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500萬年薪拿500工資創業,蔡崇信的思維我們如何學習?

1

放棄500萬的真實原因

蔡崇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馬雲背後的男人,阿里二號人物。根據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蔡崇信2018的身價已超600億人民幣。

但大家未必知道當年蔡崇信決定跟隨馬雲創業時,已經是一個標準的「高富帥」或者叫「人生贏家」:

耶魯大學畢業,先在紐約做律師,而後進入私募股權投資行業,1995年開始為總部設在瑞典的AB投資公司工作,主要負責該公司亞洲投資業務,年薪70萬美金,按照當時匯率摺合超500萬人民幣。

再後來,蔡崇信說服老婆,辭掉高薪穩定工作,加入阿里巴巴,拿著月薪500元的工資,開啟了和馬雲一同創業的傳奇人生。馬雲說,按照蔡崇信的收入,可以買下十幾個當時的阿里巴巴。

傳奇不可複製,但是探討一下蔡崇信這一「瘋狂」決定背後的思維邏輯,則很有借鑑意義。

很多人都把蔡的這個決定歸因於他有遠見有格局會識人有魄力,但這些描述都是比較淺層和表面的。真正促使蔡崇信做出這個決定的,是他的「機會成本」思維模式

,這一思維在他後續治理龐大的阿里帝國時,也發揮了核心關鍵的作用(稍後會講到)。

放棄500萬年薪拿500工資創業,蔡崇信的思維我們如何學習?

2

什麼是機會成本

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我在很多文章裡,以及金融思維訓練營裡多次提到的核心概念,上過訓練營的同學一定不會陌生。

維基百科對其的定義是這樣的: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 choice is the value of the choice of a best alternative lost while making a decision.

英文不好,看不懂?讓我來舉一個例子,你就秒懂了。

什麼是機會成本呢,就是你去KFC點餐的時候,可以點可樂,果汁,你也可以要一杯白水。相比白水,如果飲料對你的滿足感更大,那麼你點一杯果汁的機會成本,就是可樂。你點一杯可樂的機會成本,就是果汁。反正和白水沒什麼關係,因為白水的滿足感最低。

人們會習慣把機會成本描述成,做了一個選擇後,所放棄的其他選擇可能帶來的回報,儘管不太準確,這樣的理解在日常當中,也問題不大。

3

蔡崇信談治理阿里

此前蔡崇信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你是如何適應互聯網發展中的不確定性,甚至去享受這種不確定性的?

以下是他的回答:

沒有明確發展方向同時也意味著潛在的諸多好處。看似不能準確定義優勢,卻能無限定義優勢。

機會成本是什麼?當你把資源分配在一個項目上時,你將放棄另一個項目。當然,如果選擇失敗,這其中的機會成本是不可估量的。(想象一下如果當年蔡沒選擇馬,機會成本的確是不可估量的!)

很多公司錯過重大的機遇,當他們醒悟過來時只希望能迎頭趕上。然而一切都太遲了,於是他們只能成為市場的追隨者。

而那些真正敢於涉足新領域的公司,都會是非常的有遠見的公司,他們也才是市場的領導者。所以,

每個企業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將機會成本最小化。

擔任阿里首席財務官有13年之久,我認為一個互聯網公司,首席財務官所能做出的,最糟糕的決策就是:不得不放棄一個好的項目。傳統的首席財務官,可能會對成本有一個既定的思維模式——即如果能少花費一美元,那麼就不會去花費更多。

但是進入互聯網行業,你就需要反向思考,“我們的錢花夠了嗎?這是我們能投資的所有嗎?我們為什麼不做更多呢?”

因為,如果不做更多,機會成本可能是巨大的。這就是我多年來獨特的思維模式。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我能更加關注到不同商業模式的真實優劣和機會成本。

這是每一個互聯網公司首席財務官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從機遇層面上去思考問題,而非成本。

4

最小化機會成本,而非會計成本

從機遇層面上思考問題,說的即是機會成本的角度。

如若我不去做這件事,我可能喪失的機會,以及由此可能喪失的回報是什麼?

如果我因為節省(財務)成本,抱著傳統意義上「成本最小化」的心態思考問題,而在戰略上機遇上選擇錯誤,那這樣的結果就是,機會成本無限大。

事實上機會成本的思維,是一種很典型的「逆向思維」:

如果我不去做這件事,我可能會失去什麼?

而大眾傾向的正常思維是:

如果我去做了這件事,(我失敗了)可能發生的損失什麼?

大量社會學的研究調查結論顯示,人們會後悔的事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沒有去做某件想做的事。

換句話說,沒去做某件事的機會成本,可能變成你一輩子無法承受的痛。

5

要換工作嗎?

有位朋友一直想當一名自由職業者。不用打卡,不用擠早晚高峰,不用聽老闆差遣。關鍵是,想睡到幾點就幾點,幸福感爆棚有沒有!

我問:為什麼不考慮換個工作,而是做自由職業者?

朋友答:

難道你不覺得,所有的工作,本質上都沒有多少分別嗎?人們在公司裡,無外乎就是提供自己的勞動,然後換來或多或少的收入。

有自由嗎?自由只在那個格子間。可以實現夢想嗎?可以,幫老闆實現。

我想說點什麼反駁他,但想了好久,竟無以言對。

扎心了啊,老鐵!

我很能理解朋友的那種「絕望」:看透本質後,發自內心地,失去了熱情和興趣的那種絕望。

於是我鼓勵他去試試看,去試著做自己喜歡做的自由職業者。

但朋友又說:

雖然我知道換工作已經解決不了我的問題,但對於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或者像你一樣去創業,我總會覺得害怕,一種難以名狀的不安。

害怕什麼呢?

怕的是放棄了緊緊拽在手裡的東西,卻又未能抓住想要的那些美好。

吃著碗裡的,又看著鍋裡的。人性真他孃的賤。

6

機會成本邏輯下的思考

如果我們用機會成本的思維,去分析我朋友的問題,就清晰簡單很多。

朋友的思維是非常典型的「會計成本思維」:

最小化失敗的風險,最小化可能發生的損失。

如果換成機遇層面來考慮問題,或者叫機會成本的思維來考慮,結果截然不同。

如果朋友不去做這個嘗試,那麼他失去的,是一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的機會。這個機會的成本顯然比固守現有狀態,要大得多!

如果不去做這個嘗試,他只會被每天無心面對的日常瑣碎,把喉嚨勒得更緊,直至奄奄一息。如果她去做了這個嘗試,發現自由職業並非所想那樣,那他自然也會破除對這個選擇的幻想,從而繼續尋找更合適的替代選項。

要時刻想「是我們能做的所有嗎,我為什麼不做更多呢?」

面對不確定性,問問自己:

如果我不去做這件事,我可能會失去什麼?

在出來創業之前,我反覆問自己這個問題。在有家人建議我回二線城市,可以過得更輕鬆時,我反覆問自己這個問題。在被很多吃瓜群眾誤解嘲諷時,我也反覆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你有顆不安分的心,它的不安分,註定讓你生活得辛苦。

你無法在二十幾歲,人生閱歷尚淺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一定要過哪種生活;

你無法在二十幾歲,還沒看過這個世界很多地方的時候,就把自己畫地為牢,變成房奴孩奴;

你也無法在二十幾歲,還沒有那麼老的時候,就一眼望穿餘下的幾十年,每天都複製著今天一模一樣的生活。

如果你不去做這件事,那你就失去了可以「做得更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