副武裝

7FRESH(京東)、盒馬鮮生(阿里巴巴)、超級物種(永輝)、蘇鮮生(蘇寧),這些中國商企投資的“O2O零售店”,正在加速定型。並已引起了全球零售業為之關注。

如在7FRESH大族店,如智能購物車、自動結算購物車、人臉識別結算系統、電子價籤,以及鏡面信息顯示系統等,這是國內零售業完成科技迭代、駕馭力提檔升級的縮影。

亦可以說,當前中國商企在新科技實戰正在領先新一輪全球同業變革。其核心原因是,這場技術革命的主導者是電商陣營。2015年後,當電商陣營發現無法徹底擊敗實體陣營,即在著手下一步解決方案:O2O線上線下一體化。

由此,國內新型零售線下店的創新與対飈,在2016年萌芽發端,2017年“猛踩油門”,2018年已趨向定型。而所有新科技的密集加載,其實只有一個原點:充分利用線下場景的優勢,讓消費者擴大體驗感,以此解決單純網購所無法彌合的短板。

實體店重裝加載黑科技,本季618讓國內商企看到了“分水嶺”

比如,像“跟屁蟲”一樣的智能購物車,解決了消費者手推購物車的麻煩;比如,人臉識別結算系統,是為了加速結算效率,並以此減少門店人工成本投入。

此外,提供3~5公里內的宅配服務,或將迅速成為國內零售商服務的標配。顧客在7FRESH店內或網端選購完商品、打包封袋,甚至不需要出店,購物袋就已走上傳送帶抵達配送車間,“人什麼時間到家、購物袋就到家”。

實體店重裝加載黑科技,本季618讓國內商企看到了“分水嶺”

| “生鮮超市+廚房+宅配”,大牌O2O生鮮超市入鄭州或在明年

盒馬鮮生、7FRESH等門店的出現,是O2O生鮮超市在零售業上位主流業態的縮影。

為何O2O生鮮超市火了?

原因很簡單,大量標準化商品可以適應網售渠道,如洗髮水、薯片等。但是,生鮮食品卻仍存在天然屏障,尤其是高利潤、高損耗的水產與蔬菜,更難獲得短期突破。於是,O2O生鮮超市的最顯性特徵,是“生鮮超市+廚房+宅配”。也就是說,現場點菜、加工、配送,提供了一條龍服務。由此,解決消費者進一步對生鮮食品的信任感與體驗感,逐步引導生鮮線上消費。

本年度,7FRESH在國內市場的新店拓展規模,側重於國內一二線城市,數量預期在10個左右。

京東方面表示,鄭州雖未列入今年的拓店清單,但它在“第一梯隊、第二波次”推進城市,或在2019年啟動。

盒馬鮮生的國內拓展計劃更龐大。截至目前,國內至少已有15家店浮出水面。甚至,直接踏進了永輝大本營福州切磋,同時,已高調打入中部的武漢、西安。

| 解碼O2O新型門店拼的是後臺,三大領域決定中國商企競爭“分水嶺”

購買方式與體驗感創造,只是O2O生鮮超市的“錶殼”。它的真實肌理與實戰,其實是供應鏈、品控體系、大數據三個核心後臺。

簡單地說,一隻澳洲龍蝦若想在超市裡又便宜、又新鮮,供應鏈實力決定源頭採購、物流體系,品控體系把關安全與質量。而大數據,則在動態化測算一次採購龍蝦的數量、有誰會買、預期售罄時間是多久,等等。乃至未來新門店或前置配送倉的選址,都將由大數據所決定。

不過,電商的O2O生鮮超市如此大跨度在國內跑馬圈地,其真實適應力仍有待觀察。

這不僅是因為,歷經8年電商強勢侵襲後,線下市場已經過了大浪淘沙,能留存下的“倖存者”多有一技之長。這意味著,短期內電商僅憑几家門店,就想讓地方實體商企霸主臣服,或是很難。

換一角度看,電商平臺最大長板是技術創新,但最大的短板是有待接上“地氣”。實體商企恰恰與之相反。另需要看到,在大數據與新型智能化技術等方面,實體商企正在拼命追趕。同時,又有源源不斷的科技公司、智能硬件商、外賣平臺,向實體商家提供了第三方服務支持。

因而,供應鏈、品控體系、大數據三個核心後臺,成為了國內零售商參與迭代競爭的分水嶺。電商陣營與實體商企的高能量切磋仍在繼續,誰能佔領新型零售門店的上風口,遠未到塵埃落定之時。

最近支付寶有給大家發福利了,而且福利還很豐厚,話不多說,看看也大家能領多少!

實體店重裝加載黑科技,本季618讓國內商企看到了“分水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