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景天窗公交车来了,对比40年前的郑州公交车让人感慨

全景天窗、可升降悬挂、电动开关车门……这不是在我们熟知的汽车4S店,这是郑州的公交车。


新增的20辆全景天窗双层公交车已正式在6路、62路上线运营啦。

郑州全景天窗公交车来了,对比40年前的郑州公交车让人感慨

据了解,新款车辆采用电动机驱动,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优点。新车最大的亮点就是由四块特种钢化玻璃构成的全景天窗,不仅让乘客在乘坐公交时感到特别明朗,而且天窗还有手动遮阳帘,既防晒透光性又好。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天窗也可以作为逃生窗使用,只要使用车厢内配备的安全锤敲击指定区域,即可击碎玻璃顺利逃生。

由于采用三轴设计,车辆的稳定性也更高,配有可调节空气悬挂,车辆在经过坑洼路面时,乘客也不会感觉不适,没有了发动机的轰鸣,车内环境也更为安静。

公交车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公交车的变迁也是一座城市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缩影,从车型的变化、线路长短、票价支付的多样化,无不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1954年,郑州公交正式成立,3条线路、6台车、17名职工就是当初全部的“资产”,经过60多年的发展,这一数字也早已翻了百倍。截止到目前,郑州公交的运营线路达344条,运营车辆6420台,职工人数达15000余人,对比当初的17名职工,整整翻了八百多倍。

郑州全景天窗公交车来了,对比40年前的郑州公交车让人感慨

80年代郑州公交覆盖区域南到航海路、北到动物园、西到电器厂附近、东到东明路中医学院附近,而如今也早已扩大到了东到绿博园、西到荥阳乔楼、南到新郑龙湖、北到黄河边,随着城市的发展,郑州公交的覆盖范围也不断升级扩大。

公交车型也经历了无轨电车、柴油动力车、汽油动力车、油电力动力车、汽电动力车,再到如今的新能源纯电动车。

郑州全景天窗公交车来了,对比40年前的郑州公交车让人感慨

无轨电车的“大辫子”时代

1979年4月30日,一辆头上托着长长“大辫子”的公交车驶上绿城的大道上,这就是郑州有史以来第一条无轨电车——101路,而如今的郑州公交车长中还有曾开过“大辫子”的司机。

当年的无轨电车可是实实在在的“电车”。遇到下雨天,电车上的“大辫子”就漏电,乘客上车后拉着扶手,一碰手就被电的麻一下“师傅,你这车咋还漏电啊。”靳师傅就半开玩笑的说:“电车不带点电怎么行。”说起这个细节时,靳师傅哈哈大笑起来,那段早已远去的记忆瞬间浮现到了眼前。

从无空调到有空调

1997年之前,靳春鸣一直开着101的无轨电车,从1997年到2003年他改开无轨的单电车,直到2004年,他才开上了换挡的柴油汽车。

那个时候的公交车上没有空调,真实演绎了冬冷夏热。“毛巾可是我们公交车长的标配,不管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脖子里都挂着条白毛巾,有些则直接裹在头上,座位旁边还放着一桶水,时不时的就把毛巾浸湿搭着。到了冬天司机座位旁还漏风,一些女司机就拿小毯子裹着腿。”靳春鸣一边说一边做着拿毛巾挂脖子的动作。

2006年,靳春鸣开上了空调车,也正是从2006年开始,郑州公交逐步进入空调车的历史。2013年以后郑州公交引入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再到2016年以后,逐步过渡到如今最常见的纯电动式公交车。

方向盘从无助力到有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