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日前,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引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潮,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书中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工作生活,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人生历程,也真实记录了十几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梁家河》是一本承载着“大学问”的纪实文学书,更是一本坚定信念、锤炼党性的教科书。

按照区委的部署要求,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梁家河》诵读活动,长安电视台将党员干部群众的部分诵读内容录制诵读音频。从6月11日起,在长安宣传连续推送。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今天,由王晓钟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王晓钟:中国共产党党员

现任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

“随娃”是石春阳的小名,为人实在,习近平很看重他。

习近平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就推荐石春阳当队长、支部委员。1975年春,习近平又推荐他当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两人一起搭班子,石春阳跟习近平学了不少东西,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当领导要“一碗水端平”。

1975年试办沼气取得成功后,梁家河事实上成了一个培训点。各个公社都来梁家河办学习班。现场演示、座谈等事务繁多,习近平便对石春阳说:“随娃,以后你给各公社来的人开会,我太忙,顾不过来。”

石春阳接下了这个任务,忙前忙后,既对沼气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工作也变得有了条理。直到习近平说要让他接替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石春阳才恍然大悟,原来习近平是在有意锻炼他。

有一件事让石春阳永远难忘——

习近平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不久,大队接到一批救济粮,围绕怎么分,社员产生了很大争议。人人都说自己家困难,都想多分一点儿,互不相让。开会商量,说着说着就争吵起来了。

习近平知道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就说:“都别嚷了。咱们现在就到各家各户去看,究竟谁有多少粮食,都看得清清楚楚。谁该多分,谁该少分,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话音落地,习近平就带着大家到各户去看,查看每家有多少粮食,并当众记录在册。从夜里10点一直忙到凌晨5点,实实在在地弄清楚了各家存粮情况。

谁家粮食少,就给谁家多分。大家谁都没话说。

这件事深深地烙在了石春阳的记忆里。接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一直琢磨这件事。

他说:“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让谁也没有机会投机取巧。一碗水端平,首先是个做人问题。人有私心,一碗水怎么端也端不平,群众也不会信任你。一碗水端平,还要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要让大家都能接受才行。”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石春阳在大队党支部书记岗位上经历了三起三落,唯一没变的就是他“一碗水端平”的处事原则。他始终记着习近平离别时的嘱咐:“多动脑筋”“一碗水端平”。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钟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